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可引起失明、癱瘓等70種病!預防有6法!
三年前開始,王女士經常感到胸悶、心慌、氣短,家人陪她到醫院檢查多次,心臟卻並未發現太大異常,醫生給她開了些調理藥物,癥狀也得不到改善。王女士憂慮重重,擔心自己得了什麼怪病,直到最近,她聽說一個朋友得了頸椎病,經常頭暈胸悶,跟她癥狀有些類似。她趕緊找到骨科專家檢查頸椎,果然被確診患有嚴重頸椎病。
由頸椎病引發的心臟不適癥狀,醫學上稱為頸心綜合征或頸源性心臟病,當頸椎出現病變時,會壓迫到交感神經,從而影響到支配心臟的神經繼而引發心臟疾病。
頸椎病有多危險?
這頸椎病看著不起眼,可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一點不小。除了心臟病,更可怕的是,醫學上還發現頸椎病至少可引發全身70種病症,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病症。
吞咽不暢
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人有噁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等癥狀。
視力障礙
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等,甚至還可能失明。
腹脹便秘
部分頸椎病患者因鄰近的頸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和損傷,使受其支配的內臟器官胃腸道蠕動減慢。
高血壓
血壓明顯升高,稱為「頸性高血壓」。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皆為老年人的常見病,故二者常常並存。
胸痛
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這與頸六和頸七神經根受頸椎骨刺壓迫有關。
猝倒
站立或者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後能很快清醒。
下肢癱瘓
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個別患者還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或大小便失禁等。
老年痴呆
一旦頸椎間盤突出導致橫突孔變細、變形,會致使所供應的腦區發生供血不足,慢性腦缺血引起了遺忘等認知功能下降,長期以往最終會出現痴呆。和關節錯位,是可能導致支配心臟的交感神經紊亂,繼發心律紊亂的心臟病。
頸椎不好,別再不當回事啊!
拒絕頸椎病有兩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預防
關鍵在於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
1.保持正常坐姿,即腰背挺直,雙肩後展,雙腳自然著地,眼睛平視電腦屏幕。
2.避免勞累,工作每隔40~50分鐘就起身活動一下脖子,抬頭遠望,動作要輕柔緩慢。
3.選擇合適的枕頭,軟硬適中,與肩同高,頸部能墊實且頭部略微後仰,不要懸空,比較提倡側卧睡眠。
4.防寒防濕,夏天也不能貪涼,穿得太過暴露。
5.避免損傷,抬重物時蹲下來,保持腰背挺直,手臂盡量緊貼身體;蹲下、站起時,使用大腿肌肉,而非腰背。開車時,避免緊急剎車。
6.要積極鍛煉,尤其是鍛煉背肌。
頸腰椎肌勞損亞健康,一般會有幾個信號:總是脖子發僵、發硬、酸脹、疼痛;頸部活動受限,仰頭、低頭、左右轉頭、左右偏頭範圍變小;頭暈目眩、耳鳴、噁心、眼睛乾澀;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手臂無力,反覆落枕。此時,就要加強預防保健。
第二道防線:治療
當頸椎曲度病態變直或扭曲,椎體間隙受擠壓而變小,椎間盤受擠壓而膨出,椎體骨質增生,會刺激神經,誘發眩暈、頭痛、手臂麻木,甚至截癱。介入、封閉、手術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現在,各種精準微創的外科技術,如內鏡微創、術中導航輔助人工頸椎間盤置換等,能很好地緩減癥狀、改善神經功能。得了頸椎病不要諱疾忌醫,一定要積極治療。
熱文回顧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