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益生菌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中的使用價值

益生菌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中的使用價值

幽門螺桿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即Hp(本文以下簡稱Hp),於1983年首次被報道,是一種定植在胃黏膜上的革蘭陰性微需氧菌,是誘發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以及胃癌等的主要因素。

目前,由於廣泛使用標準三聯療法以及其它抗HP方案,Hp對抗生素的耐葯率日益升高,使Hp的根除率明顯降低,給治療帶來一定困難,尋找新型治療藥物和改善治療方案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應用益生菌製劑為預防和治療Hp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發現益生菌可以提高三聯方案的Hp根除率,對於胃癌防治有重大的意義,成為當今研究的重點。

益生菌根除Hp的臨床實踐

目前用於抗HP的益生菌主要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酵母菌等,其在體外實驗中抗Hp活性較好。

益生菌的單獨使用Hp根除率介於20%-30%之間,而益生菌和三聯、四聯治療方案的聯合則可使Hp根除率提高。

一項多中心、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表明,三聯療法和乳酸桿菌的聯合應用較三聯療法單用,Hp根除率顯著提高到82%以上,並可以減少味覺異常、腹脹和腹瀉等副作用。同時,另一項試驗也表明,益生菌和抗生素的聯合應用較單獨使用抗生素,Hp根除效果增強,不良反應顯著減低。因此,普遍認為應用益生菌可以提高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和奧美拉挫三聯方案中的HP根除率。

很多年來,世界各地在臨床試驗研究益生菌抗Hp根除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結果不盡相同,可能與益生菌菌種不同有關。而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第四次共識報告提議,益生菌可減輕或消除Hp根除治療導致的腸道微生態失衡,但能否提高Hp根除率仍需進一步擴大現場。

益生菌提高Hp根除率的作用機制

益生菌之所以能提高Hp的根除率,其作用機制可簡單概括為:

競爭性抑制Hp和胃粘膜上皮細胞相粘附,抑制Hp引起的炎性反應,抑制或直接殺死Hp。亦可改善胃腸道的微生態環境,降低抗生素的不良反應,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這個機制主要從以下方面實現:

1、競爭性粘附:

Hp通過鞭毛穿透厚層粘液,藉助脂多糖、粘附素和菌毛等成分粘附在胃粘膜層的上皮細胞上,Hp的膜蛋白也參與了和上皮細胞的粘附,這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益生菌可與Hp競爭粘膜上皮細胞結合位點,從而減少上皮細胞的粘附。研究認為,益生菌可能通過分泌一些抗細菌粘附的活性物質或某種抗菌物質,達到阻礙Hp對胃上皮細胞粘附。

2、抗炎作用:

體細胞中,相關基因A(CagA)的編碼蛋白是導致Hp感染的重要因素。而益生菌中的唾液乳桿菌,能夠對CagA蛋白表達起到抑制作用,進而降低胃粘膜的炎症反應。

同時,益生菌還可能通過對機體免疫反應的調節,增強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增強腸道的屏障功能。一些益生菌亦可通過刺激胃腸道粘膜產生分泌型IgA,而提高胃腸道粘膜防禦功能,增強對Hp的免疫力。

3、抑制或直接殺死Hp:

益生菌可分泌某種抗菌物質抑制甚至直接殺滅Hp,譬如,乳酸桿菌能夠生成一些細菌素、有機酸(乳酸、甲酸、乙酸和丙酸等)和短鏈脂肪酸等物質,可以抑制甚至殺滅Hp,並且能夠降低尿素酶的活性,抑制Hp在胃黏膜的定植生長。此外,枯草芽孢桿菌、雙歧桿菌、糞腸球菌和乳酸桿菌均可釋放抗Hp活性的細菌素。

4、調節腸道菌群,減少不良反應:

益生菌可調節腸道菌群失調,保持腸道微生態的平衡,預防抗生素相關腹瀉和便秘等,從而提高患者根除Hp治療的順從性。益生菌能夠提高胃腸粘膜上皮細胞連接的緊密性,阻止腸道細菌發生移位,提高粘膜的屏障作用。此外,益生菌釋放的營養物質能夠為胃腸道上皮細胞提供營養。

本文轉自:愛上細菌微信公眾號

原題:益生菌在治療胃癌中的使用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菌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腸道菌群失調可增加腦卒中風險

TAG:菌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