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有早晚,你家寶寶的語言發育怎麼樣?
對於父母來說,聽到寶寶奶聲奶氣地喊「爸爸」、「媽媽」是再激動不過的事情了。
寶寶說話有早有晚,那麼周歲以內的寶寶,正常情況下的語言發育是怎樣的呢?
新生兒
剛出生的小寶寶,不用說,哭泣就是他與成人交流的主要方式。這時候小寶寶哭鬧可不是無理取鬧,寶媽們要及時回應觀察,是否渴了,餓了,還是尿了,不舒服了,做好相應的措施。
2~3個月
寶寶已經能辨認出媽媽的聲音了。當寶寶心情好的時候,如果你對寶寶說話或微笑,他會做出類似微笑的表情,還會發出一些單音節的母音,比如「a/o」。這種聲音雖然不是語言,但也是一種發音練習。
寶寶的嘴裡經常發出「a/o」之類的聲音,喜歡用叫聲來表達自己的感覺,還會逐漸拉長音調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這是寶寶語言學習的開始。
爸爸媽媽要知道,寶寶的語言發育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和聽、看、聞、摸、運動等相互聯繫的,因此要綜合訓練寶寶的說話能力。
4~5個月
寶寶除了發出尖叫,已經可以發出輔音中的唇音,比如「b/p/m」。開始進入咿呀學語階段,語音越來越豐富。看到熟悉的人或物時,會主動發音,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時,會注視並微笑。這時候,寶爸寶媽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出門走走,讓寶寶認識接觸更多更豐富的人和物。
6~7個月
寶寶開始對自己發出的一系列高低不平的聲音很感興趣,常常自言自語或者和別人對話,並且可以用語音來表達高興或不高興等情緒了。爸爸媽媽平時也可以嘗試用寶寶的語調和寶寶說話,玩耍,寶寶都會回應。
這時的寶寶已經會主動模仿說話聲了。在開始學習下一個音節之前,寶寶會整天甚至幾天一直重複這個音節。這時候,除了要教寶寶叫「爸爸」、「媽媽」,也要同樣耐心地教他一些其它的簡單辭彙,比如「貓」、「狗」、「熱」等。
8~9個月
寶寶會自然地發出各種聲音,還開始模仿別人的嘴和下巴的動作,在理解大人的語言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能聽懂大人的一些話。比如,如果問寶寶說「媽媽呢」,他會將頭轉向媽媽。寶寶開始有明顯高低音調出現,會用聲音加強情緒的波動。
10個月
寶寶會叫「爸爸」、「媽媽」,還可能會說一兩個發音還不清楚的字。有的還能將語言和動作配合在一起,比如,跟寶寶說「再見」,會揮手。
11~12個月
此時的寶寶可以長時間地咿呀學語,可能會說慣用語,如「走」「拿」「水」等。寶寶可以控制音調,會發出接近爸爸媽媽說話時的聲音,會說簡單的單詞,比如「沒了」、「不要」、「拜拜」等,有的還會模仿動物叫聲。
總之,嬰兒期寶寶的語言發育的各個階段都有其特點,爸爸媽媽要注意觀察,並及時回應和引導,以更好地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來源:浙江省衛生計生宣教中心


TAG:二寶寶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