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讀書村「,與文學結緣

在「」讀書村「,與文學結緣

推薦一篇往期精彩好文

在我的印象中,安康多年沒有像今年這樣下過秋雨了。這場秋雨下得很狠。與夏天暴雨那種潑婦般的咆哮有所不同,表面上溫和細密,以綿綿不絕的持久與耐心,從容自得地下著,瀟洒而飄逸。就在這貌似不動聲色之間,把一個美麗而精緻的安康小城澆淋得不再光鮮,不再亮麗,不再浪漫,整個城市籠罩在雨霧之中,讓人找不到透氣的出口。南來北往的人們和車輛,無論快慢都是一副向雨中衝鋒陷陣的英勇姿態。

居住在安康小城的我,每天清晨,都會打著那種沒有任何創意的藍色方格子雨傘出門。有一天,就在我打車的時候,一個穿著校服的初中女生因為沒有擠上公交車,望著車輪濺出的水花大哭起來,說是自己要遲到了。很顯然,她是那種很自律的學生,容不得自己的遲到行為。再往過走,馬路上全是一些零星的打不到車的人,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焦慮。一輛輛計程車走過去,裡面全是乘客……

——李春平:《漢江看水》

與文學結緣

郭曉芹

嚴格的說,在寫作上我僅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便與文字結緣,從此愛上了寫詩。

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用寫詩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喜怒哀樂,因為寫詩可以給生活帶來無限美好!每讀到自己造出的句子,就會讓人感到一份喜悅,更能讓疲倦的心靈和漂浮不定的靈魂沉靜下來。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對寫作如此痴迷,甚至我也無法相信,自己猶如一隻裂翅的小鳥,獨自在無邊的黑夜裡飛翔,累了就停在樹枝上休息,難以保證枝條隨時都有斷裂的可能。

從來沒有想過,以後要走的道路有多遠,行走的日子有多長,特別是現在詩壇的現狀,時代在迅猛地發展和改變,就我這麼一個處境在社會底層的人,猶如漂浮在空中的灰塵,隨時都會被時間一點一點抹去,我的堅持又能意味著什麼?回想自己走過的路。

自從2009年寫的第一首詩《喜歡》在編輯老師精心編排下發表後,那種心情別人無法體會的。從那個時候起,我心裡便埋下了一顆熱戀的種子,幻想在某年某月能有一份收穫。

剛寫作時,激情飽滿,精力充沛,從2009年到2016年,先後寫下三百六十多首詩歌,二十多篇散文,每篇文字都記載了一個故事,一種心情。

當時我寫下的這些文字,其中一少部分只是分行散句,還不能稱為詩,只要閑下來我就打開空間自娛自樂,偶爾向外地投稿,被採用的機會極少,儘管這樣,我也信心十足,樂不疲憊。前幾年,還沒開通微信公眾號,我的文字只能發在報刊雜誌上,後來又被一些認可我文字的人發在網站。被發在網站的有些詩歌我都不敢讀,多半是練習作,離文學作品相差甚遠。

記得曾經寫詩,那時候我正處於懷孕期,為了消磨漫長的時間,每天堅持寫詩,其中一首詩歌《十月懷胎》,讓我印象極為深刻,敘述的是女性在懷孕期幸福與痛苦的感受。至今我依然保存著那首沒有公開的詩,讀到自己造出令人臉紅的句子也能給我生活帶來樂趣!如果與其它文字放在一起,我依然喜歡這首習作,儘管句子之間搭配混亂斷裂,也能從這首詩里體現出做母親的偉大。我寫詩,一直以來完全為了凈化自己心靈,沒有多少期盼,因此情真意切,猶如涓涓流水清澈透明。

我也意識到,就我一個自由文學愛好者,在鋪滿荊棘的道路上行走,周圍是漆黑孤獨的,唯獨只有心中一盞燈亮著,才給予我繼續前行的勇氣和執著。

2016年秋天,我在朋友圈裡發現《讀書村》這個平台,關注公眾號之後多次向平台投稿,每次都沒有通過,或多或少讓我有些失望。在我想要放棄寫作的時候,未曾謀面的主持人丁小村老師,將我一篇《父親是個鄉村醫生》發表出來。我得知消息後,內心既感動又激動,從此就認定讀書村這個平台,堅持投稿。我認為讀書村原創平台主持人,嚴格的把關之下,推出的文字質樸,鮮活接地氣,是我喜歡的風格。

在《讀書村》的平台上,我寫下文字,能得到老師與讀者的認可,給了我寫作的極大信心和勇氣。

2017年10月,《讀書村》微信平台又發了我一首拙作《只想做一個簡單快樂的人》,這首詩實際上是我當時想放棄寫詩而寫的。許多朋友讀到後,給予我鼓勵,讓我更有信心寫下去。

甚至有一些對電腦不熟悉的讀者寫下評語,發在他朋友圈裡,被一些網友複製發給我,看到留言之後我感慨萬千,長篇大文基本是用古文分解的,竟然比我寫的詩歌還長,儘管沒能在文中直接留言,可我能感覺到他們對我寫作的認可與鼓勵。

說心裡話,我真為自己感到慚愧!明明知道文學路艱辛難走,卻依然堅守著這一份忠誠。就我這麼一個文學愛好者,又能寫多久?又有什麼資格探討文學以及文學圈?

在微信平台以及媒體上,我看到一些作品,可謂「田裡的草太多,覆蓋了麥苗的成長」,要麼直介面語化,要麼形式多樣化,讀者一時半會難以接納,每個人的觀念與欣賞詩的角度完全不同,千奇百怪的讀者,各抒意見,因此作者臭名遠揚。

前些年詩壇闖出的女詩人余秀華,她的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炒紅了網路,轟動了中國文壇,在許多人眼裡這首詩在網路上叫「睡詩」,可我從不那樣認為,讀到那些觸動我靈魂深處的句子,這是一位詩人在現實生活中價值取向,誰知道那些造謠是非之人,他們出發點究竟是什麼?

當今社會,靠文學取功名,除過工作本身與文學連通的人之外,農民文學愛好者以及自由打工者,刻意去追求在某一天能真正走進某個文學圈子,發幾首小詩或幾篇散文,盲目的贏得讀者認可,這樣只會把自己逼上懸崖陡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村 的精彩文章:

秦嶺山居,冬日火盆

TAG:讀書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