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了45年時間采寫這本《海鹽秦始皇的傳說》,向這個秦山人致敬!

用了45年時間采寫這本《海鹽秦始皇的傳說》,向這個秦山人致敬!

《海鹽秦始皇的傳說》新書發布

寒雨霏霏其外,書香氤氳其里。1月20日上午,《海鹽秦始皇的傳說》新書發布會在張元濟圖書館涉園菊品齋舉行,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局、縣文聯等有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

《海鹽秦始皇的傳說》一書被列入2015年度嘉興市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作者沈明祥是海鹽縣秦山街道落塘社區人、退休教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曾先後在各類報刊發表小說、散文二百餘萬字,並多次獲獎,已出版《胭脂湖》、《男兒橋》、《女兒湖》等八部著作。

據了解,自古以來,海鹽縣與秦始皇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海鹽縣置縣於公元前222年,較秦統一全國還早一年,因此有「先有海鹽縣,再有秦帝國」的說法,相傳位於海鹽秦山街道的「秦山」是因秦始皇東巡登臨而命名。

《海鹽秦始皇的傳說》由50餘篇民間口述故事組成。從創作形式來看,沈明祥老師以採風整理口述史的方式進行,上門走訪了海鹽、海寧、平湖等地的老人(因為古海鹽是包括海寧和平湖的),聽當地一代代傳說下來的秦始皇故事,最早一篇是1972年春夏採的,最後一篇寫於2017年,如今沈老師是逾古稀之年的77歲老人,等於這件本他先後寫了40餘年,其傳承整理民間文化的精神值得敬重。

從創作內容來講,沈明祥老師做到了雅俗共賞,既通過極具故事性的百姓傳說,讓「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形象更豐富飽滿,他除了千古霸業,也有民間傳說故事裡好色、暴虐、剛愎自用的一面。在大部分語言通俗的基礎上,書中也有幾則措辭較雅的傳說,譬如《秦山火鳳凰》文筆優美有如一首散文詩、《秦山陰兵》是優質的短篇小說,當然更多的是「講空頭」一般的通俗故事。

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看,沈明祥老師收集的故事采自民間,民間百姓對秦始皇的故事進行了一定的文學演繹,比如裹腳布是南唐李後主之後的女子纏腳,孟姜女那個年代未必有裹腳一說,比如孟姜女去長城,路線必不經過海鹽城,那畢竟是南轅北轍的走法,但民間百姓以演繹的方式講傳說講故事也不失為一種豐富原本的趣味。

當天發布會上,沈明祥老師還向張元濟圖書館、秦山街道部分社區捐贈了新書。會上,沈明祥的同事、學生、讀者紛紛發言,暢談了《海鹽秦始皇的傳說》。

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採擷有關秦始皇的民間傳說?沈明祥老師說:「秦始皇的傳說對海鹽來說,是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向先人索求名和利,而是付出,付出財力和精力。只有具備『付出』的精神,才能發揚光大非物質遺產,才能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有人說,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有人說,先有海鹽縣,再有秦帝國。有人說,秦山古名秦駐山、秦望山、秦徑山,乃是因為平秦始皇來過。今天以後,海鹽人聊起秦始皇,大概離不開沈明祥老師辛苦整理的《海鹽秦始皇的傳說》了。

附秦始皇的傳說二則

秦山火鳳凰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秦山飛來一隻火鳳凰。它是二千二百多年前,隨著秦始皇南巡時,五百童女得道成仙中的一位。它留戀凡塵,化作鳳凰重回人間。它銜著玉門關的柳笛飛來,攜著戈壁灘升起的蘑菇雲的自信飛來,從傳說和童話中翩然飛來。築巢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海鹽秦山。都說這是秦始皇檢閱水師的地方,都說這是夸父逐日出發的地方,山上所有的石片是航海使用過的漿,山上所有的花朵是用餐使用的勺,山上所有的竹子是射日用過的箭簇,山上所有的樹是砍碎霧濤的刀斧。傳說這又是朝向蓬萊、方丈、瀛洲離出神入化的仙境很近很近的地方……不必問是誰在太陽的高度放飛了火鳳凰,放飛了這演繹人類吉祥的火鳳凰,放飛河西走廊的風塵熟悉的火鳳凰,放飛巴山蜀水的晨霧熟悉的火鳳凰,與星星一起行路的火鳳凰,與月亮一起奔走的火鳳凰。畢竟,火鳳凰是屬火的。火的浪漫渲染著她的浪漫,火的秉性繁衍著她的秉性。火鳳凰用七彩翅膀神奇地驅散沙漠上空那片恐怖之陰影,唱著鑄劍為犁的頌歌,駕嚯嚯的太陽車從神話中涅槃而來。每天每天揣著赤誠滿懷憧憬。與太陽並肩飛馳火鳳凰,其實在趕一個特殊的慶典呵!一個星星、月亮、太陽的慶典,一個與義大利人費米有關的慶典。最終她奮力一躍,躍過了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橫竿,與熠熠發亮的太陽融為一體。太陽潮,太陽潮終於踐約而來。英雄的火鳳凰憑藉自己堅韌的翅膀,飛進了世界核電俱樂部的殿堂。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歷史將永遠記住這個日子,那是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五日,神奇的核電交入華東電網。

美麗神奇的火鳳凰呵!這高大、尊貴、吉祥的鳥中之王。神秘、傳奇、風流,一年進食一次,就能放出與太陽媲美的光和熱。崛起吧!秦山,火鳳凰的靈氣已經注入你的山體,火鳳凰的熱血已經化作你的岩基。騰飛吧!火鳳凰,我們的智慧已經融進你的生命,我們的希望已經打扮你的翅膀。此刻在秦山的天空下,充滿青春活力的火鳳凰正在翱翔,仰望藍天,絕無彷徨。秦山的地平線上,新鳳追凰,新生的羽翼美麗鮮亮,古老的秦山棲滿火鳳凰。

口述人:周益凱,男,1945年4月出生,中專生。

時間:2016年春分日

地點:文溪塢文化室

記錄整理:沈明祥

秦山沙里根的傳說

當年,秦始皇駕巡南方,登臨秦山,眺望東海,頓覺心曠神怡。然則,秦始皇白天雖然逍遙舒暢,但夜晚卻渾身渾腦不適,皮燙內熱,不得安睡。

皇帝南巡,當然必有御醫伴駕。隨駕的御醫可說得上是赫赫有名——夏無且。這夏無且為皇帝擋了一次殺身之禍。那年,燕國荊軻見秦皇,「圖窮匕首見」。秦始皇正犯有腿疾,見荊軻手持匕首向他刺來,馬上逃跑,武士離他又遠,「遠水救不了近火」。秦始皇急於自救,可佩身寶劍又長,拔了幾下,沒有拔出劍鞘,荊軻已趕至身後,眼看匕首就要刺向秦皇后背。「夏無且救我」,秦始皇見一旁的御醫,就高聲大呼。

夏無且身材矮小,哪是荊軻的對手,可皇上直呼其名救駕,又不得不起身行動。正在千鈞一髮之際,夏無且急中生智,舉起一旁的藥箱,用盡吃奶的力氣,向荊軻的匕首擲去。

「撲」的一聲,匕首刺中那「飛」來的藥箱。藥箱破了,茯苓、白芷、田七、人蔘……散了一地。藥箱既為秦始皇避過一劫,又為武士贏得了時間。荊軻終於死在武士的刀劍之下……

夏無且救駕有功,皇上賜他二百兩黃金,也成了貼身御醫。

此番,皇上南巡,夏無且也做足了功課,包了一大包咸陽土,灌了一大青銅鑒咸陽河的河水。據說,人離開本土去異鄉,會患水土不服之症。

夏無且聽了皇上訴說,就請皇上頭枕咸陽土,又吩咐太監,待皇上就寢之時,服侍皇上喝一觚咸陽河水,如此這般,皇上夜晚就不會內熱煩躁,這是治水土不服的良方呵!

誰知道皇上依夏無且的「良方」行之,絲毫也不見「神效」,於是又召見了夏無且。

夏無且聽罷,頓覺束手無策。不過,凡是良醫總歸要從民間汲取「良方」的。夏無且就離開行宮,步山下去,詢問幾個秦山老人,問:當地有無治「夜熱」的土方。幾個老人笑了,異口同聲說:長沙海灘上有一種草根,用水煎服,口服三天,「夜熱」則會退去。

夏無且將信將疑,隨老人去長沙海灘挖了些許草根,當天就洗凈,用水煎之,自己先飲半觚,隔了半個時辰,見無毒,就盛了一觚遞給皇上,請他臨睡前飲用。

秦始皇量想夏無且不敢「毒害」他,就寢前就喝完一觚「草根水」。神了,當晚則覺得「夜熱」減輕不少;第二,夏無且見皇上無礙,且有精神,就大膽地又煎了鍋「草根水」,就這樣,秦始皇一連喝了三夜「草根水」,第四天夜晚當真「夜熱」全無,呼呼大睡。

第五天早晨,秦始皇召見夏無且:爾給朕服的是何湯藥?

皇上,此是本地沙灘上挖的一種草根,用水煎之,給皇上口服的。

這不是沙里長的草根么,就叫它沙里根吧。

皇上英明!沙里根——名字很貼切,又文雅啰。就這樣,沙里長的草根有了「芳名」。

秦山人還編了一句順口溜:秦山沙里根,夜熱吃斷根!

口述人:張佩華,女,1922年~1997年,秦山社區人

口述時間:1972年夏

口述地點:秦山小學辦公室

回憶整理者:沈明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平路口 的精彩文章:

TAG:和平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