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陵里最寶貴的東西竟然是它

秦始皇陵里最寶貴的東西竟然是它

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的地宮中水銀成河,經過現在的考古探測,證明地宮裡確實有很多水銀,我們都知道古代水銀可以拿來煉丹用,同時也有防腐的功能,毒性也很強烈,所以後世一直以為地宮中放水銀一是為了長生不老,二是為了防止盜墓,但在秦始皇時期人們對於水銀還沒有這個認知,水銀在當時是為了煉丹用的鎏金鎏銀,水銀的其他功能是後來朝代才被認知的。

戰國後期的時候,為了尋求社會發展變化的一種法則,以鄒衍為代表的一派學人發明了一個五行相剋說,每一個朝代代表一個德,五行代表五德,秦武王時期,秦國滅了東周,而周王朝是水德,水滅火,於是秦人認為自己是水德,地宮放水銀代表了秦國合法性的存在。以水銀為江河湖海相當於把版圖帶到了自己的墓室裡面。

秦始皇

文獻記載,秦始皇的地宮上面的上面形成的東西叫上具天文,根據後來考古的發現西漢晚期包括東漢早期墓葬里都陸陸續續發現,帝王們墓室上方都出現了二十八星宿,這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蓋天說的一種實踐。天地陰陽都放在裡面。

秦統一六國後,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設置三公九卿,將所有的權利收回中央,中央任命的官員可以到縣一級,周朝的八百年的封建社會就此結束了,周朝之所以被稱為封建王朝是因為,周天子打下江山後,把天下分給有叔伯子侄和有功勞的大臣,各自去管理分封的土地,而天子則無權干涉,而各諸侯國只要向天子納貢就可以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諸侯國逐漸強大起來,並且相互吞併打了550年,秦統一後總結教訓,認為分封制容易造成分裂,不利於統一。嚴格上來說,從秦開始古代的中國已經不能叫封建社會了,準確點應該叫君主專治制。

秦始皇陵出現了大量的陪葬坑,一個陪葬坑相當於一個個郡縣政權,有一個陪葬坑裡發現了12個文官,代表了三公九卿,水銀匯成江河湖代表著秦國的版圖,大量兵馬俑代表了秦國士兵。

過去的帝王死的時候都是帶走了他生前和他個人生活有關的東西,秦始皇則帶走了一套國家政治體制,這套政治體制是他自己獨創的,他對這套政治體系有無限的信任,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這些都是次要的,他相信這套政治體系能讓他的江山傳到二世、三世乃至萬世,所以他把這套政治體系帶到了地下。

秦兵馬俑

西漢前期的墓葬形式也是按照秦始皇這套標準創建的,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才逐漸消失,西漢初年,劉邦與大臣總結了秦為什麼滅亡,大臣說是秦始皇如果分封了各自的兒子到地方為王,中央有難各地方的諸侯就能過來勤王,秦王朝就沒那麼快稱滅亡,劉邦於是實行了分封與郡縣同時進行的政策,在臨死前規定了遺詔,非劉姓,不能王。

漢景帝時期各劉姓諸侯國日益強大,開始有些不聽從中央的指示,漢景帝於是實行消藩,卻引發了七過之亂,不得不停止了計劃,到漢武帝時實行了「推恩令」以往諸侯國只傳給一個兒子,現在變成了你有多少兒子,你的諸侯國就得分成多少分給你的兒子,沒過幾代人,諸侯國就會越變越小,最後已經沒有實力跟中央對抗了。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這套體制已經運轉了100年,已經沒人討論到底是分封制好還是集權制好了,因為這套政治體系已經深入人心,大家一致認為分封制是國家統一的一個障礙,後來的朝代很少有實行分封制的,只有兩個朝代,西晉和朱元璋時期的明朝,後來都引發了戰亂,前有八王之亂,後有靖難之役。

(文章參考自《一席》秦始皇的理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銅小巨人 的精彩文章:

穿越到唐朝—食

TAG:青銅小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