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升級的車內語音交互大戰:亞馬遜 Alexa 真的領先了嗎?

升級的車內語音交互大戰:亞馬遜 Alexa 真的領先了嗎?

說 Alexa 獨霸市場了?你再看清楚點兒......

在 2018 年 CES 上,谷歌可以說是存在感刷的最猛的公司之一。「他們還真是花了大力氣給自己做推廣,讓每個來拉斯維加斯的人都根本無法忽略他們。」這是不少媒體同行不約而同的感嘆。

他們怎麼做的呢?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好像就是赴展過程中隨處可見的巨型「Hey Google」廣告牌(「Hey Google」是 Google Assistant 目前最新的喚醒語),這些戶外廣告分布於幾個重要酒店門口、拉斯維加斯主幹道的天橋上,甚至貼在了 Monorial 城軌列車車身上,而這個列車,是很多記者、CES 參展商和觀眾的重要交通通勤工具。而另一方面,谷歌的展台位於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外的廣場上,面積巨大。

(圖片來源:Tom』s Guide)

谷歌在 CES 上為了宣傳自家的語音助手,也是挺拼的。當然,谷歌之所以這麼大張旗鼓,可能也跟競爭對手亞馬遜 Alexa 的強勢有關。畢竟在去年 CES 上 Alexa 就已經「無處不在」了,而且在過去的這一年,他們的語音服務開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硬體設備上。

而作為語音交互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在汽車領域,Alexa 跑得比香港記者還快, Google Assistant 看上去慢了不少。

Alexa + 汽車

亞馬遜在 CES 上帶了一波節奏

Alexa「席捲」汽車行業的勢頭有多猛?我們先看看他們這次在 CES 上的種種動作。

亞馬遜這次又有了三個整車廠朋友:豐田、拜騰、Jeep。

豐田汽車宣布,今年將把 Alexa 引入所有搭載了 Toyota Entune 3.0 應用套件的豐田汽車,和搭載了 Lexus Enform 應用套件 2.0 的雷克薩斯汽車;到明年,豐田旗下的其它更多車型也將引入該功能。

拜騰這次 CES 上發布了自己的首款智能電動概念車 BYTON Concept,他們宣布,將把亞馬遜的 Alexa 整合到車內的語音控制系統中,並且他們還與亞馬遜達成了影音內容方面的合作。

Jeep 在 CES 上推出了基於亞馬遜 Alexa 和 Echo Dot 智能音箱的 Jeep 語音控制功能。把車聯網服務和亞馬遜帳戶連接後,用戶可以要求任何 Alexa 設備打開 Jeep 語音控制功能。

車輛引入 Alexa 功能後,駕駛員在使用 Alexa 時,除了能通過語音控制實現播放音樂、查詢天氣預報等基本功能外,還能和智能家居進行交互。例如把家裡的燈關掉或是打開車庫門;在路上行駛時,讓 Alexa 自動尋找路邊的商家;在家中或其他地方,車主還可以用 Alexa 遠程啟動車輛或上鎖車門,檢查燃油和胎壓等。

其實,從 2017 年 CES 開始到現在,Alexa 還已經和福特、大眾、現代、寶馬、日產達成了合作夥伴關係。

2017 年 1 月 CES 上,大眾集團宣布將在車輛上內置亞馬遜 Alexa 語音服務應用,並表示他們將直接將 Alexa 功能嵌入自己的汽車系統中,不借用中間設備作為界面載體操作。12 月,大眾旗下的西雅特表示將在年底上市的新 Leon 和新 Ateca 上裝備 Alexa。

在 2017 年 CES 上,亞馬遜還牽手了福特,宣布會把 Alexa 集成到福特即將推出的福克斯電動版、Fusion Energi 及 C-MAX Energi 等新車型中。另外,搭載 SYNC 3 車載系統的福特車型也將支持 Alexa。

2016 年 8 月,韓國現代集團宣布,未來現代旗下的豪華車品牌捷恩斯(Genesis)將率先採用亞馬遜 Alexa 聲控設備遠程控制汽車多種功能。

2017 年 9 月,寶馬和亞馬遜宣布,2018 年夏天,Alexa 語音助手將搭載在美國、德國和英國地區的 2018 款寶馬車型上。

日產緊跟寶馬,宣布要在自家下一代產品里引入語音助手的功能。不過,日產是通過 Nissan Connect 服務加入 Alexa,而不是像寶馬那樣將 Alexa 整合到系統里。

不管是發布會,還是展台上,在和汽車相關的話題里,Alexa 被提及的概率之高有點超出我們的想像。上面這些合作盤點下來,說 Alexa「初步得到了汽車行業的認可」,可能也不為過。在語音交互領域出了不少風頭的亞馬遜,把自己的勢頭帶到了汽車行業。而語音交互,恰好是被大家公認的汽車人機交互的未來趨勢之一。

行業寵愛 Alexa

的原因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助手服務,Alexa 為什麼早早開始並且依然持續積極地布局汽車領域?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都知道:因為現在的共識是,或許沒有其他行業比汽車離人工智慧更近了。

然而,提供智能語音服務的公司並不少,在技術上並不具備絕對優勢的亞馬遜,怎麼會憑 Alexa 跑到了最前面,得到眾車企的愛慕?

我想可以概括為這幾方面原因:

1、戰略上的先發優勢

2、數據分析能力

3、零售業背景

4、合作上持共享精神

5、細節上的對接技術成熟

6、整車廠的供應商體系

第一,戰略上的先發優勢,首先搶佔市場份額。

亞馬遜在 2014 年在家用音響上推出 Alexa,比谷歌早了兩年,這讓亞馬遜成為第一個為家庭使用而提供語音服務的公司。2017 年 CES 上,亞馬遜宣布在產品中推出新的 Alexa 整合服務。「我們有數年的先發優勢,並且我們在加速增長。」亞馬遜 Alexa 副總裁 Steve Rabuchin 這樣解釋亞馬遜的競爭力。

基於先發優勢,亞馬遜的智能助手早已經搶佔了大片市場和用戶。

根據研究公司 EMarketer 的數據估計,今年在智能音箱市場有 4540 萬美國人將使用智能音響中的人工智慧助手服務,其中 Amazon Echo 佔據 68%的市場份額,遠高於 Google Home 的 25%。大量的用戶存量形成龐大流量,這對合作方絕對是第一吸引力。

第二、銷量決定了更強的數據分析能力。

根據貝佐斯向公眾宣布的銷量數據:最近的假日期亞馬遜售出了「數千萬」內置 Alexa 的設備。搭載了 Alexa 服務的智能設備在銷量上的優勢,直接讓亞馬遜的雲端數據整合能力、用戶習慣分析能力提升了一個層面,讓車企少操心很多。

現在,許多 Alexa 的硬體合作夥伴也使用亞馬遜廣受歡迎的雲服務 Amazon Web Services。一位亞馬遜的高管此前曾向外媒透露,亞馬遜能夠向使用 Alexa 的硬體合作夥伴提供來自雲端的寶貴的使用分析數據,甚至在客戶家中出現設備問題的時候,也會向合作夥伴發出警告。

第三,零售業背景,讓產品價值延伸到語音購物。

提到零售,就戳到了谷歌的痛點,因為其實他們已經開始擔憂——當設備製造商考慮通過語音交互賺錢時,他們轉向了亞馬遜。例如,LG 在 2018 年 CES 上推出了一系列帶有內置語音功能的新產品和設備,雖然新電視機採用了 Google Assistant,但是冰箱他們卻選了 Alexa,為什麼?LG 的首席技術官 Park Il-Pyung 在展會上這樣解釋:「任何與購物信息有關的東西,亞馬遜都能提供。」也就是說,LG 希望方便用戶通過 Alexa 在亞馬遜網站購買食品雜貨等商品。

亞馬遜與零售業的密切關係,對於一些設備製造商而言非常重要:無論是家居業還是汽車業,所有公司都希望自己的智能設備能支持各種產品的銷售。而谷歌在這方面好像幫不上他們什麼忙。

第四,首先對第三方設備開放,合作上持共享精神。

在和科技媒體「WIRED」的對話中,Alexa 團隊這樣介紹:當亞馬遜創建名為 Alexa 語音服務(Alexa Voice Services)這個新部門時,目的就是為了使 Alexa 可以很容易地添加到任何類似吊扇,燈泡,冰箱或汽車這類大家一直都在用的產品中。亞馬遜的 Alexa 開發工具包,讓製造商可以購買它來創建自己的語音控制產品。

這種目標或許也決定了亞馬遜在合作時採取更加開放的態度——早在 2016 年 8 月,他們就願意向 Echo 的競爭設備 Sonos 開放 Alexa。在 2018 年 CES 上,亞馬遜 Alexa 團隊宣布,目前為止市場上有大約 50 個不同的 Alexa 第三方設備。可以說,當蘋果和谷歌公司還在緩慢地開發自己的語音助手時,亞馬遜已經開始讓所有人都可以訪問和使用自己開發的語音助手。

第五,細節上的對接技術成熟。

不少媒體提出,谷歌在搜索和人工智慧領域有深厚的根基,它完全可以製造比 Alexa 更加智能的助手,所以為什麼最成功的是亞馬遜?主要原因或許是,亞馬遜一直積極地用靈活的方式與設備製造商合作,並且專註於完善這種對接技術。

亞馬遜團隊在過去的兩年中一直專註於構建 Alexa 語音開發系統和工具,讓設備製造商可以輕鬆地在 Alexa 中添加基本技能,以便用戶控制第三方產品;另外,即使有了所有的開發工具包和軟體,其他製造商在接入 Alexa 服務時仍需做很多的調整和適應,而亞馬遜也很注重 Alexa 在跨設備上的「裝」後體驗。

第六,整車廠的供應商體系。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拜騰為什麼使用亞馬遜的 Alexa,而不是其他的語音交互供應商?也許這不能不提另一家企業——內飾供應商佛吉亞。

在佛吉亞的 CES 新聞發布會上,他們宣布了和 Alexa 達成戰略合作——將自己的智能座艙等內飾和 Alexa 進行結合,讓用戶可以通過聲控實現導航、信息娛樂、調整座椅舒適度等功能。

而拜騰的內飾供應商就是佛吉亞,相對於佛吉亞來說,亞馬遜算得上是「二級供應商」,把 Alexa 服務打包賣給整車廠,也是不難理解的事兒。

如果一家整車廠要選用佛吉亞的智能座艙方案,那麼在語音交互這塊,Alexa 或許就是搭配而來的首選了。從這個角度來說,Alexa 和佛吉亞達成合作,也是有不小野心的:借一級供應商的梯子,來進入更多整車廠的前裝產品上。

這次 CES 上他們還和松下的汽車部門達成合作,其實也是類似的套路。松下為路虎星脈等產品供應了車載娛樂系統。

華麗麗的合作背後

落地是個問題

目前最有可能和亞馬遜 Alexa 競爭的 Google Assistant 動作太慢了,所以很多層面好像輸了。但是 2018 年 CES 上谷歌宣布,Google Assistant 將起逐漸被推送到所有搭載了 Android Auto 的汽車上。目前搭載了 Android Auto 的車型有 400 多種,它們來自福特、通用、日產、大眾、沃爾沃的 40 多個品牌,未來這些車將能通過 Agoogle Assistant 聽音樂、查路線,也能與用戶的手機屏幕實現聯動。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值得注意,Android Auto 只是一個車機手機互聯繫統,Google Assistant 相當於是 Android Auto 里的語音控制功能,這有點類似於 Siri 之於蘋果 CarPlay。而 Google Assistant 目前能在車裡使用的前提是車主把自己的安卓手機和車機相連。脫離了 Android Auto,Google Assisant 也就無從談起。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谷歌並不想放棄汽車這個大市場,Google Assisant 也勢必會努力開拓整車廠合作夥伴。

實際上,谷歌和亞馬遜的最新戰略趨於一致。

谷歌副總裁斯考特·霍夫曼(Scott Huffman)在最近的採訪中這樣表示:Assistant 今年主要專註於進一步向移動設備、家用電器和汽車擴張。霍夫曼的團隊還在與長期合作夥伴一道,開發更加定製化的服務,例如通過語音命令排解電池故障、自動支付運營商賬單等。「我們認為,就長期而言,將同一款語音助理整合進所有渠道將更有優勢。谷歌的自豪之處在於,Assistant 不僅能夠跨設備,還能基於聲音區分不同的用戶。」他這樣說。

第三方公司和語音助手供應商的合作或許也並不具備排他性。例如,之前提到的和 Alexa 合作的 Sonos,就計劃要在今年整合 Google Assistant 服務。在汽車領域也是這樣——此前,賓士同時牽手了 Google Assistant 和 Alexa;今年 CES 上,松下在宣布和 Google 打造新一代車載娛樂系統的同時,也積極的和亞馬遜開展合作,提供 Alexa 語音服務。

也就是說,選擇智能語音服務時,並不是所有車企都往亞馬遜身上一邊倒,那未來智能語音市場會呈現什麼景象呢?

飛馳鎂物創始人兼 CEO 王強認為,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對車企來說,其實並沒有差異。Alexa Skills Kit 開放工具包讓開發者更方便開發各種功能,Alexa Voice Service 讓開發者藉助語音連接設備,這兩年亞馬遜的 Alexa 在支持的設備數量和 Skill Set 上具有優勢;但 Google 在語音技術上有深厚的積累,也已經開放工具包給第三方,未來 Google 可以利用包括 Android 手機、Android Auto、Android TV 等整個生態擴張。並且,Google 可以和自己的搜索結合,依託搜索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做到更加智能。

思必馳產品總監張岩也持類似看法:谷歌和亞馬遜本質上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大公司都在搶佔未來的入口,只不過大家市場策略會有所不同,但是大目標一致。他們希望未來每個人身邊都有自己家的 AI 助理,幫你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

實際上隨著競爭升級,從去年底開始,亞馬遜和谷歌已經展開了網路視頻封殺大戰——谷歌禁止亞馬遜的機頂盒、屏幕版智能音箱觀看 YouTube 視頻,亞馬遜則停售了谷歌的播放設備、智能家居產品,並且封鎖了自己的影視視頻服務。而今天的消息是,競爭正在持續升級,谷歌阻止了亞馬遜硬體設備通過瀏覽器觀看 YouTube 視頻。

這麼看,也許我們可以套用王強的話來預測接下來的智能語音市場了:「未來會是全方位的競爭。設備生產商、汽車生產商也不會願意綁死在一家供應商(無論亞馬遜還是谷歌)上。」

最後,我們要看到的是,儘管亞馬遜在最近兩年的 CES 上和各大車企宣布了華麗麗的合作計劃,但是還有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要看量產是否真正能落地。」出門問問 CEO 李志飛這樣告訴 GeekCar。

一年前,Alexa 同時宣布了和福特、大眾的合作。然而, 後續的落地情況確實不怎麼明朗,我們只是從福特 SYNC 3 系統的官方圖片里看到了 Alexa 的圖標,而前面提到的亞馬遜和大眾西雅特的合作,也沒了下文。

只能說,在汽車這個產品研發周期長達幾年的領域,供應商和車企達成戰略合作容易,但是「下文」才是關鍵。在產品落地的過程中,組織架構、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完全不同的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公司,能否做到戰略一致、細節相互配合、利益分配彼此滿意?這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會對最終的產品落地產生重要影響。

李志飛的看法是,「估計 CES 上的大部分合作都不會真正落地」。

另一方面,不管是亞馬遜 Alexa 還是 Google Assisant,其實在國內都不太好使,這也就意味著整車廠或者供應商的產品如果要在國內落地,就需要尋找更本土化的語音交互供應商。雖然 Alexa 的汽車業務負責人在 CES 現場告訴 GeekCar 他們有進入國內的計劃,但是國內語音供應商在汽車產品落地層面,其實已經領先了他們不少。

更多閱讀

推廣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汽車 的精彩文章:

輪胎被發明 100 多年後,終於能「摺疊」了

TAG:極客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