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皇上的后妃,你是否喜歡?

古代皇上的后妃,你是否喜歡?

常言道,皇上後宮佳麗三千,那皇上喜歡的妃子是否符合你的眼光呢。穿越劇、穿越小說中回到古代成為皇帝寵愛的妃子,與皇帝上演一番恩愛的大戲的橋段大家都不陌生,然而你以為就這麼簡單嗎?Nonono,你太年輕單純了,一起來看怎樣才能成為皇上寵愛的妃子。

首先你的長得美,古代人的審美標準是怎樣的呢?不同時代略有不同比如胖瘦,不過還是有些硬標準是放之各朝皆準的。

在古代中國男人的眼中,一個女人身體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臉蛋,也不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三圍,而是一雙蓮足,也就是小腳。

所以,古人的選美,首先就是比腳。而比腳選美又有很多的稱謂,比如說「賽足會」、「曬足會」、「蓮足會」等。這種選美比賽出現在明代正德年間,而又以山西和直隸兩地最盛。當時每逢佳節廟會,集市之上士女雲集。這些女性或圍坐於空場,或坐於車中,蓋著蓋頭,不能讓人看到臉。但是她們在這時候會把自己的秀足露出來,當然,她們都穿著鞋襪。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腳論足後,依次定出狀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會因此遠近聞名。而那些待字閨中者,也會因一個好名次而使自己身價倍增,非常容易物色個好人家。趙飛燕就是因為腳長的美體態輕盈,可以「掌上舞」而得到漢成帝的青睞。

除了長一雙蓮足外,以下幾個方面你還得滿足。

烏髮蟬鬢:「烏」就是說要有一頭烏黑的長髮,「蟬鬢」則是指面頰兩旁近耳頭的薄如蟬翼的頭髮。「烏」這個詞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現,至於「蟬鬢」一詞,則出現在三國時代的魏國,是魏國王宮中一名叫莫瓊樹的宮女所梳的髮型。《詩經·鄘風·君子偕老》中說:「鬢髮如雲,不屑髢也。」意思是頭髮濃密烏黑,不屑使用假髮。由於古代女性的髮型變化多端,天生的發量往往不敷所需,因此假髮也經千年而不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擁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長髮是很讓人驚艷的。在古時一頭黑長直的頭髮有多誘人,看《世說新語》的一個小故事便知。東晉權臣桓溫平定蜀地後,戰利品之一就是多了個小妾——蜀地舊主李勢的妹妹,對她很是寵愛。桓溫之妻南康公主知道後打翻了醋罈子,以滅小三的架勢去面見情敵,結果「正值李梳頭,發委藉地,膚色玉曜」,南康公主把刀一扔抱住李姑娘說:「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意思是我看了你都會心動,何況是那老傢伙呢!成語「我見猶憐」就是這麼來的。顯而易見,發質是古代男性對女性審美的一項標準。

明眸流盼: 一雙有神採的眼睛是最重要的。正所謂「美目盼兮」,古人並不欣賞雙眼皮大眼睛,無論是圓潤的杏眼還是細長的鳳眼,都不要求大,而重在眼波流動、明眸善睞的神韻。最好要清澈明凈、楚楚動人,古人常用「秋水」、「秋波」形容美人的眼睛,如「雙眸剪秋水」(白居易《箏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李白《長相思》)。《西廂記》里張生對崔鶯鶯種下情根,緣起便是伊人的一個回眸,讓張生驚心動魄,發出「怎當她臨去秋波那一轉」的感慨。

娥眉青黛: 「娥眉」這個詞被用來專指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說把眉毛剃掉,然後用青黑色的顏料來繪畫眉毛。這種化妝手法,在西周時期就流行開來。這聽上去有些「毀容」的味道,但是也說明了眉黛素來是女性的一項審美指標。

玉指素臂:古人對女性的手指與手臂非常重視。作為美女,則手指必須纖細而柔軟,手臂則必須白皙,而且還要圓潤而充滿彈性,此謂之「素臂」。先是「手如削蔥根」,要有芊芊玉指,而「領如蝤蠐」,就是要求頸部像蝤蠐(天牛與桑牛的幼蟲)一樣長而豐滿、潔白光滑。再是「肩若削成」(曹植《洛神賦》),低垂的肩膀,亦即溜肩,順便說一句,這種肩形因為古今服飾的變遷,非常宜古不宜今,穿古裝飄逸婀娜,穿T恤等現代裝卻總顯得撐不起來,在時下很不吃香。其實就像現代人喜歡美腿美女一樣,「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種審美傾向。

細腰雪膚:春秋時就有了「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傳聞,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文中說鄰家女「腰如束素」,南朝蕭繹也在《採蓮賦》里說「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都強調腰部的纖細。北宋詞人柳永的《木蘭花》更誇張:「酥娘一搦腰肢裊,回雪縈塵皆盡妙」,腰細到一把握住,著實令人咂舌。除了細,還要曼妙輕盈,這與舞蹈有一定關係,白居易有小妾小蠻,詩人形容她「楊柳小蠻腰」,後來成了對細腰的經典描述,除取楊柳的纖細外,還因為楊柳的飄拂不定,很符合古代文人對美人細腰輕盈柔軟、富於韻律美的要求。《西廂記·驚艷》中說崔鶯鶯的步態是:「似嚦嚦鶯聲花外囀,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風前。」古人對女性細腰雪膚的審美觀可見一斑,這一點和現代人的審美倒是極為相似。

肢體透香(加分項):女性肌膚中帶有芬芳的香氣,亦被視為美女,這種香氣並非來自某種香水,而是天然的體香;除了清代著名的香妃外,據說西施亦是渾身散發香氣的美女。

而你恰好滿足了以上所有的標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美人,那麼你還得會掌握以下才能。

琴:會彈琴的古代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就生動的描繪了一個女子彈琴委婉婀娜的姿態,東漢末期蔡文姬博學有才,通音律,據稱能用聽力迅速判斷古琴的第幾根琴弦斷掉,創作了琴曲歌詞《胡笳十八拍》,也因美貌與琴藝被掠到匈奴成了左賢王的妻子。

棋:下棋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試想春花秋月與皇帝對弈幾局怎能不得皇帝喜歡, 唐代的宮妃和貴族婦女中間,有不少人愛下圍棋,如楊貴妃、杜甫夫人等都懂得圍棋。

唐詩人張籍有《美人宮棋》詩一首:

紅燭台前出翠娥,海沙鋪局巧相和。

趁行移手巡收盡,數數看誰得最多。

明朝崇禎皇帝的田貴妃,清朝雍正皇帝的妃子,也都善下圍棋。當時的戲劇和小說中,也大都包含婦女下圍棋的情景,成為當時男女愛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西廂記》有「圍棋闖局」;《玉簪記》有「手談」一節;《拍案驚奇》有「小道人一著饒天下,女棋童兩局注終身」的章節。尤其是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里,就有10餘處描寫圍棋。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是賈寶玉與薛寶釵的一局圍棋,賈的棋力不如薛,眼看即將敗下陣來,中途殺出了「程咬金」,林黛玉來到,只一指點,就妙手回春,擊敗了薛寶釵。

書:書法不是必須要具備的技能,但是是很重要的一個加分項,試想其他女子寫字很醜陋而你與皇帝書寫的卻清婉靈動,得侍御寢的機會豈不大增。唐代女皇武則天,就非常精通文史,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頂級的書家。由她手寫的《升仙太子碑》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巾幗書碑,這點我們從《武媚娘傳奇》中也可以看出,武媚娘剛剛入宮一直在努力的讀史書練習筆法。元代的女書畫家管道升,世稱「管夫人」,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書家之一,元代書法大家趙孟之妻,同時也是一位詩詞創作家書家。

畫:女子的感受力是高於男子的,據說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女人眼睛中的像素密度高於男人,她們看到的世界更加絢麗多彩,這麼說來女子作畫先天上就有優勢,李清照(1084~約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女書法家,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的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李清照對金石書畫不但酷愛,精於賞鑒,並且也能動手寫字作畫。《才婦錄》說她"能書能畫。

除了琴棋書畫之外,還得必須掌握女紅、舞蹈、禮儀、房中術甚至一點男性心理學,皇帝勞煩一天,遇事不順,你能夠在枕邊排憂解難說些體己話,自然地位穩固。

恰好你穿越回去長得花容月貌,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同時正好遇到皇上民間選妃的大好機會,並且通過了地方上的初試,拿到了官方的路費,這天清晨你打扮的漂漂亮亮和父母滿懷信心的向京城出發了,經過一段艱苦的路程終於來到了京城。一直等到來年的正月才等到了宮中集合的命令。剛進宮你就要面對第一次考核,宮中工作人員先要從外表上大概檢查了一下,每100人為一組,按年齡大小排隊站好。工作人員從你們面前走過,高一點的,矮一點的,胖一點的,瘦一點的,全都不要,這樣5千就被涮去了1千人。你憑藉良好的條件輕鬆通過了第一關。

沒幾天你們又被叫到了一起,進行五官身材檢查,與頭一天那樣,每百人為一組排隊站好,宮中工作人員細看你們的的耳、眼、嘴、鼻、頭髮、皮膚、腰圍、肩寬等部位,有一部位不合格,哪怕身上長顆黑痣,都要淘汰。接下來又讓你們自報家門,聽聲音是否優美,是不是有口吃的毛病。這樣,又涮去了2千人,這是第二關。

第三關,借用工具測量身體是否符合比例,看氣質如何。凡是手腕粗短的,腳趾肥大的,舉止輕浮的,都不能過關。這樣,再被涮去1千人。

第四關就是「裸檢」了。你和餘下的1千名女孩子全部被召入宮中,備選。由年老的女官把你們帶到密室,摁摁乳房,查看長得挺不挺;聞聞腋下,看看有沒有狐臭。最後摸遍全身,試試長得是否豐滿發達。這樣,又涮去了700人。直到這一步你都全部完美通過,然而還並不能見到皇上。

你還要和300名精選下來的女孩子留在宮中生活一個月,以觀察生活習性、說話態度、智力高低、人品如何。這一步摒棄了胸大無腦、長得美但傻的女子混進來的可能,一個月過後,你與其他49位好姐妹幸運的留了下來,終於有了見到皇帝的可能,你們需要等待一個時機比如皇家慶典、皇帝皇后壽辰等日子在皇上面前露臉,這就要考察你出風頭的能力了,如何在50個人中脫穎而出,得到皇上的注意是成為后妃得到寵愛的第一步,之後你還要面對與其他后妃的競爭、面對皇后的壓力、忍耐一個人時的孤獨、日夜禱告生下兒子等等,想要成為一個如同穿越劇中享盡榮華和寵愛的后妃,你要做的還有很多,一步走錯可能就永無出頭之日,在這裡我只能祝你好運。

關注小編,有更多關於古代美女的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歷朝全盛時期疆域版圖排行榜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