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臘八: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臘八: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臘日》——(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葯隨恩澤,翠管銀嬰下九霄。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蜡祭的遺存。

《祀記·郊特牲》說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臘八節小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里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從先秦開始,臘八節就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的習俗。在臘八節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靈、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頭。古時候在臘日,也就是臘八節的前身,有兩種祭祀活動,其一為蠟(zhà)祭,其二為臘(là)祭。簡單的說,蜡祭可以理解為祭祀八方神明,而臘祭則是祭祀自家祖先。後來隨著習俗和文字的演變,兩種祭祀活動逐漸並為一種。其實祭灶的活動本來也是放在臘日進行,不過後來小年祭灶的習俗逐漸盛行,臘日就真的無事可做了。

如果有朋友想了解關於臘八祈福但沒時間去寺廟,可以小窗客服免費諮詢哦,福昌軒可專業代勞祈福等事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昌軒二當家 的精彩文章:

莊子:或許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TAG:福昌軒二當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