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母親面孔

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母親面孔

作者:施琪嘉

轉自公眾號:施琪嘉茶吧

本文來自施琪嘉老師在中育心理的公開課內容

母親的面孔,對嬰兒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一般來說,母親對孩子應該是有表情的,可能是充滿熱情地微笑。那麼,對於孩子而言的話,他最喜歡看到的是母親什麼樣的面孔呢?這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一個話題。

前不久我在上一個母嬰觀察課的時候,給大家看了一段錄像,這個媽媽做了面膜以後,孩子就哭得苦天喊地。

GIF

這個媽媽就很奇怪,說我也不是沒做過面膜,為什麼這次做面膜,孩子就哭的這麼厲害,而且哭的奶都不吃。

我們說,女性對丈夫最大的報復就是帶著面膜睡覺,是吧?晚上或者是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這個面膜揭開以後,當然是青春美艷的一張臉。但是,要知道我們在睡覺前的這段時間,人很容易進入到一種恍惚的狀態,所以帶著面膜睡覺是嚇丈夫,把她的面孔帶進夢中的最好辦法。實際上,很多人為什麼會這麼害怕,是因為他年幼的時候有過這種感受。

年幼的時候如果受過這個驚嚇,這個驚嚇還不是其他陌生人的驚嚇,而是母親的驚嚇或者是親屬的驚嚇,那麼這個驚嚇最大的來源就是來源於這個母親變化的那一張臉。

GIF

我們說,為什麼孩子對母親的臉這麼敏感,有一個這樣的生理基礎,那就是大家都以為小孩子出生以後就可以睜眼睛,都能夠看見,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呢小孩子在出生後的一個半月一個月以內的話,他的視力就相當於照相機的定焦鏡頭一樣。什麼叫定焦鏡頭呢,就是你買個50毫米的定焦,他可能只能看到這麼遠,如果你買個200的,就會更遠。

我們知道現在的相機是可以調節的,是吧?從廣角的28一直調到可能你調得好的話到兩百三百甚至到500,但是嬰兒一生下來,他的定焦是多少呢?15到20厘米啊,15到20厘米,大家量一下15到20厘米相當於一個半手指,你把你的這個大拇指撐開,一個巴掌分開,然後從你的鼻尖這個地方啊往你的胸前來量,你看是不是差不多,如果短的手、小的手的話就不夠。這個一個半手掌的話,基本上就可以到的,就從你的鼻尖到乳頭的這個地方,這正是這個孩子每天吃奶並且盯著媽媽看的一個距離。固然這個小孩子出生以後,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睡覺和閉著眼睛在吃奶,但是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看到的只是媽媽的臉。

我今天講課的時候,我做了這個圖示,大家可以看到我在這個圖示上面還加了一個眼睛,但實際上是這樣的,根據這個圖示呢大家可以看到、可以感覺到不同的表情,但是表情其實很簡單,去拿一個iPad來畫,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這個不太清楚。

大家可以看到我畫一個臉,然後呢我畫眉毛是平的,這個嘴巴也是平的,那僅僅是這樣,大家就會產生一個印象,就是這個人,他的表情好像是一個睡覺的沒有表情的一個表情,然後我再畫第二個表情。

我只是把眉毛畫了一個皺眉,嘴角還不變,大家可以看到這個表情跟上一個表情是不一樣的。上一個表情,如果是一個安靜平靜的表情,沒有表情的表情,那麼這個表情呢就帶有一點表情了,就有點憂傷了,對吧?他皺眉了。

大家在看我把這個眉毛皺得很厲害,那麼大家可以看到這個表情呢,就不僅僅是有點悲傷的表情,而是有點憤怒的這種表情。雖然我的這個嘴角沒變,反過來說,我把眉毛不動,大家可以看到嘴角的變化的話,同樣也是可以引起表情的變化。

大家可以看到,我只是把這個嘴角變了一下,那麼這個表情就變成一個微笑的一個表情了,這當然是我們現在外面的一些指路牌呀、漫畫、微笑運動的一個很簡潔的圖畫,就可以表達這個表情,通過表情可以表達情感。

大家在看把口角下垂的時候,這就變得有點不高興了,有點沮喪的這種表情對吧。你想想,在嬰兒出生以後,他只從他的媽媽吃奶的乳房這個部位抬頭睜眼睛的時候看到他媽媽的這個表情,他媽媽這個表情他天天都看,那麼你可以看到我只是這樣畫幾個畫,他的表情就這麼豐富。所以每當這個媽媽有不同的表情的時候,那麼這個孩子呢,他會逐漸的建立聯繫,就這個表情,和這個媽媽情緒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我只是把一個變數變成定量,比如眉毛不動或者嘴角不動,它就會產生這麼多的表情,可是人的表情是非常豐富的,如果進行不同的組合,那麼強度就會增加,意義也會增加。

比如說第一個就是非常不高興了,這個憤怒加上這個口角下垂的一個表情,那就是很不高興了,而第二個就是很傷心很傷心了,對吧,所以這個孩子如果再定焦,他在頭一個月到兩個月之內,如果他的眼睛的焦距只能調節到這個地方,你可以想想,他天天都都在看你的表情,並且他是一個逐漸建立一個和環境聯繫的一個過程,所以這個嬰兒對母親的這個表情就會非常非常的敏感。邊緣性人格障礙,所謂邊緣性人格障礙就是有一類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父母親不能很好地承接孩子投射過來的一些憤怒,所以他對世界的看法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壞。

那麼這種孩子的話,由於父母親對孩子投射過來的這種壞,他不能去接納,反而呢父母親把這個孩子投射過來的壞給打回去了,所以這種孩子他就非常乖呀,在小孩的時候乖巧討好這個母親,我們可以用這個圖示來說明。

由於每個嬰兒他出生以後內心中都有這種特別焦慮的地方,比如說怕黑啊、肚子餓啦、身體不舒服啊、或者是旁邊沒人,他都會非常的驚恐,就害怕自己被陷害,所以他就感覺到內心中有一個魔鬼,這個壞的魔鬼,就通過哭鬧、通過吐奶啊,通過抓住媽媽不讓她休息啊,試圖把這個壞的這一部分投射給媽媽。這個媽媽如果去抱孩子,如果媽媽去哄孩子,媽媽如果不離開陪著孩子,這個壞呢就被轉移到媽媽的身上去了,要是壞的部分轉移出去以後,這個小孩子內心中安全的好的那一部分就會越來越多。但是有很多媽媽承受不了,這個孩子整天哭鬧不已,然後吃了以後就肚子疼,上醫院。

所以這個媽媽就把這個壞的一部分就又返回這個嬰兒。比如說抱嬰兒動作比較粗魯,讓嬰兒哭很長時間不去管他,或者是媽媽的這個表情不是特別的耐煩,沒有誰能夠做到那麼那麼完美,對吧。這個晚上睡覺睡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在那哭,然後把床給尿濕了,那這個母親要起來的話她很難做到,心平氣和的,可能還睡意就正濃,所以呢媽媽可能會又把這個壞給返回這個嬰兒,然後這一部分的孩子以後呢,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就容易變成邊緣性人格障礙。有的研究表明邊緣性人格障礙,他看媽媽的表情,特別敏感的是媽媽不好的表情。對於周圍的人,對於父母親對他好的這一部分,他視而不見,他對壞的那部分特別的敏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那些。

有哪些表情是這個孩子比較容易被嚇著的,我們會說有這樣幾種表情。我借用英國的一個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師,是非常年輕有才華的一個精神分析師,已經去世了,很早就去世了,叫lying,那麼他描述到母親呢給孩子帶來的焦慮有三種焦慮,第一種叫做石化般的焦慮。

石化的焦慮,意思就是像石頭風化一樣。大家還記得埃及的那個斯芬克斯,就是獅身人面相,他的鼻子不是被風化了一半,就是由於他的面部被風化侵蝕掉,所以看上去好像是沒有表情一樣,所以這叫石化的表情。石化的表情通常在我們什麼地方可以見到呢,就是產後抑鬱症的媽媽可以見到,她是沒有表情的表情。

我象徵性地畫了一幅畫,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眉毛是平的,嘴角也是平的,由於她沒有表情,其實口角還稍稍的向下垂。在臨床中呢我們前不久看到一個嬰兒觀察,就是媽媽感冒了,她就戴了一個口罩,這個媽媽跟這個孩子的關係是非常好,這個這個孩子就哭鬧不已,這個媽媽就百思不得其解,孩子從晚上兩點鐘開鬧,一直鬧到第二天早上9點鐘,基本上就是幾十分鐘就鬧一次,餵奶他都不吃,然後他也不睡就在哭鬧。這個媽媽呢她是戴著口罩,到早上9點鐘的時候再拍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孩子,他有意無意地用他的右手,(他是一個七八個月大的孩子)去抓媽媽的口罩,一開始以為是無意的。

那麼後來呢就是媽媽的聲音都在,氣味也在,他抓這個口罩。後來這個孩子他平躺的時候從右邊就翻身過來,因為媽媽躺在他的右邊,他向右邊翻身過來,他的左手就上來抓口罩,那麼這個時候呢他的動作就不再像是右手來抓口罩看起來是一個無意的行為,就現在看起來他是一個很有意的一個動作,就是要把這個口罩取掉,所以他用左手右手兩個手一起拉這個口罩。那麼這個媽媽就馬上就明白了,原來她重感冒怕傳染給孩子所以戴口罩,但實際上,她的口罩一戴上去,她的媽媽的這個性質就變了。那麼在這個小孩很小的時候,由於他沒有辦法去識別環境中的他者,所以孩子在幾歲的時候他可以識別這個面孔。我們說他可能兩三個月以前都是把媽媽看做他的一部分。

那麼到了孩子三個月的時候,他會對人微笑,所以有一個稱呼叫做3月的微笑。他為什麼會對這個外界微笑,是因為他認出外面的不是他的一部分而是他人,所以兩三個月的孩子的一個認知功能是識別我和非我。當他在三個月的時候經常對人笑的時候,就說明他已經識別出來除了我以外,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人,那當然主要的就是媽媽,但是識別、整合這個戴口罩的媽媽還是媽媽,這個能力他還沒有,所以當媽媽的表情開始有改變的時候,他就不認為這是他以前那個媽媽,他就認為這是另外一個媽媽,比如說不好的媽媽、可怕的媽媽、壞媽媽,這個產後抑鬱症的就是石化的一個表現。

lying說的第二個母親,當然這個lying的概念是石化的概念,就是一個焦慮的母親,他可能會有什麼樣的一些表現,他用了石化的一個詞來形容,另外一個他用了吞噬來形容。就是吞噬的面孔,我們可以看到是比較誇張的,我們說母親逗孩子的時候他的表情必須要誇張,但是在好的母嬰關係中,母親誇張的這個表情中,動作是放慢的。而那些比較生氣的母親,她的動作實際上是加快的,那不管怎麼說,lying描述的第二個吞噬的這種母親指的是對孩子非常好,沒有經驗,過於熱情似火的那種母親。

我們說由於小孩子,他要去努力的和外界建立聯繫,並且呢因為他不能講話,母親想要傳遞,我講的話你要能夠搞懂對吧,我是什麼意思,所以母親一般的表情是比較誇張的,但是吞噬的這個母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她的表情過於誇張,距離過於接近,持續的時間過強,刺激的強度過大,這樣的話,就導致孩子沒有自我了。我們說,按照分期來說,在出生以後一個月的嬰兒,他和環境是融合在一起的,那麼他逐漸從母親的這個殼裡面,就像他在這個母體的胎啊、這個子宮裡面,他要出來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是需要母親跟他保持一定的距離。

那麼過於熱情的一個母親顯然使得邊界就被融合掉了,那麼他誇張的這個表情不僅是沒有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到過於被吞噬的這種感覺,那我們舉例子來說,這種情況見於什麼呢,除了過於熱情的母親外,主要還見於過於熱情的親戚。在我們中國的話呢,母親處於這個文化、這樣的一個背景,就是你的朋友啊、你的親戚啊、你的親朋好友要過來看你的孩子,那你一方面是比較自豪的展示你的孩子,而另外一方面呢,你可能是不拂別人的好意,別人要看還是要抱你的孩子。那往往很多人,他來看你的孩子的時候,他會顯示出不管是真假,會顯示出對你的孩子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所以他們的動作和表情都比較誇張,都比較大,但是這會嚇到孩子。

所以這種被吞噬的感覺,特別是在我們現在的時代之下,大家都不缺吃不缺穿,那麼這個母親可能早年60後70後,她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物質有匱乏,這樣的話,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就特別的熱情,過於熱情,以致於她們表現出我剛才說的時間過長,強度過大,距離過近,然後誇張的表情,就變成了一種被吞噬的感覺,這種愛往往是愛孩子的這種母親,愛孩子的爺爺奶奶和愛孩子的你的親朋好友,但是這會嚇到孩子,並讓他有被融合和被吞噬的感覺。

聚爆就是狂怒的這個母親,她處於一個特別狂怒的狀態,大家可以看到在這個聚爆後面的這個表情,基本上是變形的表情,它和吞噬還不一樣,吞噬可以看得出來是熱情的,那麼這個是生氣的。那麼這三種表情,能夠代表我們嬰兒,他內心中感受到的來自於母親的不同的情緒。當然我們說,很溫和地帶著微笑的,然後有距離的保持一定的、恰當的、強度的當然是比較好的第四種表情。但是我們現在講的主要就是這一些導致孩子可能在臨床上出現問題的一些他的母親可能有哪樣的一些表情。我們舉例子來說就是剛才舉得這個例子,媽媽戴口罩,然後這個孩子開始哭鬧,這是什麼表情呢?我們剛才說了一個是產後抑鬱症。

但是這個孩子他體會到的就是媽媽從一個溫和可愛的、可親的媽媽變成一個沒有表情的、他看不到她眼睛,聽到她的聲音,又看不到她的口角的變化,看不到面部的表情變化,所以這個媽媽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了,那麼對他來說她在就不是媽媽了,那麼這個就是一個石化的表情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那我們在那個錄像中看到的這個孩子,他的哭鬧是哼哼唧唧的,一直就不睡覺了對吧,那我們這個媽媽,她後來又做了一件事,就是這個孩子要睡著了,她就跑去做面膜,可是沒想到做面膜的時候孩子醒來,所以她戴著面膜去抱孩子,然後這個孩子就哇的嚎啕大哭,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而且堅決不停。

那麼直到這個媽媽把面膜去掉,再來抱孩子的時候,孩子還是有很長的時間不去看媽媽,但是這個時候他可以吃奶了,他抓著媽媽的乳房去吃奶,那個媽媽就說,(這個孩子78個月還不能講話)做面膜的媽媽還是媽媽嘛。只要她一說話,這個孩子就開始鬧,就好像他聽得懂她的話一樣。那麼當這個媽媽帶著面膜的時候他是既不看媽媽,也不吃奶。媽媽洗乾淨以後,他仍然不看媽媽,但是他可以吃奶了。可以想像這個面膜給孩子的這種改變有多麼大。可是這個面膜看起來是沒有表情的,但是在燈光之下在夜幕之下,他這個哭鬧的情緒這麼大,說明這個面膜呢是一個什麼呢?是一個聚爆的一個形象,就是它完全變得特別的可怕,可恥。

所以,我們上面講了三種由英國的lying指出的這三種母親、三種焦慮的母親相對應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對應到哪些不同的表情,比如說什麼樣的面孔,當然我們說現在看媽媽的這個面孔,是看她的面孔,但是可能孩子的識別還包括她的頭飾,她的髮型。比如說我們在培訓的時候,有的母親就說我去燙了一個發,我燙了發以後,孩子他就哇地大哭了,這個就是從一個從直發變成捲髮的時候,這個孩子就不幹了,三歲的孩子吧。或者我去攬了一個發,這個孩子也不幹了。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父母親為了檢驗孩子是不是喜歡父母親,他有意地會去嚇孩子,所以呢他可能會把自己做成一個怪臉,比如說用手兩邊一擠,把他這個臉型擠出一個怪的動作,然後這孩子嚇得哇哇大哭。然後有的父母親呢,他可能比較年輕,他覺得這樣好玩,因為只要他做這個動作孩子都會哭,他一回來孩子又會笑。你僅僅是在孩子面前變表情就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特別異樣的感覺,但是因為這個時候是這個孩子,他無法識別,這個母親和這個母親是同一個人,所以你可能會真會嚇到孩子,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你要是去嚇孩子,對孩子來說可能會記一輩子吧。

我講了上面的三種不同的母親的焦慮情況導致的面孔以後呢,我們就來看一下從孩子的內心中啊,在我們的神話傳說中,有哪些形象是被他內化為跟面孔相關的一些妖魔鬼怪的。如果我們以母親為例,好的母親當然就是聖母瑪利亞,我們的觀音菩薩,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那麼對於西方來說的話,他有一個很時髦的相關的電影,它叫做witch,叫作女巫,在中世紀的時候,如果要是有什麼事發生的話,他們會怪罪到這個女性的身上去,往往這些女性有些特點,比如說長的鷹鉤鼻子、又老又丑。

給她一個名字叫做女巫。因此,在孩子被嚇壞的內在的母親的這個形象中,他的轉換是一個女巫的形象,這有哪些女巫呢,第一個女巫就是鷹鉤鼻子,又老又丑而且還騎著掃帚可以到處飛的這樣的一個女巫。那麼在西方裡面,這個女巫是屬於專門偷孩子破壞孩子的。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就是西方的孩子心目中的女巫,有時候我們哄孩子睡覺,或者是吃飯,總而言之就是哄他打針啊總會是嚇他,你要是再不吃飯再不打針再不聽話再不睡覺,就會有什麼狼外婆回來了。所以,這個女巫成為很多孩子心目中的那種可怕的面孔,大家可以看到她的長相在母親的這個面孔上她的長相是有點奇特的。鷹鉤鼻子,但是因為不是我們國家的這樣的一個形象。不過呢我們說,內化的女巫的這個形象對孩子來說是可怕的,這種形象每個國家都不太一樣,如果你要是特別凶孩子啊、表情特別不好啊,你可能就會變成孩子內心中的這個女巫。

我以前的印象是我隔壁有一個啞巴,由於他說不出話,所以他說話的這個口型就特別的大。我記得我那個時候已經五歲多了,還有記憶,但是我就特別的害怕他,為什麼呢,因為他要拚命的來給你表達講話,所以他有很多手勢,然後他嘴巴張得很大,後來我長大以後知道其實她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一個女性,可是我那個時候就不知怎麼一見到她就是特別的害怕,總是被嚇得哭,所以她可能是我內心中的女巫形象。同時孩子有這樣的一個害怕的對象未必是個壞事,為什麼呢?他可以把他內心中的壞投射出去。就是我把我的這個恐懼、這個內心中害怕投射到這個鄰居、這個家裡面去,我可能其他的情況下就不那麼害怕了,但是就是不能說你的母親變成這樣一個人。

第二個我們說比較可怕的,是什麼呢?是美杜莎,這也是西方的一個傳說,就是大家可以看到美杜莎,她是一個美女,對吧?她比剛才的那個女巫要年輕要漂亮。她的頭髮上有很多盤起來的蛇,每一個看到她的人馬上會瞬間石化,這是能夠讓你生命消失的特別是年輕的男子。所以我們剛才說的那個是孩子內心中害怕這個女巫,騎掃帚的這個人。那麼這個女巫的形象雖然是漂亮,但是她能夠要你的命。在中國的文化中,這一個內在的女巫的形象就內化為 什麼呢,就內化為妖精,不是妖精了,叫狐狸精,就是我們把動物換成了這樣一個。

那麼第三種女巫,就是我們說魔力特別大的這樣的一個女巫,這個我用了柬埔寨吳哥窟的這種形象,就是她看起來就是特別的有魔法,她可以摧毀一切。那麼我們可以把她變成我們內心中還是害怕的女巫。男人害怕的女巫和女性害怕的女巫。因為第三個,也往往是描述的婆媳關係中媳婦類型中的婆婆,第二個呢常常是男人內心中控制他、能夠掌握他的伴侶、他的妻子,那麼第一個就是很多孩子心中的這種母親。當然我在這邊說的就是演變為女巫的,那都是對這個孩子不善的。

那麼今天我花一些時間來梳理一下,就是母親的面孔、母親的表情對孩子的影響,對孩子的內化的影響以及他們成人以後,為什麼這個兒子他對女性害怕,為什麼媳婦總是跟婆婆搞不好關係。它來源於這個兒時的母親的這種內化的形象,他的養育者給他內心中帶來的這種女巫般的感覺。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夜話 的精彩文章:

孩子任性是種心理需求

TAG:心理夜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