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給孩子的中國書法史-清朝碑學

寫給孩子的中國書法史-清朝碑學

中國魏晉時期,漢人衣冠南渡,特別是東晉出現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大家,備受皇家推崇,所以仕人一直以前人流傳下來帖作為書法摹本。北方的魏朝,大造佛像,留下許多的氣勢磅礴的碑刻,但是一直無人問津。

在清朝書風也被分為帖學與碑學。

清初順治喜臨王羲之《黃庭經》;康熙推崇董其昌書;乾隆尤重趙孟頫行楷書。空前宏偉的集帖《三希堂法帖》刻成,內府收藏的大量書跡珍品著錄於《石渠寶笈》中,帖學至乾隆時期達到極盛,出現一批取法帖學的大家。

至清中期,古代的吉書、貞石、碑版大量出土,興起了金石學。

鄧石如開創了碑學之宗,阮元和包世臣總結了書壇創作的經驗和理論。咸豐後至清末,碑學尤為昌盛。

前後有康有為、伊秉綬、吳讓之、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等大師成功地完成了變革創新,至此碑學書派迅速發展,群星閃爍,是書法歷史上絢爛的一章。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的作品。

1.康有為

2.伊秉綬

3.吳讓之

4.何紹基

5.趙之謙

6.吳昌碩

格子曰:至此,寫給孩子的中國書法史完結,感謝您的陪伴與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柳 的精彩文章:

寫給孩子的中國書法史-鄧石如

TAG:深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