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來清:我鏡頭裡的2017
我鏡頭裡的2017
圖 趙來清
趙來清,一位翻山越嶺,行走江湖多年的攝影師,他用腳步丈量著名山大川,草原戈壁,大漠雪國,用鏡頭記錄著所遇到最美的景色。他說:「今天的友誼,來自昨天的相遇,昨天的相遇,便有了今天的惦記,無論昨天今天還是明天,你的世界,永遠有我的祝福!人生好比一次旅行,在乎的不只是目的地,還有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這是他送給閱讀者的祝福。
2018年,趙來清從他2017年所拍攝的無數圖片中,挑出一部分發布出來供大家欣賞,起名曰《我鏡頭裡的2017》。從這些照片里,不僅能看出趙老師精湛的攝影技巧和人文素養,深厚的攝影功底,更能看到攝影師堅韌的意志、吃苦的精神和對生活、對生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他的作品覆蓋疆內疆外,戈壁高原、草原沙漠、雪山湖泊,攝影視角寬闊高遠,平視人間,仰視山川,俯視大地,他將拍攝對象外在的美與內在的氣質總是表現的淋漓盡致。下面,讓我們聽著許巍的《旅行》,來感受他給大地母親的留影:
大地血脈
因為一年有四季,這個世界才會如此豐富多彩;因為人有喜怒哀樂,我們的人生才不會枯燥乏味。人們驚嘆於大自然的神來之筆,大自然是最天才的美術師,總是在最絢麗的畫布上塗上最恰當的色彩。感恩我們生存在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上,感恩相機的發明者,能夠將這人世間最美的一瞬定格為永痕,留存後世並提供給更多的人欣賞,感恩攝影師將大自然的寫真拍攝的如此藝術:
高原之秋
沙漠是最貧瘠的土地,但卻孕育了像胡楊這樣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物種,胡楊的品格激勵和感染著許許多多如它一般的人群。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荒蕪的,除非你的內心荒蕪了......
大漠胡楊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們在長期的生存中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而發掘了種種生存技巧和行為方式,構成人類複雜多樣,五彩斑斕的民風民俗,正如大自然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一樣,人類的生存也遵循著這種法則。
民風民俗
匆忙的2017轉瞬即逝,我們甚至沒有機會和閑暇去細細品味。輕輕地她走了,沒有留下一片雲彩,在欣賞這些作品時,驀然回首,原來2017也很美。
(文 蕪語)
丁酉年臘月初七,星期二,總第241期。


TAG:一粒陽光圖文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