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生日」之謎被揭開

「上海生日」之謎被揭開

昨天本報刊登了一則《上海已九百四十四歲了——文物專家踏看浦東文物「遺珠」曹家老宅》的報道,引起了許多市民和讀者的關注。高行鎮曹家老宅的一本《平陽曹氏族譜》透出了上海建鎮於1074年這一明確無誤的信息,這使上海建鎮歷史喜添了200歲。這本族譜記載的歷史信息是否真實可信?記者就此採訪了這一信息發現者——浦東新區文史學會副會長周敏法。

上海「生日成謎」

周敏法說,他平時喜歡上海古代史,早就知道上海歷史上有個懸案,就是上海建鎮的確切年代一直沒有定論,並被列入了《中國文化史500疑案》。上海究竟何時建鎮,成了上海的「生日之謎」?過去,《上海通志》《上海縣誌》等對此均隻字未提,不是疏忽,而是無奈。

1962年,有報紙曾刊登四篇文章討論這一懸案,但學者說法各異,眾說紛紜。至於明清時期留下的一些地方志記載,也是記載各有不同,讓人無所適從。由於譚其驤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的泰斗、權威,後來大家大多採用他定的最後結論:「就目前所掌握的史料而言,只能籠統地說上海建鎮於宋末」。

始見宋代記載

周敏法說,去年他參與浦東檔案館編寫《浦東家譜家祠家訓》,有幸重覽《平陽曹氏族譜》,其卷首有《范溪舊序》,落款為「咸淳八年歲次壬申秋七月既望郡人謝國光拜手書。」咸淳八年即為1272年,屬南宋末年;謝國光是有名的南宋進士。

《范溪舊序》中有段文字讓周敏法眼睛一亮,也照亮了過去模糊不清的上海「生日之謎」,文字曰:「滬瀆曹氏……因宋室多故,而遷居蹕臨安,族從而徙者,凡十有餘人,遵而家於上海鎮(熙寧七年置上海鎮於華亭)者,則濟陽之裔也。」這說明曹氏自宋室南渡來上海鎮,是濟陽王曹彬之後。最令人驚喜的是「熙寧七年置上海鎮於華亭」,(見圖)這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載明上海建鎮確切年代的宋代史料。這段南宋進士謝國光寫於宋末的記載直接註明上海鎮建於北宋熙寧七年,即1074年,它推翻了宋末說,使上海建鎮歷史提前了200年。周敏法興奮地說:「這是名副其實的上海出生證明啊!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懸案終於解決

周敏法說,值得一提的是,族譜中「熙寧七年置上海鎮於華亭」這段文字並不是孤證。清代《嘉慶上海縣誌》不僅明確 「熙寧七年」設置上海鎮,而且說「上海之名始此」。清代乾隆年間褚華撰《滬城備考》,也說「宋神宗熙寧七年立鎮」。另外,秦榮光《同治上海縣誌札記》曰:「宋熙寧七年,於華亭海設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為上海鎮」。明《江南經略》《光緒青浦縣誌》也持此說。雖然這些記載觀點一致、言之鑿鑿,但它們是明清史料,屬於後人記載,缺乏當年的宋代史料支撐,故沒有被史學界採納。而這次曹氏族譜中留下的這段宋代文字與以上明清史料前後呼應,形成了幾百年延續的完整的「證據鏈」,從而把上海建鎮的「熙寧七年說」給坐實了。周敏法說,他的這一發現首先受到了上海史專家薛理勇的積極肯定。隨後,他又向上海歷史學會會長熊月之遞交這一論文。

困擾史學界許多年的上海究竟何時建鎮這一「生日之謎」,終於由此塵埃落定。

本報記者  俞亮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得知日本毒品稀缺價高,三名女性跨國走私毒品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