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你愛吃的食物都含有多少膽固醇!
「九圖教你掌握自己的身體指標」嗎?
總膽固醇偏高代表什麼呢?
代表著你可能有高脂蛋白血症、
梗阻性黃疸、腎病綜合征、糖尿病......
忘了的小夥伴可以點這裡複習一下哦~
同時,內分泌專家介紹,如果總膽固醇持續偏高,最終將導致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發生!
有小夥伴說了,在此前關於美國新版健康飲食指南的報道中提到,根本就沒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之分,膽固醇在人體內不會導致任何阻塞。這是真的么?
有專家指出,美國指南只是取消了飲食膽固醇的限制,然而加入了對飽和脂肪的限制,指南並沒有否認血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保持正常低密度膽固醇的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梗的風險。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一條準則。另外,來自武漢同濟大學的一項研究也指出,中國冠心病人的血脂異常不同於歐美人,高甘油三酯依也是中國人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因此,生活中不能忽視對總膽固醇的控制,一定要像控制高血壓、高血糖一樣的嚴格的去控制總膽固醇。
血液中膽固醇來源食物和自身生成
雖說80%的膽固醇主要靠人體自身合成,食物中的膽固醇是次要補充,佔20%左右,我們還是要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果體檢結果已經表明了總膽固醇過高,一定要管住嘴!一般情況下如果通過三個月生活方式調整,還降不到正常水平,就必須用藥了。
那我們應該怎麼吃呢?
你可能需要這個~
↓↓↓
「食物膽固醇一覽表」
看著頭都大了?
沒關係,
貼心的小編這就為大家奉上簡潔明了版~
根據上面的圖表我們知道,動物性食物中普遍含有膽固醇,植物性食物中則普遍不含有膽固醇。以下被點名的幾類食物更是讓膽固醇「直線上升」,如果你已經有血脂超標的情況了,則最好不吃,即使正常人也不應過量食用。
1
蛋黃類——鵝蛋黃、雞蛋黃、鴨蛋黃
我們經常食用的雞蛋黃、鴨蛋黃、鵝蛋黃甚至是鵪鶉蛋黃等,都含有大量的膽固醇!而且,不管你是煎煮燜炒,還是被你加工成各類茶葉蛋、滷蛋......蛋黃中膽固醇含量依舊比較高。
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這麼高,是不是平時不吃它最好呢?
當然...不是啦!蛋類還是好東西啊!
蛋黃中除了膽固醇,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因此,蛋黃可以適當的吃一點,不過高血脂患者朋友需注意每周吃雞蛋最多控制在2-3個。
2
動物內臟——肝、肺、心
動物內臟在現實生活中被很多人喜愛,成為餐桌上非常常見的美食。但是動物內臟(如:豬腰、豬肝、豬肺、豬大腸以及牛羊雞內臟)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平均每100克內臟還有200-400毫克的膽固醇。因此,動物內臟盡量少吃,如果要吃,每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3
動物腦類——豬腦、牛腦、羊腦
動物大腦中的膽固醇含量堪稱食品屆的冠軍了。每100克豬腦的膽固醇含量約為3100毫克,牛腦為2670毫克,羊腦是2099毫克。因此,高血脂患者應該杜絕吃該類食品。
4
奶製品類——奶油、黃油、雪糕
其實我們常喝的牛奶本身並不屬於高膽固醇類食物,而比較受大眾喜愛乳製品如:奶油、黃油、雪糕等奶製品中則含有較多的膽固醇。
因為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讓肝臟製造出大量的膽固醇,同時使人體排出膽固醇的效率降低,這樣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就會增多,過剩的膽固醇就會積聚在動脈中。
5
動物骨湯——豬骨湯、雞湯
許多人都聽喝骨湯可以補鈣,比如骨質疏鬆的人群,就經常為了補鈣而和大棒骨湯中的骨髓。其實骨頭裡的鈣是以碳酸鹽的形式存在,很難溶於水,幾乎很難被人體吸收。喝骨湯不但補不了鈣,而且還攝入了大量的膽固醇,長期食用很容易導致肥胖、高尿酸甚至是高血脂。
豬骨湯不合適,那麼雞湯呢?雞湯也是不適合高血脂患者的,因為雞湯中含有大量脂肪,被人體吸收後,會促使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進一步升高,這會使膽固醇等在血管壁沉積,引發冠狀動脈硬化、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
這說的好像好吃的肉都不能吃了?
非也非也~
像瘦肉一類,膽固醇含量還是很低的,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多吃一些不含膽固醇或者膽固醇含量較低的食物,比如穀類、蔬果、豆製品(豆漿、豆腐)等。
為了健康,
管管嘴而已,
這樣的「牛奶血」——脂血症,
小編認為大家都不想要,
對吧?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