大鵬疑發現隕石!該石頭不是地球原生石
1月20日,
著名隕石獵人
深圳大鵬新區侏羅紀研究會會長
段維爆料稱:
2017年12月他在深圳南澳尋到了一枚隕石,最近經過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實驗室的鑒定,有數項證據都指向這塊石頭不是地球原生石,更像一塊隕石。
段維正在觀察這塊石頭。深圳晚報記者 楊端端 攝
若最終確認,
則其可能成為深圳有史以來能夠確定的
首顆「本地」隕石。
GIF
石頭表面碳含量高
段維說,去年8月19日晚上10點35分,他在自己位於南澳的觀測點發現了一次隕石現象,隨即就開始了漫長的尋找。
找尋的難度非常大
南澳英管嶺地區雖然不能說森林茂密,但次生林、人工林得到很好的保護,蕨類植物非常繁茂。段維第一個階段經歷了十天的酷熱天氣下的艱苦追尋而無所獲,中間還有發現疑似碳質球粒隕石的烏龍。幾個月之後他再次出擊尋找,終於老天不負有心人,尋找到了一枚氣印非常完整的隕石。段維根據經驗判斷,這正是8月19日所見隕落的隕石。
跟隨段維
來到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新材料測評中心後,
看到了正在接受檢驗測評的這顆石頭。
這顆石頭並不大,
僅重11克,
正面閃現金屬光澤,
有細微的波浪紋沿中線向兩邊展開,
背面偏鐵鏽黃色。
段維發現的石頭特寫。 深圳晚報記者 楊端端 攝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新材料測評中心主任
林海教授介紹說
實驗室從石頭上截取了五個點,通過電子顯微鏡檢測,五個點都發現了碳的大量存在。這塊石頭從表面看是燃燒過的,理論上碳含量不應該那麼高。而且地球上碳含量這麼高的岩石也不多,這些證據都指向這塊石頭不是地球原生石,而更像一塊隕石。可以推測,這塊石頭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碳含量,是由於其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液態物質在高溫高壓撞擊下形成了金剛石。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測評中心正在檢測段維發現的石頭。 深圳晚報記者 楊端端 攝
段維介紹說
這顆石頭迎風面氣印完美,可以評估該隕石接近定向運動。背面表現的特徵是隕石運行進入大氣層後,由於熔點差異,裂解開來。可以推斷這次隕落的隕石是一塊不到500克的隕石。也可以推斷,還有若干小塊隕石碎片散落周圍。
GIF
找尋深圳隕石源於內心情結
據悉,「獵隕者」段維是一名資深天文地理愛好者,曾經以發現「深圳第一花」的早侏羅紀古生物化石聞名。他在南澳建立起了「深圳第一花遺址陳列館」,並且長年累月在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機構中做科普推廣。
長期在新疆沙漠戈壁地帶尋找隕石的段維介紹說,深圳找隕石雖然路途不遠,但深圳森林茂密,難度更大。常年在新疆的考察,他採集到了很多隕石標本,最大的重達2115公斤。其與眾不同的地方在隕石主體表現是鐵隕,其外皮卻是碳質球粒隕石。另外,以液態墜落的隕石,是段維收藏的最大亮點。
段維正在南澳尋找隕石。 周維 攝
在尋找收藏隕石行走的過程中,
段維始終篤信,
在深圳一定能找到隕石,
所以尋到深圳隕石是他的一個情結。
GIF
大鵬半島尋到隕石的幾率更大
香港知地礦產地質顧問有限公司的地質專家曾獻源博士,聽到消息後專門來到段維處考察石頭。他認為從外形上看,這顆石頭有很強的隕石特徵。如果這顆隕石被確定,將對深圳和香港的天文愛好者都產生興奮點,對於天文科普也將有積極意義。
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部長梅林介紹說,城市夜晚亮度高,人多地少等多種原因,都讓隕石的觀察難度很高。有民間愛好者在做隕石觀察活動,但連續性不強。官方系統也缺乏對於隕石觀測和隕石發現的記載。曾有愛好者宣稱收藏隕石,但都是從外地帶來,而在深圳本地發現隕石的說法此前尚未出現。
段維表示
理論上講,深圳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現隕石。但在深圳大鵬半島尋找隕石,機會更多一點。特別是侏羅紀海岸,這裡有一億多年的積澱,概率相對較高。如果有更多的市民感興趣尋找深圳隕石,首先要學習隕石的基本知識。若要在深圳尋找隕石,穿戴普通的野外考察裝備即可。


TAG:愛大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