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連故事:呂振羽調查丟失國寶55冊《永樂大典》,保護旅順博物館鎮館之寶木乃伊

大連故事:呂振羽調查丟失國寶55冊《永樂大典》,保護旅順博物館鎮館之寶木乃伊

2014年12月20日,領導人在澳門大學考察時,贈送了《永樂大典》重印本,

並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寶藏,一旦探秘其中,就會終生受用。」

為什麼會把《永樂大典》重印本作為禮物呢?

《永樂大典》被《不列顛百科全書》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六年(1408年)成書,彙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

是中國古典文獻集大成的曠世大典。


《永樂大典》永樂正本杳無蹤跡,僅存的嘉靖副本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查時只剩800冊,

現今尚存約419冊(2017年統計),810卷,不到原書的4%。

其中有52冊便來自大連,是大連1951年丟失的一批珍貴國寶。

為此,史學家、教育家呂振羽1951年曾受東北人民政府委派,專程來大連調查處理,

並親筆撰寫《視查大連旅大圖書館東北資源館旅順東方文化歷史博物館給東北人民政府請示報告》(《呂振羽全集》第9卷703頁,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旅大圖書館(今大連圖書館)、東北資源館(今大連自然博物館)及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今旅順博物館)在「八·一五」前均附屬於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皆為其侵略機構的組成部分,均有數十年的歷史,收集文物、圖籍、資料、標本、模型等等相當豐富。

「八·一五」後,蘇軍軍事管制當局改滿鐵中央試驗所為科學研究所,派蘇軍軍官耶郭羅夫為管理官,三個館均歸科學研究所管理。

1951年初由旅大市府接管,圖書館與資源館交由大連文化宮管理,博物館交由旅順市政府管理。

當時,東北人民政府得到大連的圖書、文物有毀壞情況的報告。

為了調查圖書、文物損壞及蘇軍移交文物現狀,東北人民政府於7月29日派時任東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呂振羽帶隊視察旅大圖書館、東北資源館和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

呂振羽曾經兩度在大連工作,1949年10月20日至1950年7月23日任1949大連大學校長,此次大連之行也是因公而來。

1949年大連大學本部舊址

呂振羽一行先到旅大圖書館調查,發現圖書館管理極為混亂。

當時,旅大圖書館有藏書庫十二大間及一個地下室,約有書籍31.6萬冊(含羅振玉藏書,共約45萬冊),

其中最大部分為歷史書籍,次為關於滿蒙朝鮮及有關亞洲問題的書籍和資料(均分十類),

此外對經濟建設有現實價值的發明報告兩套(約4000冊)及一些科學試驗報告。

但書籍陳列非常零亂,而且沒有整理登記。

圖書館當時還收藏有豐富的黨史史料,有各種傳單、標語、到場會議記錄。

據時任負責人說,中宣部和東宣部各拉走一部分,現地下室還可能存有一些,因地下室極其零亂,竟一時無法檢查。

珍貴圖書丟失尤為嚴重,1945年11月,蘇聯經濟學家波波夫率調查團來到圖書館,他說:「這些貴重圖書不應放置在殖民地。」

蘇聯調查團當時運走三十箱珍貴圖書,其中就有《永樂大典》55冊。

據《再談嘉業堂藏〈永樂大典〉的下落》(張升,《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5年03期)考證,滿鐵大連圖書館1938年收購有嘉業堂所藏《永樂大典》42冊,另購吳興丁氏百一齋所藏《永樂大典》4冊。

此前曾藏有《永樂大典》卷2739—2740、卷14382—14383,此後又購置《永樂大典》卷3614、卷5345、卷22570—22572、卷22760、卷482、卷483—484、卷2537—2538、卷7960—7962、卷8979、卷13019、卷14626,其中卷482、卷483—484、卷13019三冊出自瑯琊王氏,卷8979一冊為吳興丁氏百一齋的舊藏。

據1944年島田好統計,藏於滿鐵大連圖書館的《永樂大典》共55冊。

彼時,滿鐵大連圖書館以《永樂大典》為鎮館之寶,在藏書冊數上僅次於北京圖書館93冊,與美國國會圖書館(39冊)、日本東洋文庫(32冊)相比則遙遙領先。

中國新圖書館運動的推動者、北京圖書館館長袁同禮還曾親來滿鐵大連圖書館考察。

滿鐵圖書館舊址

呂振羽以史學研究聞名於世,並著有《簡明中國通史》,他非常清楚這55冊《永樂大典》的巨大文化價值,

它不但凝聚著深沉厚重的國家記憶,更凝聚著中華民族五千年融匯的民族情感。

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應該全力保護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


八月的大連多風多雨,呂振羽視察東北資源館的情況也不理想。

發現時任館長耶郭羅夫極不可靠,其他人員不但水平極低,而且部分存在重大政治嫌疑、重大偷竊嫌疑。

資源館本館及分館(工業館)共有陳列室40個。

據1941年統計,本館關於礦業、農業、水產、牧畜、地質等方面的標本和圖表照片共16261件,而當時陳列與未陳列的展品合計僅存12246件,損失嚴重。

因為管理不善,動植物等標本已損壞或開始損壞的不少。

另查,外資料室關於地質資源圖書約4000餘冊,未發表之調查報告四櫃。

分館所陳列多種機械火車建築等實物與模型圖表,其中以撫順、鞍山及大連各主要工廠的地下礦源及廠房等設備的模型為最有價值。

旅順博物館館長西蒙諾夫(蘇聯史學家)及其妻西蒙諾娃(旅順動物園主任)即將離職回國,其他人員水平極低,根本不懂博物館工作。

博物館當時有展覽室19個,存歷代文物及標本,陳列8057件,庫存20516件。

所藏文物中,遼金遺物及東北出土的新舊石器時代遺物頗多,有新疆高昌出土的漢人木乃伊十具。

但令呂振羽痛心的是,其中一具已經腐壞。

而且日本侵佔時期做的侵略宣傳、協和語,以及侮辱中國的展品也沒有徹底清除。

彼時,亦因為管理不善,兄弟城市經常借調有重要價值的歷史資料,並從大連運走珍貴文物。

如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殷墟甲骨」就有千餘片運自大連。

1945年抗戰勝利後,羅振玉所藏甲骨已經流散各處。

山東膠東行政公署派幹部去東北地區鞏固地方政權,接收敵產,在大連遠東煉油廠執行任務,發現煉油廠內有一個四面焊死的大鐵箱。

裡面裝有73個木製小抽屜,11個布制小盒,嵌裝有1234片甲骨(一說1219片)。

山東省膠東行政公署將甲骨運回膠東,先由膠東圖書館保管,1951年移交給山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55年入藏山東博物館。

另有上海等城市借走大量滿鐵資料。


呂振羽結束大連文博調查後,徹夜難眠。

他沒想到,在這座自己生活近一年的城市裡曾經珍藏著這樣多的重要歷史文物,而且遭到比較嚴重的損失。

為了制止文物損失行為繼續,並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呂振羽趕緊商請中共東北局宣傳部部長、東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卓然,對旅大市委宣傳部及文教局提出處理辦法,並於8月25日撰寫了《視察大連旅大圖書館、東北資源館、旅順東方文化歷史博物館給東北人民政府請示報告》。最後他提出處理意見如下:

(1)該三館暫歸旅大負責管理,對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負責,所有文物、圖書、資料等須負絕對保管責任,不得再有損失和損壞,任何方面前去調撥,均須經東北文教委員會批准或同意。

(2)立即將發明公報、調查資料、資源館所有陳列未陳列品等等對我目前建設有現實價值的東西以及革命史料等,加以清理登記,負責保存,並於兩月內分別一能收還,查明中宣部及東宣部所取革命史料的經過情況。

(4)立即清查三館人事,有政治嫌疑而有專長者送文化部處理,有政治問題而無特長者商同公安局清退。

(5)以對群眾進行愛國主義及一般政治、文化、技術教育並儘可能結合現實,啟發觀眾的愛國主義思想,提高其政治、文化、技術水平為三館的共同方針,凡屬日寇侮辱中國人民的東西不得再行陳列,圖書館供一般讀者閱覽的書籍,須經過清查,不得摻入反動的、有毒素的東西;供幹部、教師及技術人員等專門參考研究的書籍,須經過審查。

(6)防止木乃伊及標本的損壞 由大連科研 、衛研在技術方面予以協助。

(7)儘可能找一二政治上可靠的專家前去負責此項工作,由旅大配置其他幹部。

「一個旅順口,半部中國近代史」,因為旅大地區曾經遭受日俄侵略者近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呂振羽在報告最後別有深意地加了一條補充建議:「旅順東方文化歷史博物館應改名旅順歷史博物館。」

呂振羽的視察報告內容十分重要,既涉及到職能部門分工、規章制度的建立,也有業務人員的整頓建設,無疑對東方地區圖書館、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也起了重要作用。

呂振羽的視察請示報告得到時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崗的高度重視,兩天後他在報告上親筆批複:「振羽同志:你關於旅大圖書館、資源館、博物館的報告已收到,你的意見是正確的。

關於發明公報、資源調查等材料可由工業部派人研究利用。

三館所存文物任何部門調用除報文教委員會同意外,並應報告東北人民政府,待政府批准後,方能調出。」

高崗批複後,藏於旅大圖書館對經濟建設有現實價值的發明報告、科學試驗報告,藏於東北資源館外資料室約4000餘冊地質資源圖書及未發表的調查報告四櫃,由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研究利用。

從此旅大圖書館、博物館、資源館的圖書文物得到了妥善保護,為當時東北地區的文化、工業建設、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丟失的國寶55冊《永樂大典》令呂振羽為之揪心不已。

天道酬真情,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多方尋找與交涉,蘇聯列寧圖書館於1954年6月將原藏大連的《永樂大典》52冊送還我國外交部,後移送北京圖書館收藏。

2016年5月,《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彙編(1952年—1955年)》中俄文兩版首發式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舉行,文獻記錄了兩國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聲明、政府間往來信函、會談記錄等大量珍貴史料,很多資料首次問世。

其中,文獻首次披露了蘇聯當年送還中國52冊《永樂大典》的過程。

1954年7月8日,時任北京圖書館(現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馮仲雲就《永樂大典》一事致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館長的一封感謝信:「今由我國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轉來貴館惠贈《永樂大典》52冊,敬已如數點收入藏。貴館這一慷慨無私的贈送,生動表明中蘇兩國人民兄弟的偉大友誼日益深厚。」

呂振羽1951年考察旅順博物館期間,有感賦詩《參觀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旅順博館早親聞,忙病未遑究古文。仰韶石器貔子窩,唐史活編『阿木』軍。妄飾同文東亞史,謬圖托古滿洲論。歷史古遺活見證,任情裝扮總非真。」

也正是在他的提議下,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於1952年12月改稱「旅順歷史文化博物館」(1954年4月1日改稱「旅順博物館」)。

旅大市非常重視呂振羽的建議與指導,立即派出醫學專家協助旅順博物館,使該館的鎮館之寶——新疆出土木乃伊得到了科學保護。

新疆出土木乃伊與埃及木乃伊並不一樣,埃及木乃伊是人工製作,而新疆出土木乃伊是自然形成。

它的形成得益於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吐魯番素有「火洲」之稱,「地無雨雪而極熱」,人死後屍體水分很快蒸發,從而避免腐爛形成乾屍。

2003年3月,旅順博物館特別邀請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授、著名刑事相貌學和痕迹檢驗專家趙成文運用「警星CCK-Ⅲ人像摹擬組合系統」復原了木乃伊人像,並於當年9月展出全國首例通過3D技術復原顱像製作的自然木乃伊蠟像。

故人雖遠去,往事不相忘。

大連作為東北之窗,無論是過去,還是在當下,都起到引導東北振興與發展的作用。

大連圖書館、大連自然博物館、旅順博物館均經歷了百年風雨,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當我們回顧它們滄桑歷史的時候,不應該忘記旅大文博事業困難時期,老一輩革命家、著名歷史學家呂振羽先生為之作出的極為重要的貢獻。

本文刊發於2017年12月《中國文物科學研究》(總48期)

文章由中國文物學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中央第一檔案館研究館員呂堅教授親自審定,並提供珍貴歷史資料原件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南丟的大連街 的精彩文章:

溥儀:旅順趕海撈海參

TAG:海南丟的大連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