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被打,不是簡單的還不還手問題

孩子被打,不是簡單的還不還手問題

GIF

by Jameela Wahlgren

Hi,家人們見字好!每周一是社群的答疑日。本周的部分問題堪稱「育兒經典困惑」,很多家長在這幾個問題上,多少都有過糾結。

育兒經典問之一:孩子被打,要不要還手?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基本「該還手」的風頭更勝,加上有幾個名人助陣,朋友圈持此觀點的文章轉發量極高,備受媽媽們推崇。但仍有媽媽提出疑惑,就代表對某些盛行的觀點,看時貌似有理,但肯定是內心深處覺得有些不妥,才會猶疑,提出疑惑。這就代表我們一直在成長的路上,沒有盲目地拿來就用

對於這個問題本質,不是一篇文的幾百上千字說得如此簡單。為了讓周一的解惑更加高效,先將市面上較風行的觀點整理述之。請家人們先閱讀此篇,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有個整體把握,周一的答疑分享再深入探討。

家長提問

我想請教一下,如何調節孩子和別的孩子在玩耍中出現的糾紛如何教育孩子既不主動傷害別人,也懂得保護自己。別的小朋友動手打了她,是該隱忍還是還手?是否應該根據造成傷害的程度去判斷接不接受對方的道歉,還是拿「小孩子都是無心的」這種聖母理由選擇原諒?

在孩子的交往中,「被打」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大多數家長之所以追捧「應還擊」,秉承的態度是:我不教孩子打人,但孩子絕對不可以被欺負。若孩子不還擊,就被是孩子軟弱、無能。似乎孩子一定要狠狠的打回去,不能被欺負方是強者的表現。

我們來看看「還擊派」的主流觀點:

大V丁香媽媽:

學會適當地反擊:

雖然打人不對,但被打之後,也不該一味忍讓,我們也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適當地反擊。還教了一套在家和父母「演習」的方法,結尾一句「就這樣,反覆演習了幾回,孩子就會完全記住該如何反擊,信心和勇氣也會提高。

其一,丁香媽媽在文章前半部分用了N字強調「打人是不對的」的價值觀,舉例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候常說「拳頭落在誰身上都會疼的」。話鋒一轉——該反擊。嗯,這就是在說,我們不可以貪污,但是必要時,也是可以貪一下的。不要以為這是不同性質不可比較,孩子尚小,聽父母這樣說,什麼叫做「必要時」,什麼叫做「必要時」,懂如何把握界限?

其二,還手後的行為叫「信心」和「勇氣」?請問古惑仔之間的鬥毆行為,是否也可以說「你欺負了我,我警告了你,但你無動於衷,於是,為了提高自我信心與勇氣,我才決定以牙還牙」。你當然說「這不是同一件事」,好,請明晰界限,如何界定?一樣也是我事先已經警告了你,你不聽我才還手的啊!

其三,丁香媽媽全文最後一句觀點,表示再也同意不過。「真正的反擊,不是讓孩子用拳頭來解決問題,而是幫助他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但重點是如何幫助孩子成為強大內心的人,戛然停止,全文終。

公眾號「幼兒說」,功能介紹寫的是「這是一個致力於為爸爸媽媽提供有價值內容的公眾號」,曾有一文《孩子被打,我鼓勵他還擊》被廣泛轉發:

看著孩子驚恐的樣子,想像著兒子被欺負被打的情形,我不禁怒火衝天,「兒子,衝上去給我打!打不贏別回家!!」兒子疑惑地往著我,我幾乎是怒吼著把兒子往前推「去打他,打不贏別當我兒子!!」兒子大概是看到我在場,膽子大了,也或者是被壓抑得太久了,竟然真的像一頭瘋了的小牛一樣衝到男孩面前,小拳頭噼噼啪啪地往男孩臉上打。男孩被打蒙了,他大概也想不到這個被他欺負慣的而且矮他一個頭的小不點會打他,他哭著跑了……

後來,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變化:雖然還會偶爾挂彩回家,但是性格逐漸開朗了,班主任也說孩子自信了……

現在每每想起,都有點後怕:如果我那天不是氣瘋了,也不會讓孩子去打架,如果孩子不衝上去打,估計他會越來越內向、膽小、沒自信……被欺負的陰影也會伴隨著他的整個人生。

再後來,我也了解到:長期被欺負的的孩子,容易給心靈埋下陰影,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怕事,對自己沒信心,易屈服於外界的壓力。這種負面的影響可持續一輩子,這樣的孩子成年後更可能有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殺的念頭。

真的感謝那次衝動,讓我挽回了一個性格陽光的孩子!

嗯,借著這個讓父親引以為豪的「衝動」,也想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對戀人在街頭的小攤吃東西,來了幾個流氓。流氓言語中挑釁那個女孩,女孩很生氣,結果她男朋友不僅沒有表現出英雄氣概,反而拉拉她的衣服,示意她趕緊離開。女孩大罵了男孩一頓,說他怎麼這麼軟弱、無能,連自己的女朋友都保護不了。男孩無奈,奮起反抗。結果被幾個流氓打死。

當我們鼓勵孩子打回去的時候,是不是一般都是發生在看到欺負自家孩子的對方孩子,年齡、實力與自家孩子差不多?認為自己在旁保護,所以孩子不會吃虧,所以才鼓勵還擊。當孩子真的聽從你的建議,被欺負就還手,你能保證每一次還手就能解決問題,證明了自家孩子不是懦弱的?

由於我先生的職業關係,每每看到當事人因為一時衝動而誤殺或誤傷對方,釀成終生憾事時,都不禁唏噓,我們都知道衝動是魔鬼,但為什麼當下就是無法用理智腦控制衝動?造成這的「元兇」,有多少是父母在育兒時的偏差觀念與行為導致的?

為什麼現在「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得到廣泛認可?因為父母是孩子價值觀的啟蒙者,孩子的價值觀形成很多取決於家庭教育的影響。我們的行為處事無不滲透著原生家庭的印記。在「被打應還手」的這個問題上,孩子得到父母鼓勵的御賜金牌,自然會形成「打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手段」的價值觀,孩子日後基本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崇尚暴力、恃強凌弱,習慣以武力解決,這樣的孩子自然容易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孤立;

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惑仔為什麼能聚在一起,因為大家有著一致的價值觀,為義氣出頭的武力是「道義」,以牙還牙代表「理應如此」和「強者」。

3.有的孩子總是被別人欺負,不懂還手,父母越是逼迫還手,孩子越是軟弱。因為父母以暴力的方式向孩子傳達價值觀,還不容孩子反抗。孩子在面對暴力時,就不知道應該以什麼姿態面對強權。最終形成唯唯諾諾、膽小怕事、同時也愛記仇、心胸狹窄的鼠性。

孩子被打,不鼓勵還手。但是,不還手不等於忍讓。更不是簡單的拿一句「小孩子都是無心」的聖母理由作為對孩子的解釋。家長應先理順以下兩方面內容:

1.孩子為什麼會被打?偶然事件還是霸凌行為。兩種本質的區別,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法。

2.孩子自己的想法如何。孩子被打,我們身為家長一定會心痛,但不能簡單粗暴地把我們的情感硬套在孩子身上。引導孩子如何看待「被打」的這件事,再分情況處理,做到有的放矢。

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不會被欺負。心理疏導是關鍵。孩子被打問題,不是簡單的還不還手問題。如何疏導,幫助孩子學習意外事件發生時的應急思維與措施;幫助孩子情商的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更是決定了孩子日後的氣度與人生格局。

帶著以上的問題,

請家人們先想想你心目中的解決對策。

我們周一11點11分深入聊聊:

如何看待孩子「被人打」的問題;

又如何在「打人事件」中鍛煉孩子的情商與處事能力。

另外,以下是其餘六個家長提問,社群里我們會按照這個順序答疑。

家長提問1

杜曼閃卡靠譜嗎?

家長提問2

如何給孩子挑選禮物?

看到喜歡的玩具,貪心各種品種的玩具都想要,要不了玩具就哭泣,特別是看到別的小朋友有,自己沒有的情況。

家長提問3

如何培養孩子堅持?

或者是吃苦耐勞的精神,做事不嬌氣和隨性而為。(例如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學前班的時候參加學校的舞蹈班20元的那種,不是專業的幾百元的輔導班,是看到鄰居小朋友參加跳舞,我也去,然後媽媽給我繳費報了名,我因為沒舞蹈底子,第一節課大概幾十人,舞蹈老師一聲口令全體彎腰壓腿十字,我做不到很有挫敗感啊回家和媽媽說,下周我不去了,我做不到腿好痛啊~然後媽媽是溺愛我吧,說你覺得疼就不去吧沒關係。然後華麗麗的以後曠課了,後來看到別的小夥伴跳舞跳得好又後悔)

家長提問4

孩子不願意表現怎麼辦?

平時在家小靜很少會展示她在幼兒園學過的知識,奶奶就會罵她笨什麼都沒學到。可昨天下午去參加幼兒園的學期教學彙報活動後我好激動,發現無論唱歌玩遊戲她都是最大聲且跳舞也會一個節拍不落地跳完。那時我內心os是「我女兒不是笨蛋來的」。可是為什麼在家就是判若兩人,不願主動表現呢?

家長提問5

孩子言語不當如何引導?

小靜和小清是好朋友,小清媽媽會告訴我小清在家都是表揚小靜的,可每次在家小靜自己玩遊戲時總是會說:小清你不乖我就叫警察叔叔來抓你哦。每當聽到這,我就好納悶,到底是我教育她的方式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她表達得這麼奇怪?她為什麼要讓警察叔叔抓她的好朋友?

家長提問6

孩子如廁問題如何引導?

有兩個孩子,一個3歲6個月,一個4歲3個月,每次在家要大便的時候,不會主動跑去廁所也不會告訴家長,自己就站著傻乎乎地拉在褲子里了,媽媽好抓狂。該怎麼引導小朋友呢?

11點11分,準時約定你

聊聊自我成長與育兒的那點事

希望你在這裡,和我們一起

有所得,有所思,有所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