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放屁暗藏疾病信號,別把「屁事」當小事

寶寶放屁暗藏疾病信號,別把「屁事」當小事

粉哥導讀:通過屁能夠判斷人的健康狀況,前幾年還滋生出「聞屁師」這樣一新興職業,據說薪酬不菲。又有俗話說,屁響孩兒長,也就說越會放屁的孩子身體越健康。還有人說「屁大點事,也叫事」把放屁看得很輕,當然這句話也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形容事情微不足道。不管人們怎麼說,在媽媽眼裡,寶寶的事沒小事兒,屎尿屁的任何異動都牽扯著媽媽的心。

之前我遇到一位新媽媽,帶娃特別細緻。不僅僅記錄寶寶吃睡玩的事項和時間,還有記錄每天放幾次屁、什麼時候放的習慣,而且關於寶寶放屁的事情也顯得尤為焦慮,屁少了、多了、比以前臭了、響了等等都會來電話詢問。

當然也有不關心寶寶「屁事」的媽媽,認為放屁為人之常情,沒有必要留言。可別小看,放屁也預示著某些疾病,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壞屁」值得注意。

屁是怎麼產生的呢?

人體中氣體其實是兵分兩路排出體外的。

胃部的氣體從嘴中排出,叫打嗝;

進入腸道中的空氣或代謝時產生的廢氣從肛門排出,就叫放屁。

放屁是一種生理現象,每個人都要放屁,正常情況下屁的臭味都不會太濃烈或無味。雖然放屁被認為是一種不雅的行為,可沒有人可以不放。

暗示寶寶健康狀況的幾種屁:

1、臭屁

寶寶的臭屁,還不能用一個「臭」字籠統概之,臭法不痛揭示的健康狀況不一樣。通常情況下,臭屁的氣味主要來源於吲哚、糞臭素、硫化氫等物質。如果出現其他怪味,就可能是消化異常了。

酸臭

可能是攝入過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腸道中長時間儲留髮酵,產生難聞的氣體,放出的屁就有酸臭味,並且腹部還會咕嚕咕嚕響。嚴重時還會伴隨腹痛,哭鬧等現象。

臭雞蛋味

攝入了過量的蛋白質而消化不良,產生了大量的硫化氫,放的屁就有難聞的臭雞蛋味,還很刺鼻。

對策:

遇到這兩種情況,且還沒有出現腹瀉,立即減少相應的食量就可以了。吃奶粉的寶寶可以減少奶粉量;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酸臭屁需要減少吃米粉、米飯、其他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屁帶臭雞蛋味的寶寶,需減少富含脂肪和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可以服用益生菌調節腸道。

吃奶粉時比吃母乳時放的屁臭

正常情況下,母乳是天然最適合寶寶消化的食物。配方奶粉始終趕不上母乳好消化,加之營養成分也有差異,大便和屁的氣味也會有不同。如果寶寶的大便性狀正常,寶寶的屁臭一點,也不用多慮。

光放臭屁不拉屎

要是寶寶只是放臭屁,幾天不拉屎。小心寶寶是便秘,大便乾結無法排除,長期留在直腸中的大便進一步發酵產氣,放的屁也會比平常臭。

對策:

需要改善寶寶的飲食結構,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時做順時針腹部按摩,促進排便。

提醒:當寶寶放臭屁後緊接著出現腹瀉,發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時,需要看醫生。

2、放屁帶大便

一放屁就帶出一些大便來,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吃母乳的新生兒時期。

一是寶寶大便還不成型,大便次數多而稀薄。二是括約肌及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不能控制排便。寶寶放屁時一用力就帶出了大便,其他都正常,屁也不臭。隨著寶寶月齡增長這種現象會減少並消失。

但是當寶寶突然出現放屁帶大便,就要留意了,可能是消化不良或感染性複習。需要調整飲食和護理辦法,並諮詢兒科醫生。

3、放空屁

寶寶放屁次數增多,聲音響,無明顯異味,放屁後也不拉屎,主要有兩個原因引起:

是寶寶在告訴媽媽他餓了。飢餓狀態下胃腹部蠕動加快,不僅會放屁,有的還會打嗝,胃腹部還有咕咕聲,只要及時喂哺就可以了。

吸入過多空氣。會同時引起打嗝和放屁。長時間哭鬧、大笑、餵奶方式不對等都可能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對策:

盡量避免寶寶長時間哭鬧和大笑,每次喂完奶都記得拍背,排出胃部空氣。喂母乳時要讓寶寶含直乳暈處可預防吸入空氣;餵奶粉的寶寶,沖調奶粉時不能用力搖晃奶瓶產生過多空氣,奶液充滿奶嘴,別讓寶寶吸到空奶瓶。

4、無屁

放屁是人的正常生理代謝現象,要是沒有屁放媽媽可別大意。曾經就有位媽媽認為孩子不放屁是正常的,放了屁反而緊張起來,所幸的是寶寶最後正常放屁了,要是一直不放屁這位媽媽能否覺出異常來呢,現在想來為她後怕起來。

腸梗阻,腸套疊:寶寶長時間不放屁,這種情況排便也會受到影響,嚴重時可能會噁心嘔吐的現象,需要及時看醫生,排除腸梗阻,腸套疊的可能。

胃腸功能紊亂:胃部消化不良,腸蠕動減慢時,會出現腹脹,光打嗝而無屁的現象。這種情況,多是飲食過量積食或胃腸炎等引起,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減少進食量,還可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腹中氣體排出,幫助寶寶發屁。

5、哭鬧放屁次數多

除了消化異常引起寶寶腹痛,屁多哭鬧外,新生兒期屁多哭鬧,有可能是腸絞痛,屬於常見的生理現象。

腸絞痛時寶寶哭鬧的同時雙腿會向上蜷曲,哭鬧時間長,幾乎每天都要哭3小時左右,放屁多,保持腸道通常,慢慢會恢復。為了減少寶寶不適感,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豎抱拍嗝,排除胃部空氣可以減緩。

成人也別老別憋屁

古語有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雖然是描述氣血通暢對健康的好處,用在放屁這件事上也很貼切。放屁是常事,對人有益無害,也算是一種「排異現象」,千萬別長時間憋屁。通常每天放10個屁左右都是正常的。

皮耶托馬尼寇拉.余赫的《放屁,是門學問》中就轉述了一個很有趣的傳聞:一位婦女特別矜持,忍了十二年沒有放屁,最後一命嗚呼了。

可見放屁真是關乎健康的大事,久了不放會導致腹脹,廢氣沒有排除還會帶來其他胃腸疾病,該釋放時就放心釋放,別老是忍著。當然,一屁不放也不會怎樣。

母嬰學習首選微刊

奶粉育兒科普大V

趕緊關注吧!

申明:本公眾號稿件來源平台原創或網路,若涉及版權,請與小編聯繫,收到信息後會在24小時內處理;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可轉載。

育兒諮詢:naifenliu;

商務合作:liuambitio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放屁也能反映身體情況,媽媽讀懂這些秘密了嗎?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