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吊人銅矛、豹銜鼠銅戈,您見過如此詭異凌厲的冷兵器嗎?

吊人銅矛、豹銜鼠銅戈,您見過如此詭異凌厲的冷兵器嗎?

原標題:吊人銅矛、豹銜鼠銅戈,您見過如此詭異凌厲的冷兵器嗎?



滇國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國,存在於戰國秦漢時期,以青銅兵器作為主要的兵器。滇青銅文化研究專家張增祺先生把這些青銅兵器分為勾刺、砍劈、擊打、遠射和防護五大類,包括戈、矛、鉞、斧、啄、劍、臂甲等。



這些兵器在古滇國戰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血腥與冰冷之中,兵器攻擊與反擊、掠奪與被掠奪的本質顯現無遺。

滇國殘忍習俗:血祭


在古老的滇民族中,流行著一種奇怪、殘忍的習俗——血祭。


兩千多年前,滇池一帶不僅生活著滇人,還生活著昆明人。他們之間經常爆發戰爭。滇人當時勢力強盛,但昆明人也是以強悍著稱,滇人並不總能獲得勝利。



原始民族敬重勇士的思想是樸素的。他們承認昆明人的勇敢,因此非常喜歡用昆明人的熱血來祭祀神明,取悅上蒼。僅僅為了祭祀的目的,滇人也會主動進攻昆明人,掠奪奴隸以及貢品。


在滇人看來這種血祭會讓神明肥沃土地。滇人熱切盼望用敵人的鮮血換取莊家的茁壯生長。眾所周知,腐爛的動物遺體會讓土壤更肥沃。


滇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單純地認為是人的血肉讓神因喜悅而賜福。活祭的場面在今人看來那樣殘酷,卻被古代滇人視為理所當然。



▲殺人祭祀柱場面貯貝器


雲南晉寧石寨山1號墓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鼓腰部刻有八人,每人手持兵器,或駑、或矛、或斧作奔跑追獵場面。器蓋上鑄人物五十一個,動物豬、犬各一。

蓋中央立一圓柱,上盤繞蛇兩條,柱頂立一虎。兩側邊沿各有一鼓。柱右一人裸體,雙臂反綁於一牌上。柱前一人左足鎖枷,一人跪地,雙臂反綁,均裸體。


此三人當為祭祀的犧牲。柱右一人乘坐四人肩輿,為主持祭祀的女奴隸主。此場面是滇人舉行的一場祭祀儀活動。



▲局部放大圖


滇國古兵器


豹銜鼠銅戈


長26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3號墓出土。扁圓銎,上刻捲雲紋、同心圓紋、鋸齒紋等,銎背上鑄有一隻豹子,其尾下垂,四足微彎踏於銎上,口銜一鼠,又目遠眺作觀望狀。滇人特有的武器。



蛇頭紋形銅叉


長30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3號墓出土。叉圓形銎,銎側無鈕,銎上飾浮雕的蛇頭紋,蛇背有鱗片,張口鼓目作吞食狀。刃為長方形,前鋒分叉。滇人特有的武器。


金臂甲


高19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3號墓出土。金臂甲片一組三片。1994年雲南江川李家山也出土過形制一樣的三片銅甲片,穿連組合正好與人手臂相吻合,以此推斷,雲南晉寧石寨山的這三片金甲片當為金臂甲。



尖葉形雉雞紋銅鋤


長28.5厘米,寬20.5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5號墓出土。整體似樹葉,前鋒呈銳角,後端呈鈍角,鎏作三角形,突起於鋤身正中。


鋤兩側各刻一隻站立的雉雞,可能用於與農業有關的祭禮儀式,不一定是實用物。雲南盛產銅礦,說不清這是農具還是兵器,或是儀仗。



吊人銅矛


長41.5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6號墓出土。矛刃部長而窄,圓形銎,刃部後端兩側各吊一裸體男子,雙手反縛,其發下垂,為受刑之奴隸。

裝飾鳳格獨特,成為滇青銅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奴隸制滇國的象徵物,其殘忍對待戰俘,不亞於商代。



四人一牛銅啄


長27.5厘米。雲南晉寧石寨山6號墓出土。儀仗兵器.啄刺細尖,扁圓銎橫於啄體形成丁字,銎飾細密雲紋、太陽紋、雷紋、鋸齒紋組合成圖案。


銎背上原鑄四人(其中第二人已殘失)和一牛。第一人背負囊;第二人應為牽牛者,惜已失落;第三人作趕牛狀;第四人右肩扛物,已殘,僅剩半截木棍。


三人服飾相同,均著披氈,穿短裙,長不過膝,戴耳環。此場面內容似與納貢有關。滇人特有兵器。



▲局部放大



▲壓花牛紋金劍鞘

手形銎銅戈


這件手形銎銅戈就如其名,整體被鑄成手握短劍的形狀。手和腕臂中空作為銎,劍首作內,劍臘作援,後部有一圓孔。


內上沿出刃,銎部手背上有菱形紋飾。此戈表面鍍錫,可能是專門用作儀仗器使用。裝柄後如操生殺大權的手,持利劍高懸於芸芸眾生之上,整個器物構思巧妙,造型奇特。


它將裝飾效果與實用功能融為一體,這在中國青銅器中是很罕見的。它也顯示出了滇人豐富的想像力,堪稱滇文化的藝術珍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它是古籍記載的神秘兵器,扭轉明軍劣勢,是倭寇的夢魘!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