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那麼大,為何朱棣僅僅攻下南京就奪得了天下?

中國那麼大,為何朱棣僅僅攻下南京就奪得了天下?

洪武31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朱標的兒子也就是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朱棣的這個侄子聽取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削藩,朱棣赫然名列其中。

話說燕王朱棣,作為北方的藩王,守衛著北方領土,防止蒙古人的侵襲。

事已至此,朱棣為了自保,只能起兵反叛朝廷,以「清君側」的名義發起了靖難之役。

眾所周知,起兵造反是一件很擔風險的事情,歷來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所以,朱棣當年也是一樣,他心裏面也是沒底的,但不造反也是沒有活路的。

削掉爵位好一點是普通老百姓,不然性命難保。

朱允炆是怎麼應對這場戰爭的呢?

我覺得這場戰爭的成敗,就因為朱允炆的一個錯誤決定。

他下達戰爭動員令時,對大軍統帥是這麼傳達的:

打仗刀槍無眼,但你們要記住了,不要傷害了我的叔叔。

這是一個愚蠢的決定,也就是讓朱棣在戰爭中獲得了豁免權。既然皇帝都這麼說了,士兵哪敢違抗?

他們的邏輯很簡單,今天是你們叔侄鬧矛盾了,萬一哪一天你們又和好了,到時候朱棣要搞我們一下,那是易如反掌的事。

為了今後好相見,還是留一手後路吧。

三年多來,朱允炆換了一批又一批大將,朱棣這邊也是攻城略地,勝多敗少,但還是在山東原地打轉轉,這樣下去可不是好事,何年何月才是個頭啊。

對造反的人來說,時間比什麼重要,畢竟造反是不得人心的。長此以往,那些手下人嘩變了怎麼辦,到時朱棣就是一個光桿司令。

正在他憂心忡忡之時,他在宮裡的內線傳來消息:朱允炆把京師的部隊全部開到前線和自己對峙。京城防守空虛,如果能丟下山東,直接從徐州就可以打到京城,那天下可定矣。

朱棣果然調整了戰略,一路長驅直入,一直攻到了南京城下。最後還是那個草包將軍李景隆打開城門,京城淪陷,史稱「金川門之變」。

就在這時,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蹤。朱棣沒辦法,就對外宣傳自己的侄子想不開,自焚了,並表示出悲痛的樣子。

如此,燕王朱棣,通過四年艱苦卓絕的戰爭,終於榮登大寶,位列九五之尊。

當然朱棣之所以能造反成功,還在於他老爹朱元璋把那些能打仗的功臣全部殺光了,剩下的都是防守型人才,遇到朱棣這種百年難得一遇的將才,他們只能歇菜。

朱棣繼位後,勵精圖治,大力發展民生,國家強盛,百姓安居樂業。他還親自五征漠北,派遣鄭和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史稱「永樂之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談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良韓信同被劉邦封王,為何韓信慘死而張良善終?

TAG:閑談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