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我為什麼勸你別省錢
把壹休
【置頂】
就不用每天忙著和壹休捉迷藏啦?
越會花錢的人,
才越會賺錢。
-- 壹休
01
該不該省錢?
進入職場,年輕人帶著一絲興奮和不安,開始了真正獨立的,自己養活自己的生活。
然而當現實猝不及防地撲面而來時,年輕人掰著手指頭付出去的房租,吃飯,交通等各種剛需支出,一下子就消耗掉本來就不多的工資的一大半。
未來還要面臨結婚,買房和養娃等一大串問題,哪哪都需要錢,無奈,心塞,沮喪湧上心頭。
回想起父輩的教誨:「不花錢就是賺錢!」。於是年輕人痛下決心,從今天開始,節衣縮食,省錢度日,計算著過日子。
比如中午,外出用餐一頓就要二,三十塊,你開始拒絕和同事出去吃,用微波爐加熱從家裡帶來的飯;
周末和假期宅在家,因為只要出門,吃飯車費門票電影票,一樣也少不了花錢,旅行更不敢想,那更純粹是花錢的事;
去超市,一定買打折力度最大,還附帶贈品的東西;
花半個晚上在網上比來比去,只為找到價格性價比最高,評價又最好的連衣裙;
特想買的一本書,就是捨不得花錢,翻遍各種論壇,只為找到一個免費電子版,打開後,卻是亂碼,此時時鐘指向了午夜12點。
所有的省錢計劃執行下來,你愕然發現,錢是省了,但省的那點錢還不夠塞牙縫,而自己卻活得像個苦逼,人際關係降到冰點,這哪是21世紀祖國的花朵該綻放絢爛的樣子呢。
在這個競爭激烈,充滿焦慮的時代,每個人都無比清楚地知道錢的重要性,錢能幫我們擺脫貧窮,讓自己和父母過上小康生活;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讓人活得更加有尊嚴。
然而僅靠省錢,永遠無法支撐自己實現這些美好的想法和願望。年輕人更應該學會花錢,並且是聰明地花錢,將錢花在能夠幫我們未來賺錢的事情上。
除非你是富二代,有家底可靠,有老本可吃,普通人不過都是工薪家庭或是農民家庭出身,通過上大學留在一二線城市,試圖從此改變命運。
大家目前賺錢的途徑主要是上班打工,自主創業以及成為斜杠青年(從事副業),當然還包括投資理財得到的收益。
我說的花錢,就是要將錢花在以上這幾個賺錢的途徑上,而不是大手大腳花在純消費娛樂項目上,比如網購,遊戲和胡吃海塞。
上班打工,自主創業以及成為斜杠青年(從事副業),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賺錢邏輯,我們該怎麼花錢呢?
02
上班打工
職場上班,每個人都在追求高工資高待遇。而獲得高薪的核心是我們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有價值。也就是說,讓企業認定付給我們高工資,是因為我們能為企業帶來價值和貢獻,我們得清楚自己到底是否值那個錢。
當然我們都希望碰到一個傻有錢的金主,不用幹啥,就能掙錢。但是這樣的概率低之又低,隨便做點白日夢意淫一下算了。
讓自己變得值錢,有價值就意味著我們需要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包括知識,經驗和見識。
那麼除了參加公司舉辦的培訓之外,如何自己花錢提升能力呢?可以參考這幾點:
學歷和資質的提升(比如學歷方面的考研,MBA,EMBA;資格資質方面的注會,生涯規劃師,心理諮詢師,項目管理證等)
思維的升級(付費諮詢專家,參加論壇,購買書籍和課程)
通用能力的儲備和提升:如英語,寫作,溝通能力,學習能力,時間管理,情商管理等(付費諮詢,購買書籍和課程,參加訓練營,打卡群)
經過這樣的花錢從而獲得提升和增值的你,工作成績出眾,人際關係和諧,領導欣賞信任,在哪都靠本事吃飯,不論是在現有公司原地升職加薪,還是跳槽易主,你的薪資水平不大幅上漲才怪呢。
03
自主創業
如果你一出校門,就有好項目,有好哥們,得到風投青睞,融到巨資開始創業,這樣的故事不在本文討論範疇。
我們只談在職場打拚多年,想要有一天辭職創業的情況。
其實很多職場人都有過自己當老闆的念頭,問自己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能幹什麼?」。
如果出去創業賺不到錢,還不如待在原地打工,手裡拿著不多也不少的工資,少則五,六千,多則二,三萬。
但如果每次你都是在被老闆罵的狗血淋頭或是升職加薪又靠邊站的時候,腦子裡瞬間才划過想要創業的想法,那你一輩子也無法真正實現創業的夢想。
那麼到底該如何花錢才能讓自己為創業做準備,而不至於永遠停留在「想」的階段呢?
最重要的是要花在這兩點上:
人脈拓展和社交網路。
創業最好是基於現有平台和資源,並為自己下一步辭職創業做準備。
因此你需要有意識的積累客戶資源,供貨資源,渠道資源等,這就少不了要主動建立和發展人脈網路,建立自己的口碑,並得到大家的信任。
假以時日,當你辭職創業時,已經有現成的生意和客戶來源,就會幫你儘快度過創業初期白手起家的階段。
當你對某些創業項目很有意向時,你更需要具體考察現在的市場情況,客戶反響,包括競爭對手的動態,當然也包括向業內資深人士諮詢和請教。
如果你已經開始了自主創業,相信更是需要大把花錢在打磨產品,攻克技術細節,招募志同道合的同盟上。
04
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指在現有工作之外,利用業餘時間從事其他工作所獲得的額外收入。
比如有人利用周末時間提供教學服務,如教人打球,游泳,攝影,彈琴等,或者利用業餘時間接活,比如從事寫作,設計,翻譯,畫畫等。
總之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在不耽誤本職工作,即保證每月基本工資基礎上,通過從事副業增加收入。
那麼該如何花錢,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能夠賺到錢的斜杠青年呢?
培養興趣和一技之長。
先找到自己興趣點或優勢特長,然後花錢讓自己在這方面達到一定的專業水準,這樣才夠資格有底氣提供收費服務。
比如把錢花在購買書籍,參加培訓(線上和線下),學習知識,老師/專家付費諮詢指導,考取資質證書等方面。
混圈子,找資源。
很多時候想要找到潛在客戶,你需要先扎到一個平台或圈子中,通過朋友或老師介紹,就可以很快獲得潛在客戶。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業餘時間從事鋼琴家教。她和很多琴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琴行在賣出鋼琴的同時,會順帶向客人介紹她教琴。另外琴行定期組織大班授課,也會推薦她擔任老師。
做斜杠青年,還要主動多結識同行朋友,有利於互相分享信息,切磋技藝,彼此學習和成長。
購買斜杠專業所需書籍,工具,教具和設備。
利用斜杠身份開始收費業務,裝備就不能太湊合,盡量購買行業口碑不錯的品牌,否則給人不專業的感覺,從而降低對你的好感和信任度。
比如教人攝影,攝影器材就是不小的開支;教人畫畫,自己的畫筆,顏料,畫板質量就要非常過關。
05
投資理財
當你有了一定的金錢積累,就可以開始考慮規劃合理的理財方式和途徑,讓錢生錢,坐享投資帶來的收益。
當然對剛入職場的年輕人,可能不會有太多的資金進行理財,但是先培養這方面的意識,學習基礎知識,卻是非常必要的。
06
我們是活在21世紀的年輕人,當然要適當享受生活,擁抱世界和拓寬視野。
每年來一次說走就做的旅行,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都不為過。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風景,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思考問題的角度;
買幾套非常經典,有品質的套裝和鞋子,讓自己在嶄露頭角的時候穿著得體,精神煥發並充滿自信,在看臉和顏值的時代,不要因為自己的不修邊幅或蓬頭垢面和機會擦肩而過;
在金錢和時間精力衝突的情況下,果斷選擇時間精力為優先順序,用錢換時間和精力。比如租離公司更近的房子,省去幾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對做飯沒興趣,且覺得做飯浪費時間,完全可以點外賣;高鐵一等座能讓你更安心工作和讀書,就不選二等座。
這樣一來,你突然發現其實花錢的地方真的蠻多的,哪還有錢可以省下來呢。
鎚子手機的創始人羅永浩說:「一個人可勁兒省錢是對自己的不自信。」他說自己20多歲時在新東方的年薪就已有60萬元,但一分錢也沒存下。年輕人不要存錢,敢把每一分錢都花乾淨的人,將來肯定能掙大錢。
我對這句話的解讀就是:
年輕人不能省錢,一定要學會花錢,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在讓你成為一個更有精力,更有價值,更能賺錢的人,才是最有意義的。
當你投資在自我提升,投資在有效社交和人脈發展,投資在打造自己綜合實力,投資在必要的生活品質提高上,這些投資最後都會回報給你,10倍,100倍,甚至更多。
- End -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木沐,清華大學MBA,戰略總監,10+年知名外企高管經驗,LinkedIn專欄作家,分答頭條專欄作者,36氪特邀作者,微博認證職場博主。公眾號:木沐職場說(id:mumushuo2017)。
壹休推薦
在公眾號中回複數字「666」,6篇熱門文章等著你翻牌:
《遠離那些低質量的交往》
《你的局限思維,正在摧毀你的努力》
《人與人的差距,是從不好好說話拉開的》
《你拿著4K+的工資,說月薪過萬也不過如此》
《做人沒有分寸感,就是耍流氓!》
《別讓這個細節毀了你的優勢》


TAG:壹職場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