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一聲錢就沒了!設了支付密碼也沒用,手機上這些功能千萬要慎用……
出門拿著手機,
消費時只要掃一掃碼,
就能輕鬆結賬。
手機支付帶來了便捷,
同時也可能存在弊端!
GIF
男子偷來手機 用別人的支付寶購物
去年10月份,葉某從老家來到南昌,想著找份工作賺點錢回家過年。但是一段時間下來,工作沒找到,身上的錢卻用光了,不願回家的他只能「蝸居」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大廳或走廊。
1月11日凌晨3時許,葉某在二附院住院部走廊挂號機旁,發現一部手機正在充電,四下張望後,他發現住院病人和陪護人員均在睡覺,葉某頓生邪念,躡手躡腳將手機拿走。
偷了手機後的葉某並沒有慌張,反而出奇的淡定,就在醫院找了個地方休息,開始玩起手機來。「當時他發現手機沒有設密碼,而且手機里有支付寶。」
緊接著葉某就有了個大膽的想法:用支付寶去超市購物。
12日早上6時許,葉某先是選擇了便宜的麵包,通過調出手機支付寶的付款二維碼給收銀員掃,葉某欣喜地發現,可以不輸密碼就用該支付寶賬號購買商品,於是,葉某開始了瘋狂的購物。
「他又買了兩瓶酒,一件棉襖和一條牛仔褲。」民警告訴記者,嘗到甜頭後,葉某又購買了一包魷魚、一瓶白酒。然後找另一家商鋪將3瓶酒賤賣換成現金,而衣物和魷魚也被他藏匿在二附院的綠化帶中以備不時之需。
另一方面,手機失主陳女士發現手機被偷後,並沒有立即報警,被偷5個小時後,陳女士通過女兒手機登錄自己支付寶,發現被盜刷後才慌張報了警。
1月13日下午2時許,經過民警調取監控和蹲守,葉某在醫院附近被抓獲。
免密支付存在盜刷風險 應謹慎開通
不少用戶可能會有疑問,不用密碼就能支付購買商品?
記者測試後發現,還真能。
不僅僅是支付寶,微信支付也一樣,大多數用戶可能都開啟了免密支付,通過出示付款碼給收銀員掃,就能完成付款,整個過程不需要輸入任何密碼。
民警提醒 :如果手機不慎遺失,相關賬號沒有及時掛失的話,資金被盜刷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提醒用戶:手機應設置鎖屏密碼,而且支付賬號最好設置成需要密碼支付。
除了免密支付 自動扣款功能也要當心!
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
免密支付還有另外一條通道!
它其實是一個
為第三方平台服務的介面
初衷是
通過用戶和第三方平台之間
簽訂的協議
進行免密自動扣款
使用戶獲得更流暢的支付體驗
然而「流暢」的背後卻埋藏著隱患。
前不久,
有網友在知乎上投訴某視頻APP不經用戶同意
擅自划走他支付賬戶的錢。
據該網友投訴稱,他下載該視頻APP,按提示綁定了支付賬號,免費試用了黃金視頻會員7天服務。不曾想,免費試用期到期後,該APP居然每月定期從他支付賬戶扣15元會員費,且不需要密碼驗證。當網友發現後,想停止扣費也找不到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賬戶里的錢被扣走。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這種類似的APP一般會先推出
免費試用或「一元體驗」項目
項目已自動勾選其他服務
如到期自動續費等
不點擊取消則視為用戶默認續費
當用戶準備付款時
頁面直接跳向免密自動扣款
這些細節,
稍不留意就容易被忽略。
GIF
兩種小操作保證你的財產安全
支付寶如何關閉免密支付?
進入支付寶,
依次點擊我的、設置、支付設置、免密支付、付款碼、聲波免密支付,
關閉即可。
微信如何關閉免密支付?
進入微信,
依次點擊我、錢包、支付中心(右上角)、支付安全、錢包鎖,
開啟即可。
依然不放心?還有兩招更穩妥的!
第一招:讓付款碼「失效」
【第二步】:點擊「暫停使用」,你的付款碼就會暫時失效,
這樣,無論誰再拿到你的手機,都必須要用密碼或者指紋才能通過驗證,這樣你的「小金庫」就能安全了。
第二招:設置SIM卡PIN碼
以下操作說明以iPhone為例
【第一步】打開設置,找到「電話」
【第2步】拉到文末,點擊SIM卡的PIN密碼
【第3步】點開後,把該密碼打開
這樣,你在解開手機屏幕密碼之後,還需要輸入一個「PIN密碼」,
注意:設置時務必先搞清楚原始密碼,然後記牢新設置的密碼,或者先向運營商諮詢清楚,否則,不要隨便操作!
也就是說,每次重啟手機或重新更換SIM卡的時候,都會提醒你該SIM卡被鎖定,只有輸入PIN密碼才能使用手機,
鎖定之後的手機界面,是這樣的!左上角:SIM卡已被鎖定:
GIF
該手機接不到簡訊也發不出簡訊,如果給該手機撥打電話,會聽到「對不起,你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語音提示。小偷撿到你手機也沒什麼用~
最後!手機上的這些功能也得謹慎使用...!
1、及時關閉手機WIFI功能
WIFI雖然給上網提供了便利,但也為安全留下隱患。發現免費WIFI千萬不要隨便登錄,這可能是黑客用來入侵你手機的工具。
江西一位先生使用沒有設置密碼就能直接登錄的免費WIFI,並用手機輸入自己網銀卡號密碼,結果發現賬戶被人轉走了3.4萬元!
2、慎開USB調試功能
安卓手機開啟USB調試會產生重大風險,手機一旦開啟USB調試模式,就相當於給電腦上的軟體開了個後門,你的鎖屏密碼、綁定賬號等很容易被各種應用隨意調用,一般不要開啟。
IPhone手機中,有「常去地點」功能,可用地圖顯示記住經常去的位置。如有不法分子「惦記」上你,暴露了你的日常活動信息,也就相當於向不法分子敞開了大門。
IPhone用戶可以依次點擊「設置—隱私—定位服務—系統服務—常去地點」,關閉該選項即可。
而微信用戶可通過依次點擊「設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選擇「清除我的位置信息」「停用」即可。
4、盡量關閉應用的敏感許可權,安裝軟體少點「允許」
安卓用戶安裝應用後查看應用開放的許可權,讀取通訊錄、讀取簡訊通話記錄等敏感許可權盡量關閉。
手機安裝遊戲等軟體時,常被要求「使用你的位置」,如果你點擊了「允許」,這些應用便可掃描並把手機信息上傳到互聯網雲伺服器,一旦資料泄露,別人就可能知道你的位置、家在哪裡,細思極恐.....
5、微信朋友圈晒圖片請慎重 !
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曬車票、護照、飛機票等,但這些票據上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都含個人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藉助特殊軟體,便能輕易讀取。
「陌生人叫出孩子名字搭訕」的新聞屢見不鮮,不法分子很可能是通過父母的朋友圈知道的。家長發布孩子照片、文字記錄時,無意間會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2、關閉手機的定位功能;在手機上取消微信獲取地理位置的許可權即可。
趕緊轉發提醒你親戚朋友
覺得有用請點個


※2018,從認領一個小目標開始!賺一個億太遠,做這些事很容易……
TAG:廈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