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物有哪些奇特的性別和繁殖方式?

動物有哪些奇特的性別和繁殖方式?

高能預警:本文內容可能不適宜未成年人閱讀,部分圖片可能引起不適,非戰鬥人員請迅速撤離!

雌雄同體

分為兩類,常期雌雄同體和鄰接雌雄同體,前者是雌雄性狀同時存在,後者是雌雄性狀出現有先後順序,可以理解存在性別轉換。

常期雌雄同體

代表物種:部分刺胞動物(部分珊瑚蟲等)、櫛水母動物、多數扁形動物(除了血吸蟲的全部吸蟲、全部渦蟲和大多數絛蟲)、多數環節動物(蚯蚓、水蛭等)、少數軟體動物(主要集中在部分腹足綱,包括各種海蛞蝓和蝸牛)、少數節肢動物(藤壺、部分軟甲綱等足目物種)、尾索動物(海鞘等)、極少數魚類(紅樹鱂魚等)等。

蚯蚓:雖然是雌雄同體,但異體受精,交配時兩條蚯蚓以69式互抱,並分泌黏液使雙方腹面黏住,各排出精子輸入對方受精囊內。

絛蟲:所有的絛蟲體均分節,由頭節、幼節、成節和孕節組成1條帶狀鏈體,每個體節均有發達的兩性器官,頭節實際上是吸附器官,又稱附著器,幼節不斷形成新的節片,新的節片發育後即是成節,內含的性器官已經成熟,性器官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後的節片稱孕節,孕節不斷脫落,排出宿主體外。隨寄主體內寄生的蟲體數不同,可進行異體受精(體內二條以上寄生蟲)或同體受精(僅一條寄生蟲),甚至同體同節片受精。

海蛞蝓:海蛞蝓就以海兔為例吧(海蛞蝓≠海兔,海蛞蝓一般是後鰓亞綱俗稱,海兔僅是其中一個科「海兔科」的動物),多種海兔常常有多P行為的出現,它們連成一串進行交配,對於每個個體身體前面的海兔而言,它是雄性,對於身體後面的海兔,它是雌性……

交配中的海兔

渦蟲:其奇特的地方在於「誰強誰攻」,交配時雙方並不像蚯蚓一樣互相給予和索取,都不願扮演雌性角色提供卵子,於是展開Penis fencing,誰先挨上一下,誰就會被注入精子扮演雌性角色,擔任卵子的提供者。

渦蟲

紅樹鱂魚:唯一一種可以自體受精的脊柱動物,這種小魚雖然有雄魚的存在,但多數時候靠的是雌雄同體的個體自體受精繁殖。

鄰接雌雄同體

代表物種:螠蟲、部分軟體動物(舟螺、部分牡蠣等)、部分魚類(小丑魚、紅鯛魚、藍燈蝦虎、黃鱔、黑色石斑魚等)等。

小丑魚:♂→♀。小丑魚是鱸形目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的俗稱,一般和海葵共生,一群小丑魚中有一條雌性,一條可育的雄性,和多條不育的雄性。一旦雌性死亡或是人為移除,可育的那條雄性將轉變成雌性,而不育雄性里最大的一條將性成熟,代替原來那條可育雄性。(其實小丑魚這樣的情況不太常見,更常見的往往是一雄多雌,雄的死後,最大的雌魚變成雄魚,如紅鯛魚、霓虹刺鰭魚)

黃鱔:♀→♂。幼體為雌性,長大後逐漸轉變為雄性。

黑色石斑魚♀?♂:鱸形目鮨科的熱帶小食肉魚,在找到配偶後,雙方會輪流扮演雌雄角色,第一天晚上你雌我雄,排出精卵後,第二天晚上你雄我雌,再來一次。恩···人家是體外受精,大家都把東西排到水裡了···

性別決定

染色體決定

1.ZW型性別決定。

代表動物:鳥類、某些爬行、兩棲動物全部哺乳動物、大部分爬行類、兩棲類以及雌雄異株的植物都屬於XY型性別決定,也就是雄性個體有兩個異型性染色體。不過在鳥類、某些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的性別決定和XY型相反,是雌性個體有兩個異型性染色體。至於符號之所以換成ZW嘛,只是為了讓大家一眼看出是哪一類的而已。

此外昆蟲中還有XO、ZO型染色體決定,類似XY、ZW,只是O代表的是「零」,就是沒有Y、W染色體。

2.染色體單雙倍數決定。

代表動物:部分膜翅目。這個大家很熟悉了,膜翅目中蜜蜂、胡蜂、螞蟻等都屬此類。

以蜜蜂為例: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發育而成,為單倍體。雌蜂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是二倍體。營養差異決定了雌蜂是發育成可育的蜂王還是不育的工蜂。單倍體雄蜂進行的減數分裂十分特殊,減數分裂第一次,出現單極紡錘體,染色體全部移向一極,兩個子細胞中,一個正常,含16個染色體(單倍體),另一個是無核的細胞質芽體。正常的子細胞經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兩個單倍體(n=16)的精細胞,發育成精子。

蜜蜂的性別決定

環境決定

代表動物:螠蟲(螠蟲動物門統稱)、一些爬行動物等。

螠蟲(螠蟲動物門統稱):幼蟲孵化後沒有性別,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如果它沒有遇到一條雌性,那麼它自己就變成了雌性,如果它被一條雌性吸入體內,就會在雌性體腔或腎管內發育成雄性,寄居在雌性體內供應精子。

一些爬行動物:大多數龜類卵在20~27℃條件下孵出為雄性,在30~35℃時孵出為雌性。鱷類在30℃以下孵化則幾乎全為雌性,高於32℃時雄性則占多數。

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是指卵不經過受精也能發育成正常的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後代為單倍體

代表物種:這種孤雌生殖染色體倍數會不斷減半,故無獨立存在的情況,上文提到的膜翅目的蜜蜂、胡蜂、螞蟻等,其雄性個體的誕生方式就是孤雌生殖,雌性個體為正常的雌雄兩性生殖。

孤雌生殖後代為正常二倍體

單倍體卵細胞(或極體)和同為單倍體的極體細胞結合從而成為二倍體卵細胞,或減數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進行產生一個二倍體卵細胞,最終發育成二倍體後代。

代表物種:許多低等動物(如輪蟲、甲殼類、昆蟲包括一些蚜蟲、竹節蟲、粉虱、蚧、薊馬、蝗蟲),極少數脊椎動物包括魚類(雙髻鯊)、一些兩棲類和爬行類(科莫多巨蜥)等,不過大部分物種都只是在某些時候營孤雌生殖,未完全脫離兩性生殖,僅蛭形輪蟲等少數生物被認為是徹底拋棄了雄性,完全依靠雌性繁衍至今。

水蚤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交替示意

蛭形輪蟲:徹底擺脫兩性生殖,這種生物通過其他手段來避免受到遺傳損傷所累,一是基因轉換,這種方式常見於微生物中,動物中罕見,通過DNA修復機制或是其他策略用一個等位基因替換另一個。二是橫向的基因轉移,也就是跨物種的基因轉移,蛭形輪蟲至少有8%基因是從別的生物中得來。它們基因組中轉座子佔比極少,進一步避免了突變。這種生物還可以脫水數周,重新獲得水後又能獲得生命力,有認為在重新獲得水的同時,它們也吸收了外源的DNA,實現了之前說的橫向基因轉移,也有認為通過脫水的「時光旅行」,增加了它們的基因多樣性。

雄性多態性和擬雌現象

代表物種:海綿虱、大鰭鱗鰓太陽魚、流蘇鷸、白頭鷂、側斑鬣蜥等。

側斑鬣蜥:雄性有橙喉、藍喉、黃喉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是先天基因決定,而非後天環境和營養條件決定。

黃喉類型體色接近成年雌性,體型和攻擊力上:橙>藍>黃,橙喉雄性是好鬥型,它維持較大的領地,和領地內所有雌性交配,還常常侵入別人的領地與其他雄性佔有的雌性交配。

藍喉是佔有型,領地小,常只有一條雌性配偶,高度警惕,對其嚴加看管。

黃喉屬於投機型,只能靠偷人···偷蜥來延續後代。三者構成了一個剪刀石頭布的循環,藍喉雖然警惕性高很少被黃喉戴綠帽子,卻打不過橙喉而保護自己的雌性被橙喉佔有,橙喉雖然常常侵略別人領地,但由於配偶多精力有限常常被黃喉鑽空子。

三種類型的雄性側斑鬣蜥

流蘇鷸:雄性流蘇鷸也有三種類型,也是由基因決定的,擁有棕色和黑色頸羽的正常型,堅守自己的交配領地。白色頸羽的衛星型,入侵別人的領地,偷取附近的雌鳥。擬雌型雄鳥最少見,它們利用自己與雌鳥相似的外表來躲過正常型雄鳥的戒備,偷偷與雌鳥進行交配。

流蘇鷸,A、B為正常型雄性,C為衛星型雄性,D為擬雌型或雌性

via 小星有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旭崬叨科學 的精彩文章:

地球的生命起源

TAG:旭崬叨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