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財務自由之後,就沒有煩惱了嗎?

財務自由之後,就沒有煩惱了嗎?

財務自由,這個已被大家說濫的詞,被越來越多的人奉為「人生理想」。

曾幾何時,許多人的夢想都變成了遠離喧囂的城市,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開一家小店。

玩玩攝影、種種花草,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

財務自由,像散發著誘人香味的罌粟,讓一代又一代的人趨之若鶩。

我認識的一個北京上市老闆,在公司上市的第一年就賣掉了估值上億的公司。他說現在有錢了,終於可以去過理想中的生活。

過去的十幾年,他每天都高強度工作,每天能睡五個小時已經是奢侈,周末別人都在家裡陪老婆孩子,而他在外地出差。

「抗日戰爭8年,我這戰一打就是十幾年,腰早就坐壞了。」

那時支撐著他堅持下去的夢想就是:公司上市、賣掉公司、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過沒有煩惱和壓力的生活。

所以公司剛一上市,他立馬換取了鈔票,帶著一家人去了麗江。買了一棟帶院子的房子,花了兩百多萬來裝修,又買了單反和畫畫工具,準備去過他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最開始,在朋友圈能時不時都能看到他發的狀態。

今天開車去洱海,幫家人照相。

明天買回一車的新鮮花草,親自種滿院子。

在麗江認識的有趣的朋友,新鮮的見聞……

每天上班的時候打開朋友圈,看見他發的這些生活狀態,都會由衷地羨慕。

不想擺脫不喜歡的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吃一頓豐盛營養的早餐,寫字看書喝茶,不趕時間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都是殘酷的。

而我們理想中的生活,永遠都在別處。

還不到兩年,這位朋友就重新回到北京了。

他的精神看上去還沒有之前長年累月熬夜工作時候的好,人發福了,卻不是幸福生活的發胖。

「那種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了,還是工作好。」

談起在麗江的生活,他說一開始是挺好的,因為新鮮嘛。

反正自己有錢,怎麼折騰都行,在麗江開了兩家客棧,找了人來管,自己基本不操心。

本來想著要學攝影和畫畫,但東西買回來擺弄了幾天就擱置了。

都說在麗江最舒服的事情就是曬太陽,但曬久了都一樣,除了皮膚變黑了,人也沒多長兩個翅膀出來。

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人生突然毫無意義,沒有任何奔頭。

「我都不知道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都快抑鬱了。」

過去每天早上一睜開眼,要做的事情就紛至沓來。

開會、處理郵件、想方案……沒有盡頭的工作令人疲憊。

但在麗江,每天早上醒來睜開眼,腦子空空,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待在這裡的目的又是什麼?

曾經想要逃離的生活,卻變幻成另一種模樣重新束縛住自己。

生活無處可逃。

朋友回到北京後,又重新開始創業。

他說現在至少不再為錢工作,雖然挺累挺忙的,但他這隻無頭蒼蠅總算找到了支撐自己生活的支點。

其實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

《武林外傳》其中有一集,佟湘玉因為生活里沒有目標而陷入無聊和迷茫,於是她不斷給自己找目標,但這些目標總有實現的時候,所以她的迷茫永遠也不能終止。

她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只是為了目標而尋找目標。

自古以來,這些嚷著把酒話桑籬的人們,都不過是在疲憊之際的一時感慨,它存在的時間不過一瞬。

和上面那些在實現財務自由後,才敢去追求理想生活的中年人不同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已經開始不上班的生活。

根據國內某大型求職網站發布的《2017 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顯示,近三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離職率持續走高,2016年應屆生的離職率更是高達 26.5%。另外,一線城市員工的離職率增長較 2015 年高出 4.1 個百分點,為 22.4%。

「我每天一進辦公室,就覺得窒息。」

這是我曾經的同事小美的原話。

對她而言上班就是消耗青春,浪費時間。大好的青春年華為什麼要浪費在電腦面前,用高曉松那句話說,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於是小美辭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國旅行。

從新馬泰到國內的西藏、新疆,每天的生活都在路上,她覺得這樣才算活著。

但旅行半年後回來的小美依然很焦慮。

這次不僅錢花光了,還沒了工作,而等待她的是下個月的房租和一堆賬單。

上班痛苦,但是不上班更痛苦。

旅遊散心,無論去到多遠,只要回來依然要面對巨大的壓力。

因為暫時的逃避,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

中年人也好,年輕人也罷,迷茫和焦慮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期待嚮往的那些,只是因為離我們本身生活很遙遠,我們就給它添加了許多的濾鏡,讓它變成了我們幻想出來的美好。

我們都嚮往遠方,希望去過一種沒有煩惱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其實我們想要逃避的是生活的瑣碎、枯燥、無意義。

但我們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不可能逃離生活本身。

如果你把財務自由當成結果和目的,那麼註定會失望。

就像你把每個月的工資當成自己的目標,那麼在得到薪水前的三十天都會感到生活難熬痛苦。

財務自由是實現理想人生的一種手段,而非最終目的。

攀比,比較,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

95後已經有人年入千萬,00後已經開始當CEO,永遠都有人比你優秀。

在所謂成功的標準上是沒有上限的。

生而為人,我們就像走在一條漫長沒有盡頭的荒原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迷路,不知道什麼會發生意外。

工作,就像我們在沿途採到的鮮花,撿到的果實,它最終也會隨著時間而化為塵埃,但它曾帶給我們或美好或膩味的香氣,或甜或酸的滋味。

我們在不停奔向終點的時候,這些被我們遺落在原地的東西,會告訴我們曾經存在過的意義和價值,是代表我的存在。

你有沒有想過你人生的理想究竟是什麼?

就是為了和同學坐在一起喝咖啡?

還是拚命努力忍受眼前的生活只為了實現財務自由?

或者只是單純地不想上班宅在家裡?

那麼財務自由之後呢?

在家裡待上十年之後呢?

你忘了當初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來,聽自己心的聲音,它一直在那裡、在那裡

喧囂的時候是聽不到的,

沉靜的時候才能聽得到,

慢慢的,你會知道你當初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

END

人生需要教科書

人人都需要自我管理

六度自我管理,你的人生教科書

親近善友、遠離惡友,我們才能遠離煩惱、邁向圓滿人生。

我們在喜馬拉雅FM上已發布了「六度自我管理60講」免費音頻課程,歡迎你關注收聽!

六度自我管理

助你遠離煩惱,邁向圓滿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度自我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六度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