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 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 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即清高宗,年號「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兩朝基礎上,進一步完成多民族國家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重視社會穩定,關心受災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農民負擔;重視水利建設。

起到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巨大成績,維護國家統一併拓廣領土,完善對西藏的統治,統一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版圖達到最大化;漢學得到發展,民間藝術如京劇開始形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曆9月25日)子夜,弘曆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東書院「如意室」,幼名「元壽」。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說為侍女)。此時,弘曆的二兄弘昐兩歲時早殤,未曾與序行次;而與序行次的長兄弘暉、三兄弘昀又先後去世,年長於弘曆的只有弘時一人,所以弘曆在胤禛諸子中排行第四而實為第二子。弘曆自幼聰明,五歲就學,過目成誦。康熙六十年(1721年),據說康熙帝在雍親王府第一次見到了孫子弘曆,當時弘曆十歲,祖父康熙帝見而驚愛,令養育宮中,親授書課,並隨祖父巡幸熱河避暑山莊。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去世,胤禛即位。由於當時弘曆時性情放縱,行事不謹,失歡於乃父。而弘曆在康熙末年曾因得到康熙帝的寵愛,而使其父在爭奪儲位的鬥爭中處於頗為有利的地位,因而雍正帝即位之初,便把年僅十三歲的弘曆作為自己心目中的儲君。

雍正八年(1730年),弘曆的嫡子出生,雍正帝親自命名為永璉,隱含繼承皇位之意,將所著論賦詩詞等編成十四卷之《樂善堂全集》。該年冬,由其弟弘晝、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作序,翌年由朱軾、蔡世遠等作序,雍正十年(1732年)又有允祿、允禮、允禧等作序,目的在於為今後做皇帝做輿論準備。

為了進一步培養從政能力,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封弘曆為和碩寶親王,讓他參與處理平定準噶爾叛亂和平定貴州苗民起義等重要政治軍事事務。弘曆在雍正時期受到了全面而又嚴格的教育和訓練,表現出色,深得信任。自此,弘曆經常奉命祭陵、祭孔、祭關聖帝君、享太廟、祭地、祭太歲、祭大社大稷等。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內侍取出諭旨,宣布弘曆即位。九月初三日,弘曆即皇帝位於太和殿,以明年為乾隆元年。 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移居養心殿,免民欠丁賦及額賦。

十月,宣布寬嚴相濟的為治之道。乾隆初政,總的政策走向是以儒家理念為指導,用寬緩代替父皇雍正的嚴苛,對百姓實行仁政,對大臣官員寬容開明。乾隆帝即位之初,集中力量糾正前兩朝特別是雍正朝的一些弊政,並在這一過程中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幹。

乾隆帝即位後,為了調整皇室內部關係失調的局面,收攬人心,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他首先將雍正帝長期監禁的政敵允禵等釋放出獄,恢復爵位。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原來十分尖銳的矛盾,為保持統治階級各階層人員的一致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調整皇室內部關係的同時,乾隆帝還對雍正朝年羹堯、隆科多兩案的遺留問題進行了妥善處理。乾隆二年(1737年),他就釋放了雍正末因貽誤軍機而判死罪的岳鍾琪、傅爾丹,賜予允禟等公爵。十一月,諭令大學士鄂爾泰等仍辦理軍機事務。

乾隆帝又採取步驟糾正或放棄雍正帝推行的一些錯誤政策和措施。例如,由於崇信「祥瑞」,迷信煉丹長生之術。乾隆帝不信丹術,將宮中僧道驅逐出宮,下令嚴禁呈報「祥瑞」,「凡慶雲、嘉穀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許陳奏」。

針對耗羨歸公和攤丁入地中的失誤,乾隆帝也予以糾正。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乾隆帝規定,以後各地奏報墾荒田畝時,必詳辦查核,「不得絲毫假飾以滋閭閻之累」。乾隆帝以很大的勇氣調整和糾正了雍正朝某些失誤政策,當然他也繼承和發展了雍正時所有積極意義的政策,這就使得乾隆朝的政治和經濟在康熙、雍正兩朝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對清朝的統治全盛局面出現,是一個良好開端。

乾隆初年,大金川日益強盛,該土司頭目莎羅奔興兵攻打小金川,劫持了土司澤旺及其印信。不久,又出兵攻掠革布希札、明正兩土司。為了懲治大金川對鄰部的侵犯,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調動三萬大軍,分兩路進攻大金川。

然而,由於當地山勢險峻、氣候惡劣等許多原因,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夏秋,清軍仍然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乾隆帝勢同騎虎,又增兵增餉,特派大學士傅恆前往該地指揮作戰。傅恆至軍後,採取了岳鍾琪選銳深入的作戰方略。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清軍進逼莎羅奔老巢勒烏圍,莎羅奔北坡乞降。

乾隆中期,全國各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較大幅度的發展,耕地面積擴大,人口激增,國庫充實,整個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以耕地面積而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國已開墾土地達七億八千萬畝;全國人口也從乾隆初年的一億四千多萬人增加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近三億人;國庫存銀則長期保持在六、七千萬兩之間,幾乎相當於全國每年賦稅總收入的兩倍,整個社會經濟呈現了空前繁榮的新局面。

乾隆帝中年以後,逐漸好大喜功,不但大興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國家人力物力,貪污腐化又再開始盛行,整個清王朝亦在乾隆後期由盛轉衰。乾隆帝本人的生活是極為奢侈的。他多次巡幸各地,遊山玩水,靡費特甚。他大興土木,任意揮霍,耗費了大量的國帑。吏治敗壞也成為乾隆後期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乾隆帝晚年寵信和珅,導致和珅專權,貪贓枉法,嚴重破壞了吏治。和珅原是內務府鑾儀衛中一個地位較低的拜唐阿,直至位居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和授大學士,前後專權達二十四年之久。在他秉政期間,他利用乾隆帝年老昏憒,喜諛厭諫的思想,報喜不報憂,一方面積極經營,擴大權勢,「內而公卿,外而藩閫,皆出其門」;一方面憑藉自己的權勢索取賄賂,「納賂諂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亦必潦倒」。

從中搜刮到了駭人聽聞的巨額財富,而乾隆後期的政治亦因此而達到了非常腐朽的地步。吏治的腐敗還體現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發生的兩淮鹽政高恆、普福和鹽運使盧見曾貪污鹽引案。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甘肅出現捐監冒賑奇貪案,命刑部嚴審總督勒爾謹,逮捕王亶望,皆處死。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山東巡撫國泰、於易簡虧空庫帑案發,和珅等查辦,革職逮問,旋皆處死。對於各案要犯,乾隆帝雖然皆處以極嚴厲的刑罰,但是貪風並未因此而有所收斂。相反,貪風的惡性發展使得各級官吏嚴重不純,為政素質普遍降低。吏治一壞,直接導致了乾隆後期統治走向下坡路。

乾隆帝即位後首先緩和雍正時期造成的政治緊張氣氛。乾隆初年,為了緩和緊張的政治氣氛,調節矛盾,改善各方面的關係,還對雍正的政策做了較大的改變和調整。

乾隆初年,弘曆不諱言自己「 賦性寬緩」,但又說不能寬大無邊,要濟之以嚴。有時候,他公開說「 政尚寬大」,寬比嚴好。他在經筵講章中發揮這個思想,「 寬、信、敏、公,乃聖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寬居首「」,聖王出治,舍寬其何以為敷政寧人之本哉」 。

乾隆帝晚年的詩句中也說「 政實宜寬弗宜猛」但在絕大多數場合,總是寬嚴並提,把兩者看做因時而異,相輔相 成的「,寬以濟猛,嚴以濟寬,政是以和」,這是乾隆認定進行統治的不二法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