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討論博士的心理素質和情商前,最好先看看自己

在討論博士的心理素質和情商前,最好先看看自己

在讀博士自溺亡,無論從結果還是從過程或者從身份而言,都是悲痛、悲憤、悲情的事,可不知怎麼地就觸動了一些人的某根神經,居然不顧「死者為大」的古訓,大談起逝者的心理素質問題和情商來了。這樣「凌亂」的場面,如果有可能,真想測試一下這些人的心理素質和情商。

作家六六發微博說: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腦子裡想些什麼?裝個窗帘、買個菜,打掃個衛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俺們跟師,出門拎包抱著杯子,鞍前馬後辦入住,洗洗涮涮還生怕師父不滿意......你伺候伺候老師,那不是應當的嗎?看到這樣的話,首先想到了于丹,其次無話可說。只想把一個祝願送給你:但願你沒有在讀博士的兒子。不過,六六有沒有兒子不知道,于丹好像沒有的,她的是女兒。

與六六比,《人民日報》的「情商」就高多了。它並不拘泥於什麼「以干瑣事為樂」的討論,而是直接給出了出路:控制導師對學生的「絕對管理權」。令人不放心的是:一是《人民日報》沒有對導師有「絕對管理權」;二是給導師以「絕對管理權」的管理權是不是「絕對」的;三是學生只能被「絕對管理」嗎。與其喋喋不休說別人的問題,為別人出謀劃策,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聽聽博士的女友是怎麼說的:「從小我們被教育要誠實善良正直節儉,可長大後才發現,誠實被人說成是傻,不會撒謊就受人奴役,默默承受被說成是心理有問題。要麼讓自己隨波逐流,要麼自我解脫,你選擇了後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踏雪尋梅8088 的精彩文章:

TAG:踏雪尋梅8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