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巴什佛寺遺址見證東西方文明交流

蘇巴什佛寺遺址見證東西方文明交流

本報西安1月16日電 (記者陸航)1月15日,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召開2017年度科研成果彙報與交流會。其中,絲綢之路天山段新疆蘇巴什佛寺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冉萬里介紹說,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城23公里的蘇巴什佛寺遺址,位於卻勒塔格山南麓,地跨庫車河兩岸。該佛寺遺址分為東寺、西寺兩大遺址,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最大特徵是布局上「寺中有寺」。整個遺址上,一組建築群就可能是由石窟、僧房、佛殿、佛塔及僧侶埋葬區等組成的一座寺院。

2010年以來,西北大學課題組對該遺址進行了全面科考,通過測量、繪製平面布局圖,城、牆、塔等建築物特點與中原相似建築的對照比較,理清了各建築群之間的關係、寺內建築物與相關年代的關聯,補充了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時期中央政府對西域管轄的考古學證據。

蘇巴什佛寺始建於魏晉,鼎盛於隋唐,9世紀遭戰火所焚,13—14世紀被廢棄。該遺址東西對稱,規模巨大,是新疆保留至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築群遺址。在發現的遺物或遺迹中,既有覆缽式塔和漢樓閣式塔,也有薩珊朝的波斯銀幣,以及中原地區傳入的銅錢等。蘇巴什佛寺遺址不僅僅是一座佛寺遺址,更是中原王朝經略西域的見證,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一個縮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調查:半數智利人已養成鍛煉習慣 喜歡外來訓練方式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