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曾夢寐以求的三大人才,兩位一流虎將,一位媲美郭嘉的謀臣

曹操曾夢寐以求的三大人才,兩位一流虎將,一位媲美郭嘉的謀臣

三國亂世,在這個群雄爭霸天下的特殊歷史時期,每個想要一爭天下的君主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而曹操作為魏國的奠基之人,自然更懂得這個道理。曹操一生招收的賢才多不勝數,有曹洪、夏侯惇、張頜等一群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的武將,也有荀彧、郭嘉、賈詡等諸多智謀舉世而難尋與之相左者的謀士,但曹操從來也不會嫌自己的人才過多,有這麼三個人,他們曾是曹操夢寐以求的良將,但是曹操到最後也沒有得到這三位良才,而且他們都投向了劉備陣營,與曹操敵對,那麼這三個人是誰呢?

這三個人就是關羽、趙雲和法正。

關羽自不用多說,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更是被世人稱為中國武聖,在《三國演義》中稱關羽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曹操曾強烈希望關羽能為自己效力,根據《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從引文中可以看出,建安五年,曹操東征之時將關羽擒住,抓住關羽後直接把他封為將軍,並且對關羽非常的好,明顯的想要讓關羽效力於自己。

但是不管曹操對關羽多好,關羽最後還是投奔了劉備,有人說關羽走的原因是在下邳城打敗呂布後,關羽看上了城中一部將的老婆,但是曹操也看上了這個女人,關羽要而不得,於是離開曹操投奔劉備。然而這都是民間流傳,非正史記載。據《三國志》記載:「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乃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也就是說關羽是因為重視與劉備的交情才不願效忠曹操,而曹操也因為敬佩關羽是一位重情義的人,而放關羽離開。

趙雲被稱為三國最完美的虎將,他的能力自然不容小覷,趙雲曾在長坂坡大戰曹操五千精兵,成功救出劉備妻兒並且無恙逃脫,趙雲的武功有多高強,曹操是再也清楚不過了的,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曾對趙雲這樣評價過:「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可見曹操對趙雲的敬佩,但是趙雲早已投奔劉備,任曹操再怎麼想得到趙雲,趙雲也決計不是那種能為一般的物質利益而做出背主之事的人,所以曹操註定只能與趙雲成為敵對雙方。

法正,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著名謀士,原為劉璋部下,但是法正一直知道劉璋不是能成大事之人,機緣巧合,他和劉備得以暢談,於是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決定暗中戴奉劉備為主,曾為劉備獻了很多良計,與劉備一同進取漢中,後來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如果要將他和三國志著名謀臣郭嘉比起來,也是能與之相比肩的,也正是因為他的雄才偉略,才使得他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這些人都是三國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雖然想得到這些人才,但是歷史有它自己的軌跡,若這些人才都讓曹操收入囊中,怕是就沒有三國這麼精彩的歷史了。

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於《三國志》一書,小編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頜和高覽兩人對戰趙雲,張頜三十招敗走,為何高覽被一擊斃命?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