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耕說字之人的三六九等

文耕說字之人的三六九等

「人是平等的」只存在於法律層面,甚至法律面前也說不通。

故,人是不平等的,這是自然現象,無可厚非。

早有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把古今人物歸入其《漢書.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在每個等級中又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這也許就是後人分三六九等的來源吧。

但是,每個人都有夢想,都有追求平等的權力。

大篆書法:見賢思齊(來源網路)

見賢思齊」,「從善如流」其實是每個人心中的本性。於是就有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諺語。

「古聖先賢」都是我們心中的偶像,並且也希望身邊能有這樣的朋友,正所謂:鳥隨鳳凰飛行遠,人伴賢良品自高。隨著人們的不斷追求,在歷史上就出現了很多學科帶頭人,並且給他們冠以「聖人」的 名號。

比如人們熟知的中國歷史十聖

酒聖:杜康 夏朝帝王,傳說為酒發明者。

文聖:孔丘 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史聖:司馬遷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一書的作者。

草聖:張旭 唐代書法家,他擅長草書,對舊隸的草體造詣更深。

醫聖:張仲景 名機,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東漢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兩書,對我國醫學發展影響很大。

武聖:關羽 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省)人,東漢末期蜀國大將,重義氣,精武藝,後人尊其為「關聖」、「關帝」。

書聖:王羲之 字逸少,晉琅琊臨沂(今山東省)人,是東晉時著名的書法家,主要作品有《黃庭經》、《蘭亭序》等。

畫聖:吳道子 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唐朝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有「吳帶當風」之美譽。

茶聖:陸羽 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經》三卷。

詩聖:杜甫 字子美,號少陵,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有《杜工部集》。

如果你也想當聖人,先找到一個領域,然後一門心思,繼承發揚,有目共睹,口碑相傳,等待時日,蓋棺定論,然後就差不多了。著急不得。這只是說說而已,若想成為聖人,難上加難啊。現在我們來看看「聖」字的演變和內涵。

我們先看看甲骨文的寫法吧:

聖,甲骨文寫法

《甲骨文字典》中對聖的解釋。

從甲骨文字典的解釋中得知,甲骨文字形從耳,從人,從口。並且說聲,聖,聽三個字同源。今天這三個字的韻母也相近,聲和聽也確實從耳,從口,從人。口可以發出聲音,用耳朵可以聽到,施行這幾個動作的主體是人,沒毛病。但是,怎麼跟聖有關係呢?

可以這樣理解:如果要做聖人,一定要有很強的聽力(耳),並且也可以把學到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口),這就是聖。

如果理解起來比較牽強,我們再看一個字——聞。

聞,甲骨文寫法

聞,甲骨文寫法,方向不同,意思相同。

聞,甲骨文不同時期的寫法。

《甲骨文字典》中聞的解釋。從甲骨文字形中,完全可以看出一個很謙恭的人在諦聽。如果用聞組詞,很自然地可以有聞道,聞聽,如是我聞等等,這些都跟學習高級的學問有關係。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脫離低級趣味,一定要學習,要有更高的追求,而且,要虛心求學,向明道的老師學,從大自然中學,最後結合自己的體悟,而後有所感悟,最後悟道。

這確實有點難。先說,往自己身上想,第一,你有遠大的目標嗎?不管是否能說出來,寫出來,就算埋藏在心裡,問問自己,有沒有?第二,有謙恭的學習態度嗎?你能夠虛心接受嗎?第三,你遇到明師了嗎?明師給你說道了嗎?這些都具備了,還得加上若干年自己去悟。這些都做到了,才能說是一個聞道的人。。。

這還沒完呢,還不是聖人呢。聖人要在聞道之後,還要口傳身授給更多的人,這才是聖人呢。所以,聖人確實難上加難。

如果能夠做到聖人,肯定可以就算是上上等人了。中國歷史上,到現在也才有十幾個可以稱為「聖人」的人。

但是,在《黃帝內經》當中,聖人只是修鍊的起點。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一》中明確介紹了聖人和至人的關係。

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榆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按說已經不錯了啊。甚至都沒有嗔恨之心,還一直能夠精神不散,最後,可以活到100多歲,了不得了。但是,剛才說了, 這只是修鍊的開始。還要繼續向上,往下一個目標邁進——至人。至人怎麼個意思呢?請看內經中所說。

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顯然,至人比聖人更高一級。至人能夠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厲害了。可以任游天地之間,天上,水裡,地上,毫無障礙,而且,只要你能說出來的不管多遠的聲音或者物件,都能看到眼裡,聽到耳里,不就是千里眼,順風耳嗎,這些都會了,可以稱為至人了。。。好吧,我們還是回到座位上,看看這字是啥意思吧。

文字中,如何理解至字呢?

我們還是從甲骨文看起。

至,甲骨文寫法

正好,《甲骨文字典》也收錄了至字,我們來看看甲骨文字典中如何解釋的。

《甲骨文字典》中至的解釋。

根據羅振玉先生的解釋,這個至字就是弓箭觸擊到目標的一個會意。大家都有生活常識,射出去的箭會一直向前,只有觸擊到目標或者落地後,才會停止,這就是至的本意。如此說來,至人,根據甲骨文解釋,從字面理解,就是一直向上修行,修行到一個目標的人叫做至人。修行到什麼目標呢,內經中云: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換句話說,也就是做人中的最高境界了,不能再往上了。當然,這只是我們普通人的理解,根據內經的指引,我們知道,在至人之上,還有高人,是什麼呢?是真人

內經中雲,真人就是: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換句話說,就是長生不老之人。我們以前聽說過,什麼人活到了120歲,什麼150歲,甚至200歲,800歲等,這些都不是真人,真人無有終時。這是何等的境界啊。

這個時候,我特別想說一句,我是吃瓜群眾,我是凡夫俗子,我什麼也不是,但是,人要是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所以,我有夢想,我要向上,我要學習。

你我都是人,不止三六九等。有夢想,就能向上。好了,祝大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有夢想的好少年。

補充

聖的演變

簡體字的聖,繁體字寫作聖,但是,繁體字中也有一個聖的字形。具體演變過程如下所示:

用簡單的字形講兩個字形進行了統一,簡化後都用聖代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耕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文耕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