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好「一件事」,你就可以變得更優秀
文/陳向東(微信公眾號:陳向東)
編輯/陳向東頻道 Simon
¤¤
日月似箭,光陰如梭,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每到辭舊迎新的日子,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暗下決心,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優秀,能賺更多的錢,干更大的事,可問題是,怎麼做呢?
不灌雞湯,只講道理。我覺得,職場上那些所謂的成功者,比如明星員工、傑出管理者、行業領袖等等,他們往往都是集中所有資源,做好了某一件事,才取得耀眼的成就。
什麼事,有這麼神奇的效果?
對於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前段時間跟幾位朋友小聚聊天,交流了許多問題的看法,不可避免地聊到了彼此公司的狀況,我們在交談中無意提到大名鼎鼎的馬庫斯·白金漢(Marcus Buckingham),這倒讓我聯想起白金漢曾經說過的兩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白金漢說:「偉大的經理人只做一件事,發現人的不同之處,並加以利用。」白金漢還說:「偉大的領導者也只做一件事,發現人的共同之處,並加以利用。」
這兩句話是根據英文原文直譯過來的,英語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還是不大適合中國國情。在中國,管理者也好,領導者也罷,不管有多牛,是不會使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的,那是形容民族英雄和國家領袖的,商界人士頂多也就說成優秀。而且,對公司人員,中國人也絕不會說出「利用」二字。
所以,這句話用意譯可能更貼切:白金漢有兩個觀點,優秀的管理者,只做一件事,用人所長;優秀的領導者,只做一件事,凝聚人心。
順著這個思路,還可以再加一句:優秀的員工,只做一件事,恪盡職守。
關於白金漢的背景,稍微交代一句。
馬庫斯·白金漢,是目前管理學界久負盛名的人物,曾在蓋洛普公司工作17年,然後單飛創辦了自己的顧問公司。他出過不少暢銷書,最有名的兩本書是《首先,打破一切常規》和《現在,發現你的優勢》。這兩本書的影響力很大,許多名人大佬都曾大力推薦,沒讀過的朋友建議去讀一讀,必有收穫。
回到正題。優秀的人只做一件事,這種看法靠不靠譜呢?我個人覺得非常靠譜,大道至簡。
作為一名員工,如果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那就是不合格,還提什麼優秀呢。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邊那些榮獲「優秀員工」稱號的同事,他們的具體情況也許是千差萬別,但是一定有一個共同點,本職工作做得特別好,否則是不可能被樹為典型的。那種「今年你當明年我當,大家輪流坐莊」的做法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經流行過,現在基本上已銷聲匿跡了。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做不到用人所長,帶領的團隊就很難有突出表現,大家表現一般般,你自己縱使有通天的本事,也是難有什麼大作為的,不可能成為優秀管理者。正如傑克·韋爾奇所言,「在你成為管理者之後,成功的標誌就是使別人成長。」如何使下屬成長呢,用其所長就是很重要的一環。
作為一名領導者,如果做不到凝聚人心,那公司就屬於無本之木無根之萍,難以長久。我見過大大小小許多老闆,他們最擔心的問題,不是現金流斷了,而是感情流斷了。沒錢了去找就是了,辦法總比困難多,但是如果人心散了,那就真沒招了。很多公司之所以一夜崩盤,並不是因為債台高築,而是因為希望破滅人心渙散。
話說回來,上面說的恪盡職守、用人所長、凝聚人心,看似只是「一件事」,實際上都是複雜而系統的大工程。
員工該怎樣恪盡職守呢?
這個問題很淺顯,就不細說了。只要記住一條,不管是職場新人,還是職場老司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你立足的基礎和存在的價值。事實上,我們每個人今後在職場上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
管理者該怎麼用人所長呢?
老祖宗其實早就給出了答案,孔子在春秋時代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張,大家平時也會把「知人善任」掛在嘴邊,這些說法所表達的意思,就是用人所長。如果要說具體做法,我認為,要想做到用人所長,至少要把握兩條基本原則。
第一個基本原則,要想用人所長,請先容人所短。
老天爺大致還是挺公平的,一個人如果在某個方面很強,那其他方面可能就弱。比如在電視電影里,最頂尖的科學家一般都是「怪蜀黍」,天才們在小時候一般都是「問題兒童」,就是這個道理。這可不是藝術手法上的胡編亂造,而是源自生活的啟示。
所以,跟能力特別出眾的下屬打交道,就要學會主動屏蔽一些東西,多看對方的優點,少看對方的缺點。大凡才高的人,都會有點恃才傲物的感覺,所以管理者必須大人有大量,尊重對方的習慣,不是觸及根本的事情,沒有必要刨根問底上綱上線,這就需要氣量了。
第二個基本原則,要想用人所長,就必須在具體管理過程中做到因人而異。
心理上,我們要堅持一視同仁,獎功罰過,但是在手段上,卻要學會區別對待。比如批評大大咧咧的下屬,咆哮於公堂也沒事,但是批評面子薄的下屬,就要歸過於私室,否則對方一旦覺得受的刺激太大,就有可能出現過激反應,那樣一來,誰都下不了台。
管理上搞「一刀切」的模式,對什麼人都一個樣,或許能降低管理難度,但一定會影響管理效果。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人的特長時,就得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得好的話必能事半功倍。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經說過一句簡單而深刻的話,「發揮人的長處,是組織的惟一目的。」請各位管理者務必牢記。
領導者該如何凝聚人心呢?
當過一把手的人都知道,帶隊伍最怕什麼?不是要面對難以克服的困難,也不是承擔超乎想像的壓力,而是人心渙散。就像黎叔當年說的那句話一樣,「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很多倒在半路上的老闆們,痛定思痛,得出的結論大同小異:「最終擊垮人的,是自己放棄了希望,最終擊倒公司的,是公司內部問題。」而內部最大的問題,就是士氣不振,人心不齊。團隊怕的不是出問題,而是失人心。出了問題,及時解決就OK,因為只要是「問題」,就一定有解決方案,但是人心散了可不是問題,而是生死。
大家可以看到現在那些紅遍全球的企業大佬,他們在公開場合從來不談具體工作細節或管理技巧,而是在談整個公司的方向、氛圍、文化、價值觀等這些務虛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看似虛無縹緲,實則非常重要,它們是判斷一家公司有沒有凝聚力的重要指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公司的前景與未來。
當領導的人一定要門清,自己的最大作用就是為公司凝聚人心,所以要深刻理解和運用「做正確的事」這個原則。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能把一大幫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一起,擰成一股繩,集中力量辦大事。
凝聚人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能透過大家表面上的不同,發現內心深處的共同之處,並勾畫藍圖,描繪夢想,激勵大家一起追夢,追夢途中,奇蹟就慢慢產生了。
順便提一句,管理和領導這兩個詞,雖然有區別,更多的卻是關聯。
二者之間的關係,就像是兩個圓,圓心位置不同,半徑長短不一,不是同一個圓,決不能劃等號。但它們之間也不是完全沒關係,因為這兩個圓之間,有很大的交集。
管理者只知道用人所長,而不知道凝聚團隊,就好像是個冷血無情的工頭,恐怕說不上優秀。領導者如果只知道凝聚人心,而不懂得知人善任,終究難免禍起蕭牆。大多數時候,這兩件事情都要做,只不過側重點要把握好。
管理者,以用人所長為主,以凝聚人心為輔,主輔兼顧。領導者,以凝聚人心為本,以用人所長為標,標本兼治。員工呢,好好工作是第一要務。
身在職場的人,終究逃不開上述三件事,只要擺正位置集中精力做正確的事,做好做到位,就一定能變得更優秀。
¤ ¤
陳向東頻道:關注管理、創業與職場的原創公號
陳向東,跟誰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前新東方執行總裁,全國青聯委員,北京民營科技促進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創新創業企業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哈佛商學院校友,數所高校的兼職、客座教授。暢銷書《做最好的創業團隊》的作者。


TAG:陳向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