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生打一場勝仗,流傳下兩個千古名言,兒子成了其中一個笑話
戰國時期有一件著名的「紙上談兵」典故,講述的是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侃侃而談,紙上談兵,上了戰場一敗塗地的事。不過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趙括是紙上談兵不假,但是真正紙上談兵的祖宗,還得屬趙括他老爹趙奢。
相傳趙奢是鬼谷子的弟子,熟讀兵法,胸中頗有些乾貨。不過趙奢在趙國可算不得什麼,趙奢生的時機不對,趙國有廉頗樂毅兩位當世名將,而趙奢當時的官位是上谷守。這個官職是什麼意思呢?差不多就是現在的稅務局局長吧。
但是這個稅務局局長頗有些材料。一次趙奢與田單論兵,田單說三萬兵馬便可橫掃天下,而趙奢在一番推斷計算之後,說出20萬兵馬方可定天下,讓田單震驚。後來在趙奢一番精細嚴謹的解說演示之後,田單佩服得五體投地。
此後,大家就知道了,這個收稅的不僅算盤打的響,還真是有些能耐的,至少在打仗這方面,人家是能說會道的,看起來挺像那麼回事。於是,機會來了。
公元前269年,秦國攻趙國,派兵攻打閼與。當時秦軍氣盛,趙國不敢應戰。甚至,連當時的趙國名將廉頗和樂毅,都勸趙王放棄閼與,守住當下。可是趙王不答應,那可是自己的土地,能隨隨便便就讓秦國給吞了么?
這個時候,趙奢出來了,一番長篇大論,號稱「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這句話,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前身。
並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的趙奢,膽敢接下如此重擔,足見其「膽大」。信心?開玩笑,名將們都不敢接的戰,趙奢憑什麼有信心?但正所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趙奢還真就帶兵去奔襲閼與,也真的擊潰了秦軍。
就憑這一戰,趙奢就成為了後人敬仰的名將,因為當時的秦國異常強大,任誰都不相信,單憑一個國家的力量,能夠擊敗秦國,而趙奢卻做到了。所以說,真正有真才實學的人,縱使是紙上談兵,但真讓他真刀真槍去干,他也不在話下。
只可惜,趙奢的運氣似乎被這一戰給用光了,他一生拿得出手的就這一戰了。而他的兒子趙括,後來也成了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只學得了親爹紙上談兵的一半本事,沒沒將另一半終需實踐掌握精髓。最終落了個成為別人的笑柄。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