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敦煌石窟藝術的觀看之道

敦煌石窟藝術的觀看之道

編者按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完整保存了自北涼到元代綿延千年的佛教石窟藝術,至今仍有492座洞窟存留壁畫及彩塑。《圖說敦煌二五四窟》以歷史敘述的方式鋪陳了254窟開鑿的時代背景,從細讀254窟南北兩壁上的經典壁畫入手,有序地循著窟內空間展開,結合建築形制與壁畫、彩塑內容,對石窟的營建和構思做了整體解讀。藉助美術工作者的視角和新穎的數字動畫闡釋影片,讀者得以更深入地去欣賞和觀看,發掘一座石窟的精神內涵,體驗敦煌藝術的永恆魅力。

毗羅衛國的太子

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加毗羅衛國的太子,生而榮華,享有富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卻在出遊城門時看到生老病死諸種人生的苦相,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產生懷疑。他立志要為眾生尋找解決之道,於是擯棄繁華、離宮出家,隱入山林獨自苦修,經過漫漫六年,身形羸弱不堪卻仍不得其解。之後,他放棄苦修,恢復了精神和體力,來到一棵高大的菩提樹下,凝神定思,靜坐冥想,並立下誓言,必要成解脫道。然而,就在悉達多太子即將證悟之時,太子的修行驚動了世間主管慾望的魔王波旬(Mara),他擔心太子一旦得道,眾生必將皈信,世人若離利慾,自己的國土便會蕩然無存。趁著悉達多慧眼未開,魔王帶領三個女兒及魔軍把太子團團包圍,先誘以權力,又以魔女挑逗,繼而動用武力,希望可以消磨他的意志阻礙其成道。但太子依然靜坐,毫不動搖,經受了權欲、情慾、貪慾的考驗,終於戰勝了魔王,成等正覺。這是人類精神史上的一段傳奇歷程,它跨過漫漫絲路,來到古老的敦煌,被繪製在敦煌莫高窟第254窟的南壁,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畫面表現了悉達多,也就是未來的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關鍵時刻,通過慈悲、智慧與意志,降服心魔,最終悟道成佛的故事。

降魔成道的故事與圖像

記載降魔成道這一事件的經典比較豐富,北朝期間就有《佛說觀佛三昧海經》《過去現在因果經》《佛所行贊》《普曜經》等,這些經典在254窟開鑿之前都已經被翻譯出來,並且都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儘管各版本的具體情節略有不同,但所有故事的重點都集中在魔王率領魔眾對菩提樹下禪坐的太子發起輪番攻擊,但釋迦始終鎮定自若、不慌不懼、從容應對。無論魔女施以美色誘惑,還是魔軍使用武力攻擊,都被釋迦以禪定、智慧和慈悲化解。最後,魔眾潰不成軍,武器被折斷,一切的攻擊都被阻滯,花束從折斷的武器中生長出來,花朵也從空中瓣瓣飄落,原本充滿魔眾們嗔恨、貪婪與愚痴的烈焰的空間被轉化得祥和、安定而美麗,魔眾們大受震動,紛紛降服,而釋迦也經受住了關鍵的試煉,證得覺悟。

降魔成道的題材同樣擁有漫長悠久的傳播歷史。如果我們將目光投向漫漫絲路,便會發現,沿著佛教東傳的路線,存在大量降魔成道圖像,從炎熱的中南印度開始,再來到雪山環抱的犍陀羅地區,之後又跨過帕米爾高原,跋涉過漫漫戈壁,進入中國的廣大地域。我們可以看到佛教美術跨越千山萬水所發生的有趣變化,看到古代匠師從文化、審美、技巧等方方面面出發對這一主題進行的不同塑造。這期間,《降魔成道》畫面的構圖方式並不像《捨身飼虎》那樣發生了截然迥異的多種變化,而是基本保持現存較早的印度桑奇大塔的降魔成道圖,其中的魔眾以印度土著為原型,表現得怪態百出,滑稽詼諧一致,都是釋迦居於中央,周邊為魔眾圍繞的中心對稱式構圖。現存較早的印度桑奇大塔石雕上,雖然佛像還沒有直接被表現,而是用佛塔來象徵,但其中心式構圖的原則已經確立。爾後,從印度佛教藝術的傳播之路來看,降魔成道的中心式構圖以其強烈的對抗性與表現力,一直廣為流傳,成為一種經典構圖方式。不過,若具體到對魔眾的表現,各地的圖像卻千差萬別。印度的魔眾以南亞的土著民族為原型,詼諧滑稽,身材短小,攻擊時怒目圓睜,誇張地手舞足蹈,做出一副恐嚇的姿態,失敗後又驚慌失措地逃跑,彼此撕咬、踩踏,笑料迭出。犍陀羅地區的佛教藝術受到希臘風格的影響,魔眾的形態寫實,動態變化都不大,匠師似乎更關注緊張對峙的瞬間,有一種大戰前的寧靜肅穆。新疆地區壁畫中的魔眾,大多延續了西域來的風格。而254窟壁畫中的魔眾,卻與西域傳統不同,更多吸取了中國本土文化的元素。這鋪壁畫在不到五平方米的壁面上,繪製了六十一個形態各異的人物形象,力量感十足,通過釋迦與魔眾的強烈對比來營造畫面的整體之勢,兼備喜劇的嬉鬧感與深沉的精神內涵,是一件佛教美術史中的精品。通過這古老的壁畫,我們可以體驗釋迦生命中的困頓與覺醒,去探求人類精神深處的自我對立與覺悟契機。

(摘編自《圖說敦煌二五四窟(精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報業網 的精彩文章:

創新進擊:1000家高企+800億工業投資+247宗重點項目

TAG: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