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記筆記嗎
提起筆記,很多人會想到學生時代記錄的課堂筆記,滿滿的一頁紙都是知識點,期末的時候,捧著筆記死背硬記,就可以拿一個不錯的分數;工作的時候,筆記就成了會議記錄,只要記錄下會議的內容、領導的指示,似乎工作就可以做的過去。其實,筆記真正的意義與功用遠遠不止於此。
日本作家大島祥譽在《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一書里,詳細介紹了記筆記的目的是什麼,筆記的特點是什麼,筆記的分類,記筆記的四個步驟等,通過這些問題的詳細介紹,最終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
大島祥譽曾在麥肯錫公司從事新事業開拓戰略、公司戰略以及經營戰略的制定等諮詢項目。2002年獨立創業,從事高管培訓、組織變革諮詢、隊伍建構及領導力開發等諮詢服務。出版的作品有《麥肯錫工作法》、《麥肯錫入職培訓第一課》等。《麥肯錫筆記思考法》是又一本從麥肯錫工作經驗中總結出的精髓。
一、筆記的目的
很多人都有記筆記的習慣,但是你曾經想過為什麼記筆記嗎?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為了讓筆記看起來賞心悅目,要買一個漂亮的筆記本,還要各種顏色的彩筆,有劃重點用的粗頭筆,也有增加色彩用的中性筆,甚至還會和同桌交流筆記的布局……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筆記的目的是什麼,直到看了大島祥譽的《麥肯錫筆記思考法》。
麥肯錫公司由James O"McKinsey於1926年在美國成立,現在,麥肯錫公司成為全球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84間分公司或辦事處。同時,麥肯錫公司還出版工商管理戰略諮詢期刊,而麥肯錫季刊則成為幫助企業家以更高效、更有競爭力和更富創新精神的方式去經營管理企業的刊物。
在《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一書中,大島祥譽認為,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將筆記作為「思考的工具」和「解決問題的工具」。
二、筆記的特點
筆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寫」這個動作。為什麼我們要寫筆記呢?
實際上,我們一共有3個「大腦」,分別是被稱為「腦幹」的原始大腦、「大腦邊緣系統」、「大腦新皮質」。而我們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陳述性記憶」,這部分只需要用大腦就可以記住,而另一部分是「動作性記憶」,則需要用身體來記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寫筆記了。
「寫筆記」這個行為不僅需要用大腦記住,還需要動手。
「通過書寫,來加深思考,整理思考期間,想法更容易固定在記憶中。」
三、筆記的分類
按照解決問題的流程,大島祥譽在《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中,將筆記分為三種,分別是橫線筆記、方格筆記和麥肯錫筆記。
麥肯錫筆記
橫線筆記主要用於解決問題的前期階段,也就是收集信息、進行現場調查的時候用。方格筆記的用途主要是為了把握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整理思路,對解決問題的整體思路進行設計和分析。麥肯錫筆記,指的則是原創筆記,是麥肯錫專門用來發表成果,也是最方便畫圖的一種筆記。麥肯錫筆記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圖表,一條信息」。
四、筆記的四個步驟
通常來說,解決問題往往需要經歷以下這四步:
1、找出什麼是真正的問題?也就是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2、針對找出的問題做出假設。
3、驗證假設。
4、製作用來發表的圖表和資料,總結成果。
麥肯錫筆記最大的特點就是按照解決問題的流程,分別使用不同的筆記,那麼,針對上面解決問題的流程,我們可以用到這四類筆記。
STEP1 用於找出問題的筆記:橫線筆記+方格筆記
在這一階段中,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什麼是真正的問題,為了找出問題的本質,需要進行信息的收集。在工作中,就需要從領導或客戶那裡獲得問題的背景,之後,就需要向有經驗的前輩、經驗豐富的專家請教。將收集到的信息按照「where、 why、 how」進行區分。然後,我們就能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建立假設。
STEP2 用於建立假設的筆記:方格筆記+橫線筆記
在發現真正的問題之後,就需要建立假設,而用到的筆記就是方格筆記了。
首先,將收集到的信息在方格筆記本上進行分組整理,如:事實、解釋、行動。然後,將方格筆記和橫線筆記結合起來用,假設思考執行解決方案的故事線。
STEP3 用於驗證假設的筆記:橫線筆記
在驗證假設之前,要準備好一個提問列表,用where、 why、 how來驗證這些假設。如果從假設中得到的回答與問題沒有矛盾的地方,那麼就能夠驗證這個假設是正確的了,就可以採取相應的行動。
STEP4 用於取得成果的筆記:麥肯錫筆記+方格筆記
在開篇,我們就提到過麥肯錫筆記的特點就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也就是說,「使用筆記的過程,實際上是根據對成果的印象,然後推算解決問題的過程。」
實際上,麥肯錫筆記的終極目的是提高自己。簡單的說,通過利用麥肯錫筆記的方法,培養思考的能力,我們甚至可以極端的說,即使沒有實物筆記,但掌握了這種筆記思考方法,你一樣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取得優異的成績。


TAG:不眠雜貨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