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娃,就要給他好腸道!
【好腸道 好味道 好生活】參賽徵文016
作者:袁娜
都說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棒。我們關注著孩子牙齒的健康、胃口的好壞,卻忽略了真正為我們身體吸收營養的腸道。
生活中,總想把最好的給他們,欣慰的看著孩子們大快朵頤。但是腸道不是銅牆鐵壁,一點點的壞習慣對孩子嬌嫩的腸道傷害卻很大。
1. 吃得太油膩
孩子們無所顧忌的攝取炸雞、肉串等高油、高脂食物,會導致腸道中的壞細菌增多、好細菌減少,腸道產生的毒素增加,保護能力下降。
2. 喜肉不喜菜
不均衡飲食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且,如果腸道內沒有足夠的食物殘渣,特別是膳食纖維來刺激腸道蠕動,易導致便秘。
3. 缺乏運動量
出門坐車、進門電腦,孩子們大多達不到中國膳食指南中所提出的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缺乏運動引發的腸道菌群失調,可能導致代謝性疾病和肥胖。現在少年兒童肥胖已經引起重視。
五步打贏腸道保衛戰
我們的腸道里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要想幫助有益菌獲勝,維護腸道健康,我們需要通過飲食幫助孩子們把菌群調整到最佳狀態。
第一步 平衡膳食、粗糧常吃
一日三餐的飲食應做到粗細、葷素合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穀類、薯類、豆類,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在結腸中或吸收較多水分,增加糞便的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加快糞便排出,並帶走結腸中的腐敗菌。
第二步 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
6-10歲兒童每天800-100毫升白開水,11-17歲兒童每天1100-1400毫升白開水。喝水是最自然、最健康,也是最直接的清腸方式。
第三步 吃飯吃到七分飽
因為攝入體內的多餘營養物質會讓有害菌大量滋生,導致腸道菌群結構發生變化。日常飲食中,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和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盡量避免煎炸。喜歡吃肉的人,每次也不要吃太多,如果消化吸收不了,會成為有害菌的「養料」。
第四步 喝對酸奶增加「外援」
酸奶富含益生菌。選購酸奶時,要注意選擇蛋白質含量≥2.3%的產品,蛋白質含量≥1.0%叫酸乳飲料或乳酸菌飲料,對孩子們的腸道沒有額外的好處。
第五步 每天堅持體能鍛煉
運動助於增強腹肌,促進腸道蠕動,加速糞便和有害廢物的排瀉,有利於保護腸道內菌群平衡。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我們教他們知書達理,我們教他們生存之道,我們希望他們生活幸福,我們希望他們事業有成。而這一切的基石--健康。食育,才是我們更應教於他們,伴他一生的技能。
作者簡介
袁 娜
國家公共二級營養師
王興國教授營養特訓班第五期學員
企業簡介
>
遼寧營養師事務所師遼瀋第一家營養師專門服務機構,目的是推廣「有料有營養,有愛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每個家庭擁有一位懂營養,愛美食,會生活的健康領導者。


TAG:遼寧營養師事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