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汪曾祺調戲過的揚州怪咖

被汪曾祺調戲過的揚州怪咖

作品:《山水冊》 之三 26.1cmx34.9cm 上海博物館藏

藝術家: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大家,號冬心先生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他好遊歷,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創造「漆書」,其畫造型奇古,尤工畫梅。

如果沒有汪曾祺那篇被譽為「最具名士風氣」的小說《金冬心》,現在知道金農的人至少要少80%。這篇不到3500字的調皮刻薄文字,不僅戲謔了大才子金農,還借金農的口把袁枚給挖苦了。

先來看看汪曾祺陰毒的開篇:「召應博學鴻詞杭郡金農字壽門別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龍仙客、蘇伐羅吉蘇伐羅,早上起來覺得很無聊。」

一看這個金老頭給自己起那麼一大串怪裡怪氣的別號, 你就會覺得他很作。的確,這一堆都是金農給自己的別號,不過這還僅是他全部名號的五分之一。

人物山水圖冊第二開·禮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也就是說,他是怪咖大頭目。現在人們看到」揚州八怪」不以為怪,大概都知道了這「怪」是個性鮮明,大膽潑辣,直抒胸臆的意思,但當年這」怪」字卻是外人拿來諷刺他們的貶義詞。

清朝中期,鹽商老巢揚州的繁榮達到令人髮指的程度,而科舉取士的道路又是那麼地無望,世上這麼多才華在肚子里橫溢的人總要找出路, 所以一批賣畫為生的在野文人畫家形成「揚州畫派」。後來很多人因為揚州畫派的市場性,硬給他們加了頂「俗」的帽子。

《梅花》

金冬心究竟是俗還是雅呢?汪曾祺小說中通過一場豪門盛宴把他的性格描摹得鮮活淋漓:內心世界既複雜且高傲,一邊惦記著自己寫的燈有沒有賣出去,一邊在心裡對袁枚大才子哼冷氣兒。不過汪曾祺又把他在鹽商豪門宴席內的表現描寫得那麼才情縱橫,出類拔萃——用一首自己即興原創句冒充元人詩,為巨賈程雪門解了圍。這句「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完美地向滿座賓客解釋了為什麼柳絮可以是紅色的。

花卉冊之落花游魚圖

年少的金農家境不錯,他更是恃才傲物,特立獨行。長大以後雖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卻始終鬱郁不得志,一輩子在野,周遊四方的驢友生涯長達十五年。金農時時拮据,並沒有多少川資,但他卻頗能異想天開,創造了一種「文化旅遊團」形式。組織一幫多才多藝的成員,每到一地各自就亮出特色手藝彈的彈、寫的寫、畫的畫、刻的刻,一邊送文化下鄉,一邊旅遊經費也搞掂了。

金農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過。他也曾托袁枚求寫彩燈,卻遭到婉拒。其實汪曾祺的小說裡面,這種苦澀描繪得很清晰。

花卉冊之折枝枇杷圖

金農在三十歲時才用「冬心」這個號,是取盛唐詩人崔國輔的名句「寂寥抱冬心」的句子。世無文殊,誰能相賞?想必正是因為才高命舛才讓冬心有了一顆冷冷的心。

金農畫沖淡,性情風流,不過我更喜歡看他獨創如河南燴面般線條的漆書題款。他的漆書生拙奇奧,孤詣獨絕。書法上這樣晴天霹靂的創造其偉大程度不輸於王羲之。到了今天這個「萌文化」吃香的時代,金農走紅一點都不意外。在現在好多的新水墨或者插畫中,我都能看到金農的影子。

金農的漆書

金農也挺玩世的,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就讓弟子羅聘、項均代筆,畫完了拿到他那裡去題款。這種情況他自己也隱晦不多,在信札中經常暴露隱私,可見他有多可愛。代筆的說法推到極端的結果是竟有徐邦達一派美術史家考證說: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金農這個人!

《羅漢圖》天津博物館藏

不過,我倒是非常真切地感覺到金農這個人的存在,他的漆書滿滿都是人格力量,其驚世駭俗的迴響現在還源源不絕。嗜奇好古,藏金石文字千餘卷,精篆刻、鑒賞,善畫竹梅、還能設計雕刻硯台,這個博學多才,怪趣荒誕,無拘無束的人絕對存在過,要不那超逸絕世的鄭板橋怎麼能與他基情深厚,宣稱「杭州只有金農好」呢。

冬心先生像,羅聘繪

點擊回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一分鐘藝術》主筆

合作聯繫:(86)132 6704 3650 (可發簡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分鐘賞畫 的精彩文章:

沒飯吃時開過滴滴專車

TAG:一分鐘賞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