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神仙之食」!抗衰老,讓血管變強勁,冬天要多吃!
都說春吃芽,冬吃根
今天小康妹兒就要給你推薦
冬季這個最該吃的
這個「神仙之食」
山藥
山藥,被譽為「神仙之食」,是食物中的「白人蔘」。人蔘不能當飯吃,山藥卻可以。當主食,能做菜可不是它的全部,山藥還是一味藥材。
為什麼冬天該吃山藥?
山藥性甘、平,秋冬兩季都是食用的好時間。不少人喜歡在冬季進補,其實進補前吃點山藥,更有利於補品的吸收。
山藥適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來食補,如果作為部分主食食用,對身體很有好處。
山藥是個「寶」,它還有這些功效。
山藥的功效
預防心血管疾病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病發的高峰季之一,而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有降血壓、安穩心神的功效,很適合在冬季吃。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以適當多吃山藥。
健脾益胃、助消化
冬季運動量會不自覺地減少,加上因為氣溫降低,新陳代謝的數率降低,加上冬季吃火鍋的頻率增多,會使得患上腸胃病的幾率增多。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
山藥中含有的尿囊素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對老胃病有很好的效果。
消化功能不好的,凡是有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身體疲倦、容易泄瀉等病症的人群,或是患有腸胃道疾病導致消化食物困難的人群,都可以適當多吃些山藥來改善胃部。
益肺止咳
人們很容易會喉嚨乾燥甚至疼痛。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這兩種成分都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所以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等癥狀。
肺虛咳嗽者可適當補充山藥。容易感冒的人群也可以吃些山藥,幫助增強體質。
滋腎養生
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
吃山藥的注意事項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雖然說山藥含有的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山藥屬於根莖類食物,澱粉量較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次不要吃過量的山藥,如果某些患者實在偏愛山藥,那應當適當減少主食(麵條、米飯、紅薯等)的攝入量,否則容易適得其反。
吃火鍋的時候少吃山藥
相信不少人也像小康妹兒一樣,吃火鍋時喜歡點山藥吃,甚至一次吃幾盤才爽。不過,這個吃法不推薦。
山藥本身具有滋補功能,在吃火鍋時,加上麻辣小料的作用,使性平的山藥帶有一定的熱性,容易讓人上火。
男性患前列腺癌、女性患乳腺癌
山藥中含有的薯蕷皂苷成分,在人體內可以合成荷爾蒙,比如睾丸激素和雌性激素。
因此,對於男性患有前列腺癌、女性患有乳腺癌的病人來說,都不宜食用。
山藥的最佳吃法
1.生吃熟吃效果大不同
烹調時溫度過高,會影響山藥內酵素的作用。
生吃山藥
可以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並且比較能保持山藥的原味。
不過,生吃山藥容易促進腸胃蠕動,對於腸道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癥狀。
煮熟的山藥
具有健脾補肺、滋腎養肝、固精收澀的作用。
但食用過多會減少大腸的潤滑液,容易產生便祕。因此,排便不順的人不適合熟吃山藥。
做法不同效果也有區別
炒山藥
加熱時間短,山藥中的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較少。
建議可以將山藥切成薄片或絲,下鍋爆炒,比如山藥炒木耳、山藥炒蝦仁、山藥炒雞丁等。
清蒸山藥
這種做法原汁原味,沒有其他添加物,營養價值能得到較好的保存,有效成分也不易被破壞,並且做起來非常方便,把山藥去皮、洗凈、放上蒸鍋就可以了。
蒸熟後可以蘸點白糖,吃起來口感軟爛,容易消化,不會增加胃腸負擔,也非常適合高血壓、胃病等慢性病患者食用。如果是手術、大病初癒,沒什麼胃口的人群,可以選擇最簡單的清蒸做法。
燉山藥
可以將山藥與土雞肉、排骨一起燉來吃,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山藥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等成分,能夠健脾和胃、滋腎益精,適用於秋冬滋補。
煲山藥粥
煮粥時放入山藥塊,再加上幾顆撕開的紅棗,特別適合小孩子和老人吃。
此外,如果是脾虛的患者,可以將山藥同大米煮製成山藥粥;
脾腎陽虛的患者,可以與芡實、韭菜、粳米共煮,製成神仙粥,能壯陽補虛,益氣強志;
還有花生山藥粥、枸杞山藥粥、南瓜山藥粥等,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的人群都適合喝。
最後,小康妹兒向你推薦一道健脾益胃的山藥茶,很適合在冬季喝哦。
用料與喝法:
干山藥20克,生山楂20克,用沸水沖泡每日服用。
功效:
山藥和山楂都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功效,對經常性腹脹食積、消化不良、腹瀉、不思飲食都有不錯的功效。
本文來源:健康圈等 圖片來源:123rfgiphy


TAG:365生活小竅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