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麥瑟爾女士:擁有獨立人格是你唯一的出路

麥瑟爾女士:擁有獨立人格是你唯一的出路

最近朋友圈很長一段時間被一位離婚女士霸屏,她就是《了不起的麥瑟爾女士》(以下稱《麥瑟爾女士》)。

這部被稱為升級版《我的前半生》的美劇,被視作講述美國50年代女權主義覺醒之作,用一個簡單老套的故事成功點燃了女權主義者的G點,並成為倡導女性獨立自主的新案例。

雖然在女性視角看來,女主麥琪被丈夫背叛之後的「鳳凰涅槃」確實大快人心。

然而,真正令我著迷的是麥琪自我建立起來的、獨立自主的人格。

這種獨立人格讓她既不依賴於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也不依附於任何現實的政治力量。值得所有人建立具備,無關性別。

1

麥瑟爾女士的蛻變之道

之所以將《麥瑟爾女士》成為升級版《我的前半生》,原因在於女主麥琪用半集的時長完成了《前半生》里羅子君5集的蛻變。

有人把其歸為戲劇效果,認為這樣的劇情設置更能展現女權主義覺醒的主題,也更加符合觀眾的心境。

想得可能有點多。

認真看前面編劇對麥琪人生軌跡,語言行為的描寫,就不難得出這順理成章的劇情。

女主麥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6歲將大學專業定為俄語文學;

12歲找到人生髮型;

13歲決定去布林茅爾大學;

為了穿上夢寐以求的婚紗,可以三個星期不吃固體食物;

結婚後,丈夫睡著時卸妝,丈夫未起時化妝。

沒有人見過她素顏的樣子;

10年來,每天測量自己的四圍尺寸(包括雙腿),保證身材不走樣;

丈夫每次做脫口秀表演,她都在下面做筆記、總結、提出自己的意見…

將這些不可能的任務統統消化掉的麥琪,顯然是一個有目標,有規劃,能堅持有想法的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在她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願意為了目標去努力。

雖然一直是全職的家庭主婦,物質上依賴丈夫,但麥琪的精神世界是絕對獨立的。

即使是操持家務她也有明確的目標,讓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妻子,成為丈夫的賢內助。甚至於,丈夫能在黃金時間表演脫口秀,也是麥琪的功勞。

所以當丈夫離他而去的時候,擁有獨立人格的麥琪並沒有頹廢很久,而是很快接受事實,重新開始。

2

麥琪是平凡的家庭主婦嗎?當然不是。

她對自己的要求與規劃,拿出任何一條對於我們來說都很有難度和挑戰。

而擁有一個獨立人格,更是現代人所缺少的。

由於大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現代人的心理狀態越來越呈現低齡化,缺乏獨立人格。

表現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是一旦遭遇變故,或面臨利益受損的狀況時,通常會選擇逃避現實,推卸責任,長時間讓自己陷入自卑和挫折中無法自拔,甚至一蹶不振。

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扒高鐵門事件」里,撒潑打諢要上車的女老師;

去年江歌案,對救了自己的江歌毫無歉意的劉鑫;

去年撞了人不賠錢,被受害者兒子趙勇定義為教科書式耍賴的黃淑芬;

8年前,撞了人並連捅被害者數刀的葯家鑫… …這些都是典型內心低齡的巨嬰。

回歸工作與生活,巨嬰心理同樣不可取。

脈脈曾經做過一項關於最討厭的同事類型調查,甩鍋類的同事以高達53.9%的比例佔據第二位(有61.8%的人選擇了心機男/女)。

甩鍋是職場巨嬰最典型的行為,每次項目出問題,巨嬰同事準會第一個站出來保平安。消極對待問題、推卸責任、效率低下、沒有反饋。

總之,職場巨嬰們的存在不僅耽誤自己的前程,也耽誤同事晉陞。

什麼是巨嬰們的處事之道,就是面對意外,落荒而逃,推卸責任,企圖用「遺忘」和時間解決所有事情,誤人誤己。

3

所以,應該如何成為擁有獨立人格的人呢?

培養獨立人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家庭環境、社會環境都有很大的關係。但也可以簡單的跟著麥瑟爾女士學習,試著改變對別人的依賴。

1)責任感

什麼是責任感?就是在發生變故的時候,正視問題,接受現實。

當自己丈夫半夜離開,麥琪直接了當的告訴了父母,又再短短2天之內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很多時候,在你面對bug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所以,學會擔當,學會不逃避,學會說「我的鍋」,「我負責」,「我承擔」。

2)目標感&行動力

目標感和行動力是保證你物質獨立的基礎。

麥琪6歲知道了自己想要學習的學科是俄語文學,13歲決定去布林茅爾大學,甚至對自己未來要嫁的丈夫都有預設,身高1米9+、黃色頭髮…

這種目標感與生俱來又有運氣加持。

我曾經對身邊的朋友進行採訪,了解他們的目標意識如何。

結果是,大多數的人不知道自己奮鬥的目標是什麼,或者說夢想是什麼;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現代人的心理現狀。

迷茫焦慮是大多數,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卻又被時代浪潮推著向前奔跑。

喬布斯有句話,很適合還沒有找到目標的人:

Seek out an occupation that gives you a sense of meaning, direc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life. Having a sense of purpose and striving towards goals gives life meaning, direction and satisfaction.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give it up.

(去尋找一個能給你的生命帶來意義、價值和讓你感覺充實的事業。擁有使命感和目標感才能給生命帶來意義、價值和充實。如果你沒有找到,就繼續尋找,不要放棄。)

所以,just looking。

行動力同樣重要。

有多少努力奮鬥的人倒在了起步階段,倒在了堅持的路上。能持續做下去的人,收穫一定是巨大的。

3)思考與讀書

思考和讀書是能夠保證你精神獨立的基礎。

雖然這一點在劇中沒有體現,但麥琪對自己的人生路有如此清晰的規劃一定是長時間思考的結果。

如今的人們,經常控訴自己被快速更新的科技追趕得來不及思考與讀書。於是,焦慮、孤獨成了這個時代人們的「病症」之一,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人們精神世界的空虛。

還沒有那麼多電子設備的年代,人們的娛樂方式是讀書看報、坐在一起嘮家常,看起來無憂無慮;而現在只是一個6寸的手機屏幕或者13寸的電腦屏幕。

每天被迫攝取著大量的信息,卻不知道最終剩下了什麼。

你能說哪個時代的人們精神更獨立嗎?

也許會有人羨慕過去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的時代,有了陪伴就沒有孤獨,然而這樣的想法仍然沒有逃脫依賴的本質。

每個時代的人們困擾都不同,但真正獨立的人卻可以生活在任何一個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脈互聯網 的精彩文章:

一方#印記#,延續歷史,承載韻律

TAG:脈脈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