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萬大軍爭先恐後向兩萬侵略者投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最大恥辱

百萬大軍爭先恐後向兩萬侵略者投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最大恥辱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中無比沉痛地陳說了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他認為,「亡國」不過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朝、國號;「亡天下」則指道義淪喪,民族淪亡。

按照這個論斷,明朝歷史的終結,可稱得上一次「亡天下」的過程。

別的不說,單看明軍成批成批地向人數遠少於己的清軍投降的現象,可謂蔚然成風,讓人悲憤莫名。

這,不是道義淪喪又是什麼?這,不是民族淪亡又是什麼?

話說,李自成從北京逃回西安後,仍是抵擋不住多鐸和阿濟格兩路大軍的合擊,遂和劉宗敏、宋獻策、牛金星等商議,決定放棄西安,自藍田經商州出武關,挺進河南內鄉、湖北襄陽一帶。

李自成曾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且襄陽、承天、德安、荊州等襄京四府尚有大順將軍白旺所領七萬守備部隊,李自成認為,以此為基礎,盡可與清軍作一番周旋。

可是,清軍咬住李自成不放,邊追邊打,前後共打了八仗,一直打到江西九江。

追兵如此之急,李自成雖到襄陽,卻立足不穩,被迫作出改變,即棄襄陽、搶在清軍之前佔領南明弘光政權盤踞的富庶江南。

1645年三月,李自成率領二十萬大順軍及三十萬家屬,共計五十萬人的龐大隊伍,由襄陽、承天,向漢川沔陽推進。

李自成的大動作一下子就把駐守武昌的南明寧南侯左良玉嚇傻了。

左良玉手下兵多將廣,號稱八十萬之眾,卻不敢攖李自成兵鋒,借南渡太子案做文章,扯起「清君側」大旗,將武昌燒掠一空,大軍沿長江東下,直趨南京。

這樣,清軍在後面追殺李自成,李自成在後面追殺左良玉,三方勢力,都奔騰著撲向南京。

戲劇性的是,在這場追殺大戲中,李自成在通城九宮山死於山民之手,大順軍隊群龍無首,竟作鳥獸散;而左良玉病亡於九江,八十萬大軍的指揮權落到了兒子左夢庚手裡。

左夢庚繼續引兵東下,先後佔領彭澤、東流、建德、安慶,兵鋒直通太平府。

弘光小朝廷無奈,只好命總兵黃得功部前去抵擋。

黃得功引軍於灰河、荻港向左軍邀戰,二戰皆捷,打得左軍猶如落花流水。

左軍的勢頭被殺下來,而背後的清軍已氣勢洶洶地殺至。

左夢庚及其手下十五員總兵面面相覷,無人敢戰。

最後,八十萬大軍一齊向不足兩萬人的清軍集體投降。

八十萬大軍集體投降的震撼力是巨大的,受此影響,南明屯駐在江北的部隊逃得乾乾淨淨。清軍由此順利攻陷歸德城。

歸德一失,安徽北部門戶大開,且自歸德至象山八百裡間,南明並無一兵一卒防堵,揚州、泗州、徐州之地,勢如鼎沸,人心驚恐。

駐守在揚州的史可法方寸大亂,對清軍的抵擋,僅僅維持一天,揚州城宣告陷落,史可法殺身成仁。

揚州城,本來人口只有三四十萬人左右,但會聚了四方避兵禍而入城的難民已多達八十多萬。

多鐸入城後,以不聽招降為由,下令血洗揚州城,史稱「查焚屍簿載其數,前後約計八十萬餘」。

揚州失守、江北的高傑余部在其子高元照、提督李本深、徐州總兵李成棟帶領下降清,劉良佐在其弟策反下降清,劉澤清率部乘船逃往海上……一時間,降清的南明總兵多達二十三員、副將四十七員,馬步兵共計二十三萬八千三百名。

消息傳到南京,弘光朝廷頓時陷入一片驚惶失措之中。

1645年五月初五日,清軍進抵長江北岸,初八日,軍駐瓜州,排列江岸,沿江窺渡。

在江岸京口(今江蘇丹徒)一帶負責江防的是海盜出身的總兵官鄭鴻逵、鄭彩,手下的福建水師有近三萬餘人,守江並不盡責,只是時不時派巡哨船游弋江中。

另外,黃斌卿、楊文驄兵列南岸,「隔江互發炮聲相應如戲賽者已三日矣」。

初八日夜,西北大風正緊,大清眾兵掠民間台幾及掃帚,將帚系縛台足上,沃油燃火,昏夜乘風放入江中,順流而下,火光徹天。

明軍見了,以為清軍乘夜渡江,黑暗中不敢迎戰,只從江岸發大炮阻截。

不過,風順水急,這些燃燒著火把的桌子還是在炮火中迅速地向下流漂去。

炮火就更加密集了。

轟擊了一夜,南明駐軍的炮彈幾乎用盡。

初九凌晨,大霧橫江,多鐸命梅勒章京李率泰帶領南明降將張天祿、楊承祖等部共自備大小船一百餘只在瓜州以西十五里開閘放行,蔽江而南。

鄭鴻逵、鄭彩一下子就慌了手腳,不戰而逃,各揚帆往東而遁。

在鄭鴻逵、鄭彩的帶頭之下,江南之師,一時皆潰,武弁各卸甲鼠竄。

長江天險就此丟失。

清軍自金山登上南岸,佔領鎮江。

楊文驄帶領二百五十餘名貴州兵竄入南京,嘴裡驚呼:「清人已經渡江!清人已經渡江!」

南京城裡,瞬間炸了鍋。

初十日凌晨,弘光在馬士英等人的扈衛下棄城出逃。

弘光一走,群龍無首,文武百官心亂如麻,一時惶惑無為。

而挾破揚州之威的清軍已兵摧城下。

南京守備勛臣忻城伯趙之龍為首的眾多勛戚大臣心驚膽裂,力排眾議,獻城降清。

趙之龍說:「揚州已破,若不迎之、又不能守,徒殺百姓耳!惟豎了降旗,方可保全。」

形勢不由人,眾人大多默認了此議。

十五日,清軍兵不血刃,耀武揚威地從洪武門進入大明故都南京。

十六日清晨,豫王多鐸受百官朝賀,遞職名到營參謁如蟻。

時人張怡慨嘆道:「清兵入城,百官爭投職名求用,前定北來諸臣之罪喙長三尺者,至是膝軟於綿,面厚於鐵,不自覺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養母虐子?子虐養母?看此幾位仁孝帝王的表現,末位讓人脊背發涼

TAG:覃仕勇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