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家泰:泥菩薩與蛇

宋家泰:泥菩薩與蛇

宋家泰讀《資治通鑒》40

關於寫這個系列文的緣起,點這裡可見

當東魏和西魏殺得血流成河人頭滾滾的時候(五次大戰請見《大佬的末日》),中國南方在南梁的統治下,還算國泰民安,梁武帝蕭衍在502年接受蕭寶融的禪讓(南朝迭代請見《皇帝吸塵器》),把國號從齊改為梁,蕭衍已經做了四十幾年的皇帝了,這期間南北和解,大家做做國際貿易,互派使者進行學術交流,南梁朝局穩定,看著烏煙瘴氣的北朝,蕭衍覺得自己才是天降偉人,老百姓能安居樂業,不是靠老百姓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而是全靠自己光榮正確偉大

驕傲之餘,蕭衍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他篤信佛教,數次在同泰寺「出家」,皇帝不想當了,蕭衍就想當一個安靜的主持,每次都是群臣或者政府捐了上億錢把他贖回,蕭衍用這種表演方式表達他對佛祖的崇拜,認為他都這樣做了,佛祖肯定能保佑蕭家的統治,大梁可以長治久安。

一顆定時炸彈

547年1月8日,東魏的老大高歡去世,把位子傳給了兒子高澄,高澄接班的時候憂心忡忡,因為老爸除了把江山給他,還給了他一個定時炸彈,這就是侯景。侯景是高歡的發小,高歡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就來了,相當於阿里的十八羅漢或者是騰訊的五虎上將

侯景長期鎮守黃河以南區域,在東魏舉足輕重,高歡「仗任若己之半體」,對侯景極為信任,就像相信自己另一半身體。侯景也只服高歡,私下裡說高王在世,我肯定不敢有啥想法,但是高王要是沒了,我可不想跟鮮卑小兒高澄共事。高澄也知道自己根本鎮不住侯景。

侯景的右腿稍短,是個瘸子,武藝不是很高,但老謀深算,是當時的第一流戰將,高歡講義氣沒有屠戮功臣,但還是留了一個叫慕容紹宗的人給高澄,說這麼多年我故意壓制慕容紹宗,不擢升他,就是留給你重用,如果將來侯景反了,你就讓慕容紹宗對付侯景。

慕容紹宗以前是爾朱兆的謀士,他說高歡雄才蓋世,野心勃勃,曾經力勸爾朱兆幹掉高歡(請見《他們在說謊》),高歡差一點就死在慕容紹宗的計策里了,533年高歡攻滅爾朱兆,慕容紹宗帶著而朱家的殘部歸降了高歡,高歡厚待爾朱兆的家人,慕容紹宗也成了高歡的員工。高歡對慕容紹宗的謀略有深刻印象,覺得他肯定能搞定侯景。

高歡留給兒子一個難題,同時也留下了解藥。這是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困境,前任老帥去世後,少帥怎麼處理叔叔輩的功臣?少帥張學良就曾槍殺過楊宇霆、常蔭槐。我們鄰居家的少帥也把姑父殺了。

到底要不要侯景的公司呢?

高歡死的時候是1月8號,雖然秘不發喪,但侯景1月13號就造反了,投降西魏。侯景在洛陽,高歡在鄴城,兩地距離七八百里,按當時的通訊條件,差不多是侯景剛聽到高歡死訊,就開始行動,可見侯景早有準備。西魏封侯景為「太傅」,封上谷公爵,繼續讓他掌管河南。

侯景卻腳踩兩隻船,派出使者到南梁,跟蕭衍說他想把十三個州的地盤都獻給南梁,這十三個州就是現在的河南、安徽、山東一帶,差不多是東魏一半的領土,當時天下三分,東魏西魏南梁,侯景掌握的地盤正好出於三家交界處,戰略價值舉足輕重,如果能夠拿下這些地方,南梁實力能夠大增,統一天下不是夢。

但是蕭衍也知道侯景是個燙手山芋,這十三州他要是拿了,就得準備跟東魏或西魏大戰一場,蕭衍很猶豫,他覺得自己的國家就像一個金光閃閃的盆子,上面一點劃痕都沒有,簡直完美,要是把侯景的公司兼并過來,將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真的很難說。

蕭衍陷入了糾結,他已經83歲了,要不要這麼拼啊——這也是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困境,現在公司形勢一片大好,還要不要伸手去拿一個可能炸翻對手、但也可能炸翻自己的炸彈?

但蕭衍內心還是想要的。大臣朱異揣摩上意,說這是咱們統一天下的好機會,還是收留侯景吧,否則以後誰還投靠我我們?

蕭衍決定收留侯景,封其為大將軍、河南王,讓其繼續掌管河南一切軍政權力。南梁的出手,比西魏還大方。

身兼西魏太傅、南梁大將軍,我估計侯景心裡很開心,就像《茶館》里的唐鐵嘴一樣:我感謝這個年月! 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面兒,兩大強國侍侯著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

難道高歡大王沒死?

547年5月,高澄派數萬大軍征伐侯景,被打得大敗,但侯景知道這只是前菜,後面東魏還會有大軍前來,於是侯景同時向西魏、南梁求救,割讓了四個州給西魏。請注意,宇文泰和蕭衍兩人都不知道侯景腳踩兩隻船,西魏距離侯景比較近,立刻派出了李弼、趙貴率軍一萬,前往潁川(河南許昌)駐防。

既然西魏的軍隊已經出動,侯景擔心蕭衍責怪他,派使者去解釋,說我大敵當前沒辦法,只能向西魏求援,您放心,我既然跟高澄合不來,那我肯定跟宇文泰也合不來,我給他4個州是壯士斷腕,也是為了釣魚引他上鉤,請您抓緊時間快來救我!

蕭衍回復,安慰侯景,我相信你的誠意,你覺得怎麼處理為好,就怎麼處理好了。

6月,為了感謝西魏出兵救援,侯景請西魏援軍大將李弼、趙貴吃飯,其實他是想黑吃黑幹掉這二位,吞併其部隊,但這兩人早有防備,沒去。接下來更多的西魏援兵趕到,侯景的7個州都被佔去了。有大臣勸宇文泰,說高歡剛死,侯景就反了,這個傢伙野心勃勃,不會長期當人家手下的,他能背叛高家,也能背叛我們。宇文泰就讓侯景來一趟長安,朝拜一下皇帝元寶炬,侯景哪敢去?於是徹底的倒向蕭衍,宇文泰則撤回了援兵。

蕭衍全國總動員,準備聯手侯景,大規模北伐東魏,蕭衍讓侄子蕭淵明當大軍統帥。高澄則準備派大都督高岳出征,可見他對慕容紹宗也心懷疑慮。大臣陳元康勸告,咱們還是用慕容紹宗吧,只要你誠心待他,他肯定能幹掉侯景,再說先王也是這麼安排的——當時慕容紹宗駐紮在外地,高澄擔心突然徵召其回京開會,慕容紹宗會驚疑過度激起叛變,陳元康說沒事,慕容紹宗知道我很受重用,最近派人給我送禮,我為了讓他安心,全部收下了,我還給他寫過信,讓他安心,你讓他回京,他不會驚叛的。

你看,有時候受賄,也是一種不得不擺出來的政治態度。

11月2日,高澄讓慕容紹宗率10萬大軍討伐侯景,此前侯景聽說韓軌來,說 「啖豬腸兒何能為?」,吃豬大腸的小子能做什麼?我估計那時候豬大腸在飲食結構里處於鄙視鏈的末端。後來侯景又聽說是高岳來,說 「兵精人凡」,軍隊精銳,頭頭平凡——侯景簡直看不起東魏的所有將領——直到侯景聽到主帥是慕容紹宗,這才面有懼色,說 「誰教鮮卑兒解遣紹宗來!若然,高王定未死邪?」誰給高澄出的主意讓慕容紹宗來,難道高歡大王還沒死?

我被抓了,你還有啥用?

慕容紹宗大軍抵達彭城,和南梁蕭淵明的大軍展開大戰,蕭淵明戰前喝得酩酊大醉,侯景曾一再警告過南梁的援軍,說「逐北不過二里」,就是乘勝追擊的時候,不要超過兩里地。兩軍一接觸,南梁士卒非常悍勇,東魏軍小挫,南梁軍不信侯景的警告,一直追了下去,結果中了慕容紹宗的埋伏,結果大敗,統帥蕭淵明都被俘虜,失亡士卒數萬人,這是巨大的失敗,消息傳到建康,朱異去告訴蕭衍,蕭衍大驚,精神恍惚,差點從座位上栽下來,說 「吾得無復為晉家乎!」 我會不會跟司馬家一樣的下場啊。蕭衍有種不祥的預感。

侯景帶著4萬士卒退到渦陽(安徽蒙城),想退到南梁,慕容紹宗士卒10萬,旗甲曜日,鳴鼓長驅而入,侯景派人跟慕容紹宗說,你是來送客,還是要跟我決一雌雄?慕容紹宗說,欲與公決勝負。

雙方展開大戰,慕容紹宗跟手下說,侯景多詭計,喜歡迂迴包抄,於是命令後衛嚴加戒備,侯景果然派軍偷襲,可問題是聽過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就算慕容紹宗已有防備,仍被侯景殺得大敗,慕容紹宗從馬上載下,差點被浮,帶著殘兵敗將逃奔譙城(安徽亳州),譙城守將斛律光責怪他們竟會失敗,慕容紹宗說我打了這麼多仗,還沒見過侯景這麼難對付的,you can you up啊,斛律光不信邪,率軍出擊,結果也被侯景殺得大敗,斛律光死裡逃生回到譙城,慕容紹宗說 「今定何如,而尤我也」。你還說我,你看看你的模樣。

斛律光是斛律金的兒子,斛律金是敕勒川人,高歡重病之際,曾經讓斛律金唱敕勒歌,斛律金歌聲悲壯蒼涼,高歡跟著唱,唱著唱著,大哭了起來(見《大佬的末日》),侯景和斛律金是老同事,打子侄輩的斛律光跟玩兒似的。

接下來,慕容紹宗就跟侯景耗著,一個多月後,侯景的軍糧吃完,548年1月7號,慕容紹宗帶著5000精銳騎兵,攻擊渦陽,侯景欺騙自己的部眾,說你們的家屬都被高澄殺了,大家同仇敵愾,準備和慕容紹宗死磕,慕容紹宗則在陣前大呼,說各位的家屬全都活著,如果你們回歸,官位不變,工資不變,福利不變,慕容紹宗脫下頭盔哦,披散頭髮,面向北斗,向神靈起誓——這估計是最高級別的發誓style。

侯景的部下本來就不想南下,背井離鄉拋家舍業去南梁,現在一聽慕容紹宗的宣傳,當即全軍崩潰,紛紛北逃,想渡過渦水回到家鄉,結果發生踩踏事故,死屍多得能把渦水堵塞,兩個月前侯景兵團還能4萬打敗10萬,現在被慕容紹宗幾句話給說垮了,由此可見政治宣傳攻勢的威力有多大。

侯景最後只帶著800個殘兵敗將逃往南梁,東魏軍隊也不敢窮追——侯景派人告訴慕容紹宗,說如果我被抓了,你還有啥用?慕容紹宗於是放了侯景一馬,這跟彭樂放了宇文泰的理由一模一樣(請見《大佬的末日》),「兔死狗烹」的夢魘,纏繞著每一個大將的內心,怎麼讓大家去掉這跟夢魘,也一直是管理科學的目標。

侯景這時衰到極點,他之前是河南王,在三國之間曾舉足輕重,現在如喪家犬,惶惶然無立錐之地。就算慕容紹宗不繼續追他,如果南梁不接受他,他也是死路一條。

獲得了一個戰略支點

南梁負責壽陽的臨時負責人是韋黯,壽陽也叫壽春,就是今天安徽的壽縣,是江南的屏障,由於長江綿延數千里,渡口很多,沒有辦法處處設防,因此南朝的基本防守策略,都是盡量把防線北移,利用黃河或者淮河作為防線,所謂「守江先守淮」,這也是為啥淮海戰役之後,渡江戰役就很容易的原因。

壽陽位於淮河中游,離北方王朝的統治重心河洛平原不遠,便於人馬糧草的徵調聚集,大軍出征,戰士和戰馬消耗糧草巨大,用舟船運輸要比陸地轉運效率高得多,壽春周邊河流縱橫,比如淝水渦水穎水,適合給前線的大部隊運送軍需。壽春離南朝的首都健康也不是很遠,700里左右。無論南下,還是北上,壽陽都是再合適不過的前進基地,因此從三國開始,這個區域爆發過無數次南北大戰,一直是由南朝重量級的大臣駐守。

南梁之前受壽陽的是蕭淵明,他被慕容紹宗俘虜了以後,接任者蕭范還沒有到崗。韋黯手下有位將領叫劉神茂,韋黯一直很排斥他,劉神茂聽說侯景率軍抵達附近,就去拜訪侯景,說韋黯是個臨時工,建議侯景拿下壽陽,先有個立足之地,然後再向南梁中央彙報,皇帝蕭衍肯定不會責怪你的云云,侯景對這個帶路黨大為感激,1月20日,侯景抵達壽春城下,韋黯召集軍隊登城戒備,拒不開門,說沒接到皇帝命令,他不能接納侯景。

侯景沒辦法,問劉神茂咋辦,劉神茂說韋黯這個人,即懦弱有沒頭腦,我可以說服他。於是劉神茂派徐思玉進城,忽悠韋黯,說「河南王」兵敗至此,如果你不開城門,他被殺了,皇上怪罪下來,你也活不了。徐思玉口才了得,今後他還會大放異彩。韋黯認為有理,1月21日大開城門,歡迎侯景,侯景進城後,就奪取韋黯的兵權,派自己的人把守城門,勉強有了個立足之地。侯景派人到建康,報告戰敗消息,自請處分。

侯景現在已經沒有「十三州」的地盤了,到底要不要收留這個人,南梁內部分歧很大,有不少大臣覺得侯景凶暴狡詐,對任何人都沒有忠誠可言,為了收留他得罪東魏,沒有必要,但是蕭衍覺得侯景敗得這麼慘,不忍心給他處分,反而正式任命侯景為南豫州牧,駐紮壽陽,並提供補給。

東魏高澄不斷寫信給南梁政府,希望重修舊好,他跟俘虜蕭淵明說,之前我們兩家開打,都是受了侯景的挑撥,我們不能忘了往日情誼,只要南北實現和解,我就送你回家。蕭淵明派手下夏侯僧辯回國,把奏章交給蕭衍,蕭衍看了奏章涕淚縱橫,和百官商量,朱異等重臣都說世界和平最重要,堅持和解,只有大臣傅岐一個人反對,說這是高澄的反間計,目的是激起侯景的猜忌,我們答應和解,正中了高澄之計。但蕭衍這一年已經有84歲了,對戰爭已經厭倦,於是寫信讓夏侯僧辯帶給蕭淵明,接受和解。

你好毒啊

侯景聽到風聲,等夏侯僧辯路過壽春回東魏的時候,把他給抓了,拷問之下,夏侯僧辯全招了,侯景就代寫了一封答覆蕭淵明的信,估計裡面就是你死了和解這份心吧,讓別人帶給蕭淵明。然後侯景又寫了一份奏摺給蕭衍,反對和解,侯景在奏摺里擺事實講道理,說東魏是紙老虎,內憂外患,侯景自比伍子胥和陳平——這兩人都是歷史上知名的跳槽者,新東家用了他們很快就滅了老東家——說我雖比不上他伍子胥和陳平,但我一片丹心跟他倆是一樣的。侯景最後上升到情懷高度,說如果我死了能對國家有益,我死一萬次都沒關係,就怕大梁將來在歷史上留下差評云云。

侯景寫信給朱異,給了朱異300兩黃金,希望朱異把這份奏摺交給蕭衍。幫他說說話。

朱異收下了300兩黃金,卻沒有把奏摺給蕭衍,我們前文說過,朱異是堅定的主和派,他才不會為侯景說話呢,但為啥他又要收侯景的黃金呢?我覺得,往好了說,他是為了讓侯景安心,穩住侯景。往壞了說,朱異吃定侯景有冤難伸,就算他收錢不幹活,侯景也沒辦法。

548年2月下旬,蕭衍派使者去東魏,祭奠高歡,這就像當年的乒乓球外交一樣,是一個釋放善意的舉動,侯景急了,屢次上疏,反對和解,蕭衍說你放心,就算南北和解了,我也會罩著你的。

侯景不信蕭衍會罩著他,試探了一下,他偽造了一封從東魏領導人從鄴城發出書信,要求用蕭淵明換侯景,蕭衍收到信之後,打算同意,傅岐反對,說侯景窮途末路,投降了我們,棄之不祥,再說侯景是百戰之餘,他怎麼可能束手就擒?朱異等人卻說,侯景是敗軍之將,全靠我們罩著,派一個人去就能把他制服。蕭衍回信,就八個字 「貞陽旦至,侯景夕返」,蕭淵明是貞陽候,你們早上放了蕭淵明,我晚上就把侯景送給你們。

這封回信,自然落入了侯景手中,侯景跟左右說 「我固知吳老公薄心腸」,吳老公,就是蕭衍,我早就知道這老傢伙心腸狠毒!大家一商量,既然當個良民是死,造反也是死,我們還不如搏一記,於是侯景開始動員,把壽春周邊的男性居民都徵召入伍,停止徵收田賦,把民間男童全部分給士兵當僕役,民間女子全部分給士兵當老婆。請注意侯景的做事方法,徹底,精準,有效,狠辣。

我可以娶王謝家的女兒么?

侯景逃到南梁的時候,家眷都扔在了東魏,侯景請求娶王家、謝家的女兒,我們曾經在《誰是忠臣呢?》說過,南朝就是一個門閥社會,雖然皇帝換來換去,但是大家族一直屹立不倒,四大家族 「王謝桓庾」 ,王導王敦,謝安謝玄,桓溫庾亮,都是東晉初年了不得的人物,雖然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王謝兩家仍是第一等的家族,侯景提出申請,希望娶一個王家或謝家的女兒,融入南朝上流社會。

蕭衍回復侯景,說王謝門第太高,你高攀不上,不妨在朱異以下的門第中物色,蕭衍覺得自己說話已經很客氣了,你侯景實在太不懂我們這裡的行情了,王家謝家這種高端人口是你這種武夫配得上的?你懂易經么?你懂老莊么?你懂佛學么?你懂儒家么?You know nothing!

侯景引為奇恥大辱,說「會將吳女兒配奴」,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總有一天,我要把王家謝家的女兒,配給我的家奴。

掩耳盜鈴,迅雷不及

侯景頗有政治頭腦,他知道自己在別人家的地盤,得有蕭家人做號召,正好蕭衍的侄子蕭正德,因為性情粗鄙,既貪婪又凶暴,經常公開搶劫(蕭家不少這樣匪夷所思的人),總被蕭衍批評,蕭正德心懷憤怒,偷偷豢養死士,積累糧草,盼著天下大亂,侯景派人晉見蕭正德,說現在的天子老邁,奸臣誤國,我覺得大王您應該接班,我願祝您一臂之力。蕭正德大喜,兩人聯盟。

侯景磨刀霍霍的時候,不斷有人向蕭衍報警,確鑿的說侯景要造反,如果不早日剪除,將連累百姓。但蕭衍把邊關大事,都交給朱異負責,朱異認為侯景不會造反,說侯景是我們的客人,普通人家裡也能熱情招待十個八個客人,我們只養了一個客人,也讓人家口出怨言,這怎麼好意思?蕭衍也覺得侯景窮途末路,投奔自己,勢單力孤,無論是心理還是能力,都不會造反,於是君臣都擱置各種奏章,還對侯景厚加賞賜。

我覺得蕭衍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是覺得自己在大國之爭中,養一個混不吝的小弟,即可以給對手添點噁心,也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出賣小弟換取對手的讓步——小弟一窮二白苦難行軍,資金石油糧食軍火全靠自己供應,他翻不了天。

問題是,這個小弟最終還是造反了

7月10日,侯景正式起兵叛變,說自己的目標是清君側,要求誅殺朱異、徐麟、陸驗等人,這幾個人都因為奸佞驕貪,蒙蔽蕭衍,玩弄權力,被世人稱為「三蠹」,侯景此前已經聯絡了宗室蕭正德,現在又確定了自己的目標是反貪官不反皇帝,統戰手段玩得666。

蕭衍知道侯景起兵,覺得太搞笑了,說「是何能為!吾折箠笞之。」 這傻叉有什麼好折騰的,我拿根樹枝都能揍死他。蕭衍下召動員蕭范、蕭綸、柳仲禮、裴之高等各路大軍,討伐侯景。

侯景問謀士王偉咋辦,王偉說敵眾我寡,我們不能在壽春待著,應該率輕騎直搗建康,跟蕭正德裡應外合,天下不足定也,侯景採納王偉之計,9月25號從壽春悄悄出發,一路上斬關奪隘,很快就打到了長江邊上,侯景的 「閃電戰」 之所以奏效,是因為很多南梁城市的官員貪污腐敗,橫徵暴斂,老百姓人皆思亂,侯景一到,大家根本不想打。

另外一個原因是,從502年到547年,南梁境內保持了45年的和平,這在當年幾乎是兩代人的時間了,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啥叫戰爭,平時當鍵盤俠嚷嚷容易,當戰火燒到身邊,光停水停電就讓大家懵逼了,侯景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南梁朝野根本沒有反應過來。

大臣羊侃建議蕭衍立刻派2000人急行軍增援採石(安徽當塗長江南岸),讓蕭綸襲擊侯景的老巢壽陽,這樣侯景進退失據,烏合之眾肯定一鬨而散,可朱異說 「景必無渡江之志」,侯景沒有渡過長江的想法。蕭衍拒絕了羊侃之計,羊侃嘆息,這次我們敗矣。

10月21日,蕭衍任命蕭正德擔任都督京師諸軍事,相當於全權負責對付侯景,蕭正德派出數十艘大船逆江西上,說是運送蘆草,其實是為了接應侯景渡江。

當時駐防採石的南梁守將是王質,大臣陳昕建議蕭衍,說採石急需重兵防守,王質的軍隊力量薄弱,恐怕無法抵抗侯景,蕭衍這次終於聽進去了,他派陳昕去接替王質,讓王質回建康當市長。陳昕是陳慶之的兒子,陳慶之是一代名將,當年曾經護送元顥殺入北魏(見《誰的演技高?》),虎父無犬子,如果陳昕守採石,侯景肯定沒辦法過江了。

但是命運開了一個玩笑,王質沒有等到陳昕到崗,直接撤出採石了,這時候陳昕的艦隊還沒有離開建康。當探子告訴侯景採石無人防守時,侯景簡直難以置信,讓探子再到江南折根樹枝回來,探子真的去拿了根江南的樹枝,侯景大喜,說「吾事辦矣」,10月22日,侯景橫渡長江,這時候,他僅有戰馬數百匹,士卒八千人。

他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風浪?我們下周再講。

這是之前的39篇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家泰讀書圈 的精彩文章:

宋家泰:皇帝吸塵器

TAG:宋家泰讀書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