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聽歷史)一手將日本推向西方的岩倉使團

(聽歷史)一手將日本推向西方的岩倉使團

原標題:(聽歷史)一手將日本推向西方的岩倉使團


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更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這場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而這場改革的核心——全面西化,起源於對歐美國家的一次考察,考察團的名字,叫岩倉使團。


那麼,岩倉使團的成員都有誰?其中產生了哪兩位後來的日本首相?他們出使歐美的初衷是什麼?英國的自然狀況與日本極為相似,使團成員們為何卻選擇借鑒德國的憲政體系?同樣學習歐美,清朝派出的使團回國後為何卻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本期節目,李涵為您講述:一手將日本推向西方的岩倉使團



岩倉使團的正副團長在舊金山合影

從1633年幕府發布第一次鎖國令起,日本經歷了近250年的閉關鎖國體制。這期間日本船隻被禁止出海從事貿易,凡偷渡者一概處以死刑。日本海外貿易的夥伴,除了同一文化圈的中國、朝鮮外,只有被視為不具威脅的荷蘭。荷蘭商人可以前往日本進行貿易,但被限定只能在長崎港內的出島進行活動,時刻受到幕府嚴格控制。雖然來自荷蘭的「蘭學」在日本有所傳播,但其內容只涉及醫學、天文、地理等學科的皮毛,至於近代西方的啟蒙思想則被嚴格封鎖。


19世紀中葉,當佩里率領的美國艦隊展示了工業革命的威力後,幕府再也無法延續兩個多世紀的鎖國政策,不得不從鎖國體制轉向「開國進取」。佩里艦隊叩關後不久,走在前列的日本知識分子就已嗅到近代工業列強散發出文明火花的味道,產生了學習歐美、改造日本的渴望。


幕府末期的大思想家佐久間象山主張日本應向西方學習,「大興器械之學,開設工場,多造大船,復航海之法」。為了切身體驗西方的近代文明和制度,志士吉田松陰甚至想冒生命危險,偷渡前往美國學習。


早在1860年,幕府就已向美國派出使節團進行考察。當時的使節團副使村垣淡路守在《航海日記》中記載了自己所目睹的美國議會議事情形:「其中一人起立,大聲叫罵,比劃手勢,宛如狂人。」對於剛從封閉落後的日本走出的使節團而言,議會是既新鮮而又陌生的事物,以至於保守的村垣淡路守將美國議會政治視為「宛如我日本橋之魚市」。


隨團一起出使的福澤諭吉,卻對西方文明有了切身體驗,並提出「文明既然有先進和落後,那麼先進的就要壓制落後的,落後的就要被先進的所壓制」。他主張日本不應等待其他國家開化之後共同開發亞洲,而應「脫其伍而與西方文明國家共進退」。



當時日本對西方文明了解的渴望達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魏源的《海國圖志》傳入日本後翻刻的版本就達22種之多;福澤諭吉的《西洋情況》連同盜版在內,初版就發行了40萬冊。


明治維新後,通過廢藩置縣完成了日本國家的統一,在選擇什麼樣的國家發展道路、採取什麼樣的國家形態上,明治政府的領導者們卻仍然處於探索狀態,明治政府的首腦們發出自問:「政務上應施何種方略?外交上應以何為標準?」


1869年,明治政府僱傭的荷蘭傳教士威爾貝克建議,應派遣政府官吏考察西方列強的發展模式,切身體驗一下西方文明。到了1872年,正是《日美友好通商條約》到期之時,明治政府打算派遣使節團修改不平等條約、重訂關稅,同時考察西方的文明與制度,為日本的近代化提供參照。


於是,明治四年(1871年)11月,以岩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以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為副使的約50名使團成員,率領50名留學生,從橫濱出發前往歐美考察。使團成員中,以來自明治政府的實權人物居多,被視為是「日本行政部門的全體出動」。

在使團出訪前,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與西鄉隆盛、大隈重信等留守政府要員達成約定:在使團出訪期間,留守政府應盡量不進行新的重大改革;如不得已進行改革時,應知會使團;待使團完成使命歸國後,參照對各國考察情況再實施改革。



抱著滿腔希望出使歐美,沒想到當頭被潑了一盆冷水。日本使團出洋的主要目的之一——修改不平等條約,遭到挫折。美國拒絕修改條約,英國甚至提出了比現行條約更為苛刻的修約方案,法、比、德等國在修約問題上也是寸步不讓。見修訂不平等條約無望,日本使團便將重點轉向了對西方文明與制度的考察之上。


岩倉使團最初定下的考察期限為半年,後來延伸到一年零十個月,前後考察了美、英、法、比、荷、德、俄、丹麥、瑞典、義大利、奧地利、瑞士等十二個主要西方國家。在近兩年的時間中,使節團廣泛接觸各國政府首腦和各階層人物,考察了議會、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廠、礦山、港口、兵營、要塞、學校、報社、福利機構、博覽會等,對西方的制度文明和物質文明有了較深認識。


伊藤博文說:「目睹彼邦數百年來收穫蓄積之文明成果,粲然奪目,始驚、次醉、終狂。」


1872年岩倉使節團到達英國,岩倉使節團在英國逗留考察了四個月的時間,他們先後參觀考察了英國各主要城市的工業企業。英國雄厚的生產能力給日本使節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久保在寫給國內的信中指出:「到任何地方參觀,均不見有農產品,只有煤和鐵而已。原料皆由他國輸入,然後再輸往他國。工廠的盛況早有耳聞,此次考察方信名不虛傳。到處黑煙漫天,大小工廠遍地,由此足知英國富強原因。」


英日兩國同為資源缺乏的島國,而且自然條件相似,大久保在信中還寫到:「英國其形勢、位置與我國無異,故此國之人每稱日本為東洋國,但以營業力而論,其懸殊亦甚」。


使團看到長期處於小農經濟形態之下的中日兩國,以農耕為立國之本,重農輕商成為基本國策,民權物權得不到伸張,私有財產得不到保護,人們尚缺乏從事商業的精神動力。英國則尊重國民的財產權。由於對私有財產的尊重,「國民精神傾注於世界貿易」。日本使團意識到,鼓勵發展工商業、尊重私有財產乃是英國「雄飛的物質基礎」。



通過對英國的考察,使團認識到在當今世界上,只有打開國門,與世界各國從事貿易,方能保持國家的獨立富強。為了調動民眾參與工商業的積極性,則須重視私有財產的保護。在使節團回國之後,隨意侵犯私人財產的「充公權」、「徵集御用金權」等特權即被廢除。後來制定的明治憲法中更規定「不得侵犯日本臣民的所有權」。

大久保利通「徹底覺悟到,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獨立建國,富國強兵之必要自不待言。而要實現富國強兵。則務必要從殖興產業上下手,切實謀求其進步發達。」1874年,大久保利通制定《關於推殖產興業的建議書》,決定依西方樣板大力發展日本的近代工業。


殖產興業初期以政權力量扶植國有企業為主,政府中的大藏省負責資金的籌措和調配,工部省專司礦山、工場和鐵路三大部門的經營建設,內務省則主要負責農業、畜牧業和農產品的加工。到了1880年11月,明治政府頒布「官業下放令」,將國有企業轉讓給私人資本家經營,這標誌著殖產興業政策從以國營企業為主轉入到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新階段。


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扶植和保護之下,甲午戰爭前,日本實現了以紡織業為中心的輕工業的工業化;日俄戰爭前,日本完成了以機械、鋼鐵產業為中心的工業化。從推行「殖產興業」政策開始,三十年內,日本基本完成輕重工業的產業革命,從一個封閉落後的農業國成為工業國家,其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英法美德。



在歐美的考察中,日本人看到西方列強的富強是和其政治制度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一個優良的體制,必然推動創造力的發揮;一個健全的制度,也必然推動競爭力的發揚,由此帶動整個社會進步。由於國情的不同,歐美各國的政治體制也各不相同,在走向近代化道路上的日本,該仿效哪國的政治體制呢?


考察完英美等國之後,使團成員認為英美的政治制度暫不適合於日本的國情。大久保利通將世界各國政體分為三種類型,即民主政體、君主政體和君民共治政體,並認為民主政體可以在美國、瑞士的國民中實行,但對國民「習慣舊習,盲崇宿弊」的日本則不適用。


在考察團中木戶孝允負責考察各國憲法,到達倫敦後他即將日本在德國的留學生青木周藏召到英國,就制定憲法、地方自治、土地制度等系列問題與青木進行了仔細的討論和研究。1873年使節團到達德國,對德國憲法進行實際考察。


普魯士先後擊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通過戰爭完成國家統一,並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工業強國。統一後的德國,在國家憲法中設定了國王擁有無上大權,議會上院(貴族院)由國王指定人選。雖然存在選舉和黨派,但在選舉中由於財產資格的限制,又保證了貴族在下院的多數地位。普魯士成為一個「以議會粉飾門面,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國家」。普魯士的君主制度、官僚制度、軍國主義傳統、容克貴族的特殊地位,這些對急於追趕西方工業強國,在明治後執掌權力的日本官僚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在考察了普魯士式的政治模式後,使節團得出結論:「此與日本酷似,研究此國政治之風俗,比研究英國之事情得益尤多。」在後來制定明治憲法時,木戶甚至斷言日本立憲「尤當取者,當以普魯士第一」。


1882年,日本再次派遣伊藤博文率領「憲法考察團」赴德國考察憲法。伊藤博文到柏林後請教柏林大學的法學專家格奈斯特,格奈斯特給伊藤的建議是:「儘力縮小議會許可權,加強君權和行政權。」對此伊藤博文心領神會,決定參照普魯士憲法,制定日本憲法,開立憲制度。


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如普魯士憲法一般設定了主權在君,天皇集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統帥權於一身,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議會分為貴族院和眾議院兩院,貴族院由貴族、天皇指定的議員以及納稅大戶組成;眾議院由具備一定財產資格,年滿25周歲的男子選舉組成。


內閣由天皇任命的總理大臣和國務大臣組成,他們只對天皇負責,不對議會和國民負責。明治憲法中還將軍事部門置被於政府管轄之外,保證了軍隊統帥權的獨立。日本國民被稱為天皇統治下的「臣民」,雖享有信仰、言論和集會等自由權利,但這些權利要在「法律的範圍內」、「於不妨礙安寧秩序之義務限度內」才能享有。


在對西方政治體制的學習上,明治維新的幹將們沒有以先進的英國政體為學習目標,而是考慮到日本的獨特情況,以德國的憲法體製為藍本進行複製,建立了明治憲法體制。在日本資本主義的初始發展階段,這個體制有著它的特殊優勢。在國內,它可以在短期內集中國家力量完成資本積累,搞好基礎建設,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服務。在國外,可以運用國家力量去開拓殖民地,掠取原料和產品市場,保護本國資產階級利益。


明治憲法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也是亞洲第一部憲法。雖然憲法中存在著諸多保守的方面,但在當時卻是有著它的進步意義。



在歐美考察中岩倉使節團看到歐美各國普遍重視教育,以提高本國國民的文化科學素質,為工業化建設培養所需人才。木戶孝允認為日本人與歐美國家的人沒什麼不同,差別只在於教育程度。使團意識到,日本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實現普及教育、建立新式學校,為日本的近代化培養出大批人才。


岩倉使節團還發現在教育內容上,東西方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西洋人勉有形之理學,東洋人務無形之理學……」。「有形之理學」指與工業生產有密切關係的科學知識,「無形之理學」則指儒家的經學。使團意識到,如果不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造,就培養不出堪當重任的人才。


為配合日本推行「文明開化」的目標,培養學以致用、適合工業社會需要的人才,明治政府取消了以儒學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效法西方各國建立了包括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實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學校體系。


明治政府不顧國家財力的可承擔程度,制訂了規模宏大的普及教育計劃。1879年日本的小學達到了28025所,在全民範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在明治維新之前,教育僅局限於40萬武士。至明治維新之後,則普及於全民。中學和各類專科學校也在各地紛紛興辦,1877年出現了第一所綜合大學——東京大學。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知識分子在分析日本為何在明治維新後一躍而強時,指出其關鍵在於仿效了歐洲近代學制,實現普及教育。甲午戰爭前日本全國已建有各類大中小學近3萬所,以至於中國知識分子嘆息道:「日本學堂之密度甚於中國之鴉片館。」



岩倉使團成員們,通過親身對西方列強的參觀考察,兼采歐美各國在經濟、政治和教育上的特點,以「殖產興業」「富國強兵」「文明開化」為立國三大政策,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內,使日本未經任何中間階段就完成了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轉變。


在岩倉使節團赴歐美前後,中國也曾經派遣使節團前往歐美。1868年中國派出赴歐美使節團,全權大使竟然是美國人普安臣。被讚譽為第一流洋務人才的郭嵩燾,1879年使英歸來後,因讚頌西方政治制度,被朝野上下唾罵,只得辭職返鄉,他所著的《使西紀程》也因稱頌西方文明,備受詆毀而至毀版。


1905年底,清廷方派五大臣出洋進行考察,以為「預備立憲」。而此時的日本已分別在對馬海峽和瀋陽擊敗俄國,進入世界一等強國之列。梁啟超比較了中國與日本在19世紀中葉對西方學習的道路之後說道:「三十年後,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求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炮船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一個重學,一個重物,強弱之原,其在此乎?」


《文史天地》袁燦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環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深度)《國家造艦戰略:英國未來海軍造艦計劃》解讀

TAG:新環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