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男子牙咬電池爆炸 使用手機的正確方法必讀!
東北網1月23日訊 近日,有微博網友就分享了一段小視頻,在一家電腦城內,一名男子在櫃檯前想要為手機更換電池,竟然順手將電池放在嘴裡,想要咬一咬測試真偽。結果電池表面在被刺破後,發生了爆炸,但還好沒有人員傷亡。
如何靠譜的判斷iPhone電池真假?
辨別真假,其實只需要看三個位置就對了:三碼合一itools碼電池碼掃碼
首先我們了解下什麼是三碼,三碼就是電池表面印刷的一個序列號電池保護板讀取出來的序列號用APP軟體掃描電池上二維碼出來的序列號。這三個就叫三碼。
上圖是電池表面印刷的序列號(一碼)
上圖是使用第三方軟體itools讀出來的碼(二碼)
上圖是通過軟體掃出來的碼(三碼)
只要這三碼掃出來是同一個數字,恭喜你,你手裡這塊是妥妥的iPhone原裝電池啦!
IT之家小科普:
為什麼電池會爆炸呢?
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使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通常人們俗稱其為鋰電池。電池一般採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電極。
簡單點說,負極負責存放帶正電的離子,正極用於存放帶負電的離子,在充電過程當中,鋰離子會從負極移動到正極。而當電池工作時,鋰離子會以相反的方向移動。
電池的兩極本身是絕對不應該接觸彼此的,因此電池廠商會在兩極之間放置隔膜,如果在外界等因素的影響下,隔膜破裂,電池裡所有的能量都會湧向電解液而非兩極(電解液是鋰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電解液本身就是一種不太穩定的化學物質,承受太多能量與外界接觸之後,就大量發熱,乃至起火爆炸。
當然,導致電池爆炸還有很多原因,上述的只是其中一種。但不管怎樣,IT之家建議各位小夥伴,對待鋰電池,還是「認真」一點比較好。
從以前的一些手機爆炸事件來看,手機自燃或爆炸,由內部短路引發的情況較多。這類電池主要是由於電池內部在設計或者生產過程中存在瑕疵缺陷,導致電池在不充電、不放電的情況下發生自燃或者爆炸。這類風險,消費者難以識別和避免。
手機電池自燃、爆炸的外因主要是手機指電池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的安全隱患,比如手機電池處於在較高溫度高溫、濕度下使用、遭受過充電,再比如遇到特殊情況如針刺受到擠壓和撞擊等,都可能導致電池瞬間放電引發自燃或爆炸。
但總的來說,內因、外因都可能會引發電池是引發手機電池自燃或爆炸的主要原因,有時候甚至是內因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手機用電安全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少「低頭族」開始慌了。會不會自己的手機使用不當,也開始自燃爆炸?
其實完全沒必要擔心,這可能都是社會上流傳的謠言,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這些謠言,以正視聽。
不觸電會輕易
充電不會產生很大電壓
手機充電器在電壓在安全範圍
充電時濕手接打電話不會觸電
充電器選擇上要嚴格把關
電池原因
爆炸與充電器混用無關
手機正確使用方法
手機盡量使用原廠電池,盡量使用原廠充電器。如果使用兼容充電器,盡量選擇大廠產品,要有3C安全認證。
減少手機磕碰、摔傷。因為目前大屏手機電池多使用鋁塑膜軟包,為軟膜電池,磕碰後容易變形,如果手機內的電子元件零部件刺破電池軟膜,可能擊穿防護導致安全事故,引發電池自燃或爆炸。
盡量不要把手機放在汽車前風擋、窗檯等高溫環境下或陽光直射的地方,高溫會增加電池熱量提升,極易導致電池爆炸。
所以大家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要聽信各種謠言,手機爆炸的幾率也是極小的,尤其是大廠的手機,也都經過非常嚴格的品控及安全監測,所以大家買手機還是看自己的意願,不要人與亦云!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製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TAG:樹下觀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