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

很久很久以前 ,在印度的迦毗羅衛國出生了一個太子 .而他的父親就是偉大的凈飯王, 在為自己珍愛的兒子命名為喬達摩·悉達多後,國王又請來了著名的大仙人來為太子占相,告訴凈飯王:「您兒子的相,具足種種莊嚴,將來如果在家,當做聖王統領天下,如果能出家修道,則定能成佛具足一切智慧。」說罷仙人又嘆息道:「可惜我老了,已無緣聽聞道他所說的妙法了」幾年過去,果如仙人所言,太子七歲讀書,十歲學習武藝,膂力過人,眾人無不驚服,到了十二歲那年,在郊外,看到農夫耕田時用鋤犁耕起數只小蟲,很快便來了一群飛鳥將小蟲盡數食盡,不久群鳥又被老鷹追逐,如此深感眾生之可憐,互相吞食之苦,由然而生起了救拔之心,太子長到十六歲便已精通了全部的古《吠陀》經典與高深的武功。

到這時,太子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順遂的,但依舊不沉迷於這一切,常常一個人的靜坐思考人生的真諦,凈飯王回憶起從前阿私陀仙人的話,恐怕他要離俗出家,就為太子納妃,在太子十七歲時與第一美人耶輸陀羅公主成婚,凈飯王為了讓太子感到快樂,造了一個大花園,裡面築成春、夏、秋三時宏偉壯麗的宮闕,宮中有數百名美麗的宮娥彩女,日夜歌舞管弦,可是太子依舊覺得人生在世,到頭終是一場夢,熱鬧之場轉眼倍生凄涼,所以依舊悶悶不樂。

在這之後的日子裡,太子為了散心,而分別從東南西三個城門出去遊玩,卻看到老苦、死苦、病苦,又知道這一切都是必將發生的,內心慘然,便不願繼續出遊,返回了王宮時隔不久太子又出城了,但這一次他沒有要隨從跟隨,而是獨自騎馬滿懷心事的從北門走,坐在一處園林的樹下休息,思考人生避無可避的老病死諸苦,這時一個氣度非凡的人走來,太子看到覺得稀有難逢,便起身詢問,那人回答太子:「我是頭陀修學聖人之道為脫離苦海。」說罷便離去了,聽了頭陀的話,太子豁然開朗,心中愁苦的迷霧,也因此煙消雲散,他高呼善哉,興高采烈的起身上馬,回了王宮,決定出家苦行,凈飯王當然不會同意,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心愛的兒子還是要出家,這是他不能接受的請求,可是悉達多太子決心已定,雖然凈飯王命令宮女加強警戒,但是也無濟於事,在一個深夜裡,太子終於找到了機會離開王宮,牽著自己的愛馬,從北門離開了他從小生活的帶給自己無數歡樂的迦毗羅衛城,他的僕人緊隨著他,希望他可以回心轉意,而太子為了表示自己出家的決心,剃掉頭髮,孑然一身走向樹林深處,前往毗舍離城的拔伽仙苦行林,希望能獲得自己所求的「解脫之道」但是第二天就離開了,認為這種修法,「未斷苦本,以此因緣,是故去耳,」之後他便跟隨兩位婆羅門高人,阿羅荼·迎蘭摩和郁坨羅巡·蘿藦子修行,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禪定境界,太子希望自己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以達到「正覺」從而解決眾生的痛苦,修行了一段時間,釋迦太子漸漸的覺得,這也無助於實現最終的理想,於是他去了尼連禪河畔修習,在苦行林下苦行了6年,苦行時,日食一麻一麥,身體經受了極大的痛苦,卻也明悟未果,後聽到彈琴人所唱的弦崩的太緊會斷,太松有彈不出美妙的音樂,遂放棄苦修行,並在尼連禪河邊沐浴,並接受了一位牧女獻給他的乳粥,恢復了力氣,終於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七日七夜悟道成佛,而這一天就是我們中國今天所過的臘八節。

我國佛教徒皆依禪宗之習,於這一天也就是陰曆十二月八日,以米與果物等煮粥供佛,俗稱臘八粥,後演變成民間習俗。

《敕修百丈清規》中有記載: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身供養。

李福就在《臘八粥詩》中說,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用以供伊蒲,籍之做功德。

南宋偉大詩人陸遊也曾有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詩中所說的佛粥,是以杭州名剎天寧寺內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僧侶每日把剩飯晒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八煮成粥分於人,稱為福壽粥,也有說有些寺院在臘八這一天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雜糧煮成臘八粥,分施捨與窮人,稱之為佛粥。

五千年傳承之路一個有益於您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最好的前半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