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所英國名校再死1人!16個月內死7人…這是怎麼了?

這所英國名校再死1人!16個月內死7人…這是怎麼了?

英國名校又死人!

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法學院讀書的三年級學生Justin Cheng於1月12日周五晚上被發現已經自殺身亡。

Justin來自加拿大多倫多,這麼一位就讀在英國名校很有前途的法律系學生就這樣忽然自殺,令人痛惜。

他的妹妹Tiffany在Facebook上宣布了他的死訊。她寫道:「我的兄弟……他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最終導致了他的去世。」

布里斯托爾大學學生服務主管Mark Ames也在在周日晚間證實了這一消息。

在一份聲明中,他說:「我很遺憾地確認,來自加拿大的大三學生Justin Cheng已經去世了。

警察告訴我們,他們認為他是自殺的。沒有什麼可疑的情況,驗屍官將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驗屍。我們對他的家人和朋友表示同情。

我們學校的人得知我們有一名學生已經去世都感到非常痛苦。我們知道,對於那些知道還有和他一起學習的人來說,這將尤其困難。

如果學生或工作人員受到這一不幸消息的影響,我們會鼓勵他們聯繫學校相關部門,以及尋求朋友或家人的支持。在我們的網站上,關於在哪裡獲得幫助的信息可以在員工和學生的網頁上找到。

我們將繼續與我們的學生、工作人員以及包括來自公共衛生和NHS的同事在內的合作夥伴一起工作,以加強我們的服務,來應對年輕人在心理健康問題上前所未有的增長。」

這一事件受到英國媒體的關注。因為這已經不是該校第一次發生這樣的慘劇了,在過去的這16個月內,該校已經有7人自殺身亡。

《泰晤士報》:一年半內布里斯托爾大學第七名學生自殺

(截圖自《泰晤士報》)

《太陽報》:布里斯托爾的大學在僅僅18個月內就發生了第八名學生自殺事件震驚眾人

(截圖自《太陽報》)

《每日郵報》:布里斯托爾在18個月的時間裡被第八個大學的「自殺」所震驚,有才華的加拿大法律專業學生「在假期時自殺」

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這所大學的有六名學生也一個一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其中有三人在布里斯托爾大學學習的第一學期就死亡了。

2016年10月10日,19歲的哲學學生Miranda Williams因服藥過量3天後在醫院死亡。

10月21日,18歲的歷史系學生Daniel Green被發現在Goldney Hall他住的地方上吊自殺身亡。

11月10日,一名18歲的法律系學生Kim Long在他的宿舍里因窒息而死。

此外,還有……

23歲的Lara Nosiru,她是該校一名神經科學專業的學生,但是在2017年1月30日被發現死於Avon Gorge。驗屍得出的結果是「她在毒品的影響下自殺了」。

21歲的Elsa Scaburri是一名三年級語言學方面的學生,3月20日,她在索爾茲伯里(Salisbury)附近的家中被發現被弔死。驗屍的結論是自殺。

20歲的James Thomson是一名二年級的學數學的學生,在10月25日那天他忽然被發現上吊自殺了。他的父母表示他在自殺前幾天還看著心情很好呢。

在全球排名Top30的布里斯托爾的大學,僅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就有那麼多年輕鮮活的生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自殺了。

自殺現象頻頻出現,布里斯託大學方面對此非常重視,為此已經加大了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力度。花了100萬英鎊用於僱用健康顧問以及僱傭一組28人的心理健康治療師和主管人員。

令人更痛心的是,這裡的悲劇只是在英國高校的一個縮影。

此外,同樣是在布里斯托爾的大學,19歲的一年級學生Sam Symons,在西英格蘭大學(UWE)學習法律,他在他的宿舍房間里被發現自殺了。

他死於去年4月30日的周日晚上,也就是5月1日星期一的凌晨,驗屍報告表示他是自殺的。

(圖片來自《太陽報》,未註明圖片均來自《每日郵報》)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過去十年間在英格蘭和威爾士自殺的大學生數量增加了50%以上。

英國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英國的大學正面臨著在校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量劇增的局面,精神類疾病已成威脅英國大學生群體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導致英國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而自殺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家庭過高的期望、在校期間各種壓力無法得到有效排解、巨額大學學費負擔以及未來畢業出路不明朗的矛盾等等…

前不久英國媒體就爆出,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一年級新生、21歲的Naseeb Chuhan因為無法償還高額的發薪日貸款而上吊自殺,從而發現英國近年發生了多起類似自殺事件。

英國高校方面正在越來越多地投入人力物力試圖轉變這一情況,然而這並不容易…

因為,等待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心理健康治療的人太多,心理出問題的學生還沒等到治療就出事了,而家長也不能理解年輕人的想法。

此外,一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前並沒有做好獨立的準備,獨自處理課業、生活、情感、社交等有壓力,與同樣缺乏大學生活學習經驗的同學相處也無法得到幫助。

還有,學校裡面也有些負能量的現象,比如互相進行攀比,以及霸凌、歧視等。

再有,學校方面的努力也只是被動式事後補救。因為雖然學校開展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但是也需要學生的主動,因為有很多人心理出現了問題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或者被學校察覺。而且就算出心理問題發現了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解決的。

所以,除了學校方面努力,主要是學生如果遇到心理問題一定要主動將這些負面的東西進行改善和接受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中眼 的精彩文章:

華人餐廳裝修期間遭非法佔屋,警方也束手無策!

TAG:英中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