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積極備戰太空戰,一關鍵問題不解決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歡迎關注「石江月防務觀察」公眾號(Defence_SJY)
往期精彩文章請戳
如何擊敗「強敵」中俄?五角大樓拿出了一份路線圖……
港媒:中國在關島附近布設水下監聽器,監控美國潛艇進出
如何擊敗「強敵」中俄?五角大樓拿出了一份路線圖……
美國福布斯新聞網1月21日報道,太空中的戰爭已經開始了。雖然詳情無從得知,而且迄今為止所有相關行動都是非能動的,但中國等美國的競爭對手正在大舉投資,「這會削弱或威脅美軍及美國經濟賴以生存的空基能力」。2017年,五角大樓國防科學委員會曾發布報告警告稱:美國衛星通信面臨的電磁威脅「在過去幾年裡迅速升級」,而且這種威脅未來極有可能會繼續增長。
這些威脅有可能嚴重削弱美軍在戰時的能力。以全球定位系統(GPS)為例,該系統為地面或近地面用戶提供精確的導彈制導信息,如果無法獲得GPS的導航服務,美國的智能炸彈、導彈就無法發揮作用;執行複雜的軍事機動任務就會面臨更多挑戰;在戰爭迷霧中很難定位部隊,誤傷友軍的事件就會時有發生。
這僅僅是個開始。普通民眾利用GPS進行行動電話通信,跟蹤商用飛機和貨運車隊,支持汽車自動導航系統,提供緊急服務,完成精細農業作業,以及許多其他事情。因此,GPS系統在戰時被摧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或者是因為受到干擾導致信號較弱,又或者是地面控制站遭到網路攻擊破壞,其後果遠遠超出了對軍事領域。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空軍開始徹底變革其進入太空的途徑。美國的太空服務不再簡單的假設其能夠獲得可提供可靠通信、雷達預警以及導航系統的天基系統,而是著眼於充滿競爭的未來太空環境。
主導這種思維轉變的辭彙是「彈性」,意指設計並使用不太容易受到攻擊的航天器。這可能涉及到強化、機動、冗餘、欺騙、資產損失時快速重組,甚至是反擊攻擊者。需要採取類似措施保護控制衛星星座的地面站。不幸的是,現有軍事衛星建造於冷戰結束後,已經減弱的威脅認知,導致極少有衛星具備這些特點。
因此,開發下一代太空系統,正是美空軍重新考慮太空時的一個方面。與現有在軌太空系統相比,下一代太空系統會更有「彈性」。要完全實現這一點,需要耗費20年的時間。但是,自2016年推出《太空事務願景》時,美空軍就已經開始改變其太空戰的組織方式。《太空事務願景》由美空軍太空司令部和美國家偵察辦公室共同制定,該願景呼籲採用更加綜合的方法,來設計並使用國家安全太空系統。
冷戰結束之初,國家安全太空標準各有不同,缺乏協調。乘機在華盛頓杜勒斯機場著陸前,你會看到國家偵察辦公室上空,你所看到的東西就能夠體現這一點:成像衛星和間諜衛星相關人員分別在兩個幾乎各自獨立的建築物中工作。推出《太空事務願景》,就是為了打破學科及設計團隊之間的障礙,形成更為整體研究空間。
《太空事務願景》的總體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更具彈性的太空姿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美空軍將需要重寫其太空作戰理論,改變涉及太空行動的飛行員訓練模式,並列裝以前被認為沒有必要的各種作戰系統。新系統需要能夠增強太空感知能力,加強對太空資產的控制能力,並能夠作為戰鬥管理系統監督太空戰。
關於新軌道系統的大部分細節都屬機密信息。但無需多想,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投資,而且耗時久遠。最後,所有現有國家安全太空衛星星座都可能需要重新設計,並增加若干新衛星星座,以實現指揮和控制等功能。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在追求太空資產更「彈性」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錯誤。如果在新衛星設計之前爆發全面戰爭,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這不僅是強國太空競爭突然爆發的結果。美國家偵察辦公室主任貝蒂·薩普曾在2017年警告國會,華盛頓對國家太空安全的投入長期處於不足狀態。情況好的時候,在軍用太空領域——不包括情報-通信有效載荷——的全年投入也僅僅相當於聯邦政府約一天的開支。美政府需要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以便修正現有太空資產的不足。而且,也沒有人能夠保證,敵人不會在下一代太空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發動攻擊。
另一件可能出錯的事情是:美空軍和美國家偵察辦公室可能會選擇錯誤的方法來重新調整其現有資產。目前,在軍用航天領域,軍方似乎對通過商業解決方案解決任務需求很感興趣,特別是對看似無法提供作戰所需功能的小型衛星。受自身條件所限,小型衛星無法執行導彈預警等任務,而且,當前所有商用太空系統都有一個通病,即缺乏彈性。在許多領域,商用產品及採購過程可加速更強大衛星星座的交付,但如果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商業發展模式可以滿足美空軍對更有彈性的太空資產的需求,使用這種模式就是不明智。
因此,即使美空軍正積極備戰太空戰,其也可能需要採取一種漸進的而不是革命性的方法來設計下一代的衛星。如果美空軍試圖重新設計現在來說功能很好但卻缺乏彈性的衛星,那麼最終形成的星座可能既缺乏彈性,功能也無法滿足需求。對於一個安全與繁榮比其他國家更依靠太空資產的國家來說,這將是一個糟糕的結果。
(石江月原創)
(轉載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TAG:石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