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201條款分析:中國產能衝擊小,第三地產能影響較大、台廠相對有利

美201條款分析:中國產能衝擊小,第三地產能影響較大、台廠相對有利

美國於當地時間2018年1月22日正式公布對太陽能電池、模塊的201條款決議,首年度將針對海外電池與模塊進口課徵30%關稅。集邦諮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判斷,201條款對於東南亞、韓國等屬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外的第三地產能影響最大,但因條件較先前所提出的方案寬鬆,因此2019年之後的需求可望提高。

根據美國ITC所公告的Fact Sheet(https://ustr.gov/sites/default/files/files/Press/fs/201%20Cases%20Fact%20Sheet.pdf),太陽能電池與模塊之201條款最後決定的方案如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018年起,對海外進口之電池與模塊將課徵30%關稅,逐年降低5%,方案接近2017年10月所公布的三項提案中的第一項。每年的免稅額度為2,500MW,則高於該提案,因此201條款的條件較提案寬鬆。

政策分析

EnergyTrend分析師蔡篤慰指出,201條款的判決有以下幾項主要疑點仍待釐清:

實施的時間點不明:201條款屬於行政命令,公告後即可啟動。但從公文來看,仍看不出何時會正式開始。

與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雙反措施如何搭配:根據美國白宮的聲明(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8/january/president-trump-approves-relief-us),中美、中台雙反稅可能會與201條款所課徵的關稅分開計算

蔡篤慰亦提出另一可能性:透過貿易談判來交換進口額度。由於美國仍有SunPower、Tesla(SolarCity)等本地電池與組件產能,以及Hemlock等多晶硅產能。由於硅晶圓產能高度集中於中國,透過採購談判的方式或許也能創造其他的貿易管道,甚至取得額外的進口額;如此亦可保有美國本地製造業採購原料的需求。

市場影響評估

由於201條款條件較先前提案寬鬆,且相關業者可在2018年加緊產能布局,因此2019年之後美國市場可以快速回到正常階段。蔡篤慰指出,近期供應鏈價格持續滑落,2019年時美國市場有機會見到單晶PERC模塊US$0.45/W、多晶US$0.42/W的價格,有利於終端市場。EnergyTrend分析師曹君如評估不受201案的關稅影響之產能、未來可能在美擴產的產能以及降價趨勢後,初步判斷2017~2021年美國市場的規模如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根據EnergyTrend的海關資料統計,美國目前已有5~6GW的組件庫存,因此1H18幾乎不會有拉貨需求,2H18也會優先向上述不受201案影響的產能採購。

本次判決對於中國本地的產能幾乎沒有影響,對台灣廠商是利多。根據美國ITC在2017年12月與2018年1月分別公布的對中、台雙反重審初判,台廠的AD稅已降至1.07%,中國廠商的反傾銷稅則提高到67.67%。因此,當任何以美國為市場的組件產能對於美國海外的電池片有採購需求時,台廠電池將因低關稅而成為首選;相對的,中國大陸廠商則因關稅過高而失去競爭優勢。

結論

方案相對之前提案較寬鬆,2019年之後市場可以回穩,但2018年對於不在豁免範圍內的一般晶硅產品已幾乎不會有拉貨需求;

影響最大的是韓國、東南亞等地之產能,首先須關注2,500MW的額度將如何分配,同時須展開多方發展策略;

對中國產能幾乎沒有影響,但若是在海外有設廠的業者,則可考慮是否到美設廠或者開拓新市場的可能性;

台灣業者受惠於反傾銷稅大幅降低而有利多,利多空間視美國本土需求而定。

本文由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原創,如需引用數據或轉載全文,請標明出處。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改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新能源網 的精彩文章:

儲能進入規模大、速度快、政策多、市場熱新階段

TAG:集邦新能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