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對親友的醫學大求知,你hold住了嗎?

面對親友的醫學大求知,你hold住了嗎?

第186期

GIF

「孩兒啊,這學期學了什麼啊?爸爸這脖子疼的不行,該怎麼治啊?」

「爸,我只學了中基啊!我也不會啊!」

「醫生說我這是三叉神經疼,你說說能咋治?」

聽到這個問題的我大腦迅速浮現出十二對腦神經的名字,然而怎麼治?不知道!

不知道已經安全到家的杏仁er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呢?

「還是學醫的呢,這都不會。」雖然毫無惡意,但!你會不會感到無奈和一絲小受挫呢?別煩惱!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滿滿的乾貨,幫你應對眾親友的醫學大求知,看過來吧!

養生小技巧1——鳴天鼓震顫法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這樣的: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外耳道,兩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輕輕敲擊腦後枕骨,共60下。然後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緊按腦後枕骨不動再驟然抬離,這時耳中有放炮樣聲響,如此連續開閉放響9下。以上算作1回。每次可作3回,每天可作3次。

原理:中醫學認為,腎開竅於耳,腎氣足則聽覺靈敏;耳通於腦,腦為髓之海,髓海賴腎的精氣化生和濡養,腎虛則髓海不足,易致頭暈、耳鳴。練習時的掩耳和叩擊可對耳產生刺激,因此,該練習可以達到調補腎元、強本固腎之效,對頭暈、健忘、耳鳴等腎虛癥狀均有一定的預防和康復作用。

養生小技巧2——中醫調脾潤雙唇

具體操作方法:用嘴唇水平叼住一張厚紙,用力持續30秒。口內含水,咬緊牙齒,鼓腮,再鼓腮,重複做30秒。讓嘴唇保持「啊」音5秒鐘,保持「哎」音5秒鐘後放鬆,用力保持「O」音5秒鐘,最後保持「一」和「屋」音形狀各5秒鐘,重複以上動作5分鐘。

原理:中醫認為,唇部的各種健康問題與人的脾有很大的關係,「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小穴位大作用

1.落枕——後溪穴、落枕穴

後溪穴位於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近端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落枕穴位於人體的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兩指骨盡頭起,向外一拇指寬處。

2.失眠——安眠穴、神門穴

取俯卧位或側伏位,安眠穴位於項部,當翳風穴和風池穴連線的中點。

神門穴位於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3.疼痛——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全身共有362個經穴,還有數不盡的阿是穴。

當面對眾多穴位迷茫時,記住四總穴歌是個不錯的選擇喲!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釋義:胃腸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頭痛、項強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部有病,可按摩合谷穴。

我們給大家提供的秘籍,希望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幫助大家度過親友咨(kao)詢(wen)的難關。不過呢,為了成為真正的dalao,杏仁er們假期要養精蓄銳,回校要更加努力學習,成為一個真正醫術精湛的醫學生!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會 的精彩文章:

夏有涼風冬有雪,而你有我

TAG: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