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腐敗與內訌,太平天國運動而失敗

因為腐敗與內訌,太平天國運動而失敗

1851年的1月11日,太平天國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在廣西轉戰了近一年半時間後進入湖南。入湘後的太平軍,如蛟龍入海,所向披靡,連克永明、益陽、岳陽、武昌。從武昌出發進軍金陵,經安徽、江西,直抵金陵,勢如破竹。然而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其農民起義固有的矛盾與弱點,就充分地暴露了出來。領袖們當初滿懷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處處均勻,人人飽暖」的大同世界理想。然而,他們在取得階段性勝利後,隨著權力的不斷膨脹,經濟地位發生變化,開始由廣大農民利益的代表向封建統治者的方向轉化。領導層大搞封建等級制,安於享樂,追求奢華的生活,鉤心鬥角,爭權奪利,釀成內訌悲劇。太平天國走入了封建腐朽統治的死胡同,某些方面與封建王朝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內因起決定作用的,領導層的腐敗與內訌,是導致太平天國政權滅亡的重要原因,給後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教訓。

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度

太平軍攻佔永安後,洪秀全就急著稱王。與歷代皇帝一樣,洪秀全以「朕」自稱,自比「太陽」,經常告誡臣民「天下萬國朕無二」「朕乃天賦上帝真命子」,臣民們見到他都要呼「天王萬歲萬歲萬萬歲」。洪秀全不僅自封為天王,還首封了「五王」: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1853年3月,太平軍攻佔了南京,並定為國都,改名天京。此後洪秀全以明太祖之後嗣自居,大封將士,王分4等、侯為5等;設天、地、春、夏、秋、冬6官丞相為6等,還有7至16等。據史書記載,自6丞相至47500兩司馬,總計62699人,占當時太平軍總數60萬人的十分之一。此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朝內」官,多如牛毛的「守上」官、諸女官等,男女總計有30餘萬人。燕王府牧馬人只是因為坐在門前見了東王的同庚叔沒有起立,就被處以五馬分屍的極刑。

昔日「敝衣草履,徒步相從」的樸素作風多被拋棄,「天下多男人,儘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儘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也從此蕩然無存,太平天國領袖們「勝過同胞骨肉親」的手足之情逐漸淡化,「彼此暌隔,猜忌日生」。至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任人唯親、濫封王爵,封王多達2700多個。這些人一旦受封,立修王府,盤剝民脂民膏,故當時傳有民謠:「王爺遍地走,小民淚直流。」濫封王爵造成諸王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出現天王不能控制主將,主將不能指揮軍旅的危險局面,太平天國日漸衰微直至最後的滅亡在所難免。

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

太平軍攻佔南京城不久,便著力建造天朝宮殿。據史料記載:天朝宮殿「城周圍十餘里……雕琢精巧,金碧輝煌……五色繽紛,侈麗無匹」。東王府也是建築雄偉「窮極工巧,以耀同儔」。在他們的影響下,太平天國諸王及將領都大興土木,此風一直伴隨著太平天國的始終。遠自武漢,近至蘇浙,王府官舍,相望道次。忠王李秀成在蘇州的王府就建在太平天國日漸衰敗之際,李鴻章曾為之驚嘆:「忠王府瓊樓玉宇,曲欄洞房,真如神仙洞窟。」諸王權貴爭奢賽富,大搞華麗排場。

他們口頭上也講「節用而愛民」,實際卻追求物質享受,聖庫成為太平天國領導人任意支配的私財。天王與東王等儀衛輿從,至千百人之多,服用也趨於豪奢。天朝各官在服飾上更是追求華麗奢侈,一冠袍可抵中人之產。天王乘金車,由美女手牽而走。清文獻載,連「凈桶夜壺俱以金造,其偽丞相等碗箸亦用金打」。他們肆意揮霍公共財物,聖庫制度被破壞,軍需供應大為削弱,給後期保衛戰造成嚴重惡果。就在前方將士浴血奮戰之時,太平天國最高首領卻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定都後,洪秀全派人搜羅了天下美女來填充後宮,他摒棄了歷代王朝有太監的慣例,除了妻妾之外,儘是服務的「女官」。據統計,各項人數加起來,天王府總計有2300多名女性陪侍洪秀全。幼天王洪福說:「我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的父親。我88個母后,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我9歲時就給我4個妻子。」天王的88個妻子已經超過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人數了。由於妻妾太多,洪秀全無法記住全部的姓名,於是他就一一編號,於是就有了第23妻、第79妻等曠古未聞的名目。

自毀長城的爭權奪利

定都天京後,天王洪秀全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之事。東王楊秀清是個具有雄才大略的農民起義領袖,不論是指揮戰爭,還是組織政府,他都有許多建樹,為太平天國立下了不朽功勛。但是楊秀清的特權逐漸惡性膨脹。一到南京,他就建起了高大的王府,3年多的時間裡,從不出南京城一步,但在城裡則為統治一切的全權主宰。所有軍國大事僅與東殿尚書侯謙芳、李壽春等一二人計議,加之作風極度張揚,每次出門都盛陳儀仗,不知自忌,甚至用代「天父下凡」來懲罰洪秀全,最後更是發展到「逼封萬歲」。為了顯示特權,楊秀清還設立各種酷刑,如鞭打、枷杖、斬首、五馬分屍等,韋昌輝、秦日綱、黃玉昆等一些高級將領都被他杖責過。

楊秀清的驕橫,造成他和諸多朝臣的積怨,也導致洪秀全的不滿,終於釀成了一場災難——天京事變:楊秀清及其家屬、部下和太平軍精兵兩萬多人被韋昌輝殺害。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回到天京,受到天京軍民的熱烈歡迎,滿朝同舉石達開提理政務。可洪秀全卻對石達開大生疑忌,重用自己的兄弟安福二王,以牽制「翼王」,並有「陰圖戕害之意」。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率20萬精兵遠離天京。天京事變後,石達開的出走,更是讓太平天國從此「內政不修,人心各別」。軍中當時流傳歌謠說:「天父殺天兄,總歸一場空;打打包裹回家轉,還是做長工。」雖經陳玉成、李秀成等後期太平天國名將的努力,軍事上稍有起色,但終究缺乏回天之力,最後一步一步走向失敗。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歷史上許多政權從清明到腐敗往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而太平天國從金田到天京,不過短短數年時間,追求權力名位、追逐奢華的腐敗之風就自上而下迅速蔓延,從而導致內訌的發生。孫中山先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太平天國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們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以後,就互爭皇帝,閉起城來自相殘殺……所以那種失敗,完全是由於大家想做皇帝」。可見,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太平天國是自己打垮了自己,也正像魯迅先生所說,革命被頭掛退的事是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結大多是內里蛀空的,太平天國因反對清政府的腐敗而興起發展,卻因自己搞腐敗內訌而滅亡,這就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最大教訓。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2018年1月22日第7版

本期編輯:翟月熒

關注學習時報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頁面

通訊錄→公眾號→右上角「+」→搜索「studytimes」

文章頁面

文章分享

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習時報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青春與滄桑的交響

TAG:學習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