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曹操麾下最強七大武將,英才輩出更勝蜀吳

三國曹操麾下最強七大武將,英才輩出更勝蜀吳

原標題:三國曹操麾下最強七大武將,英才輩出更勝蜀吳


漢末三國是戰火連天的一段中國歷史,亂世出英雄,那段歷史中湧現出無數英雄人物。三國中實力最強的當數曹魏,曹操手下猛將如雲,比較著名的有曹魏八虎騎(曹操的八位宗親將領):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曹魏「五子良將」:張遼、張郃、徐晃、樂進、于禁。還有曹操的兩位貼身保鏢,典韋與許褚。


下面單從帶兵打仗,征戰沙場角度考慮,看一看曹魏陣營最強的七大武將。

7、徐晃



徐晃,魏國五子良將。徐晃參與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關中之戰、漢中之戰等幾次重大戰役。特別是關羽水淹七軍把曹軍圍在了樊城,徐晃率軍千里奔襲,擋住了兵鋒正勁的關羽,大挫蜀軍銳氣,立下了大功。徐晃因此被曹操贊為「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


6、于禁


曹操每次出戰,于禁不是擔任行軍前鋒,就是後拒猛將,深得曹操器重。但于禁樊城敗於關羽後投降,一世英名毀於一旦。隨於禁出征的副將龐德大罵關羽,不降被斬。曹丕即位後,于禁回魏。于禁祭拜曹操時,曹丕故意讓于禁看了一幅畫,畫中是關羽水淹七軍,龐德寧死不降而于禁跪地求饒,于禁看了羞愧難當,不久就病死了。


5、張郃



張郃跟隨隨曹操北征烏桓、決戰馬超,被封為蕩寇將軍。在定軍山之戰中,曹魏主將夏侯淵被蜀漢老將黃忠擊殺,全軍大亂之時,張郃臨危受命,率部安全撤退。228年,張郃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擊敗馬謖,奪取了蜀軍要地街亭,導致了諸葛亮北伐的失敗。

4、夏侯淵



夏侯淵,最早便隨曹操南征北戰,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後率軍駐紮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橫掃羌族,虎步關右。張魯投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蜀漢對峙,是曹魏西線的主將。夏侯淵在定軍山之戰中被黃忠所殺,也是曹魏陣亡在前線的官階最高的將領。


3、夏侯惇


夏侯惇,曹魏的開國元勛。曹操起兵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便已跟隨。夏侯惇在反攻呂布時被流矢射傷左目,故也被稱為「盲夏侯」。夏侯惇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匪淺。夏侯惇戰功不是很顯赫,但在曹魏軍中地位極高。


2、曹仁



曹仁堪稱曹魏第一守將。曹仁在官渡之戰中打敗劉備,雞落山之戰中戰勝袁紹。赤壁之戰兵敗後,曹魏軍心大動,曹仁率軍鎮守江陵與周瑜鏖戰了一年之久,為曹操東山再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另外曹仁在襄樊之中硬生生擋住了關羽的進攻,不然關羽兵鋒直逼許都。

1、張遼



張遼在其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攻無不克,守無不固。張遼巔峰是合肥之戰。曹操赤壁大敗後,派張遼、李典、樂進率七千餘人駐合肥,以抵禦東吳進攻。後孫權率兵十萬圍困合肥。此時曹操率兵西征,無法援救合肥。遇此如此嚴峻形勢,張遼血性激發,率八百精銳,於破曉時衝殺吳陣,戰至日中乃休,使吳軍遭受重創。「遼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後來孫權見張遼兵少,「乃聚圍遼數重」。張遼軍左衝右突,勇不可當,一度與數十人殺出重圍,後見自己的大部人馬還在圍中,又折返回陣,救出自己的部下。孫權的軍隊「皆披靡,無敢當者」。


此戰張遼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曹操贊其:「此亦古之召虎也。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歷史內容請關注公眾號:bytls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談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荊州和街亭沒失,上方谷沒降大雨,諸葛亮是否能收復魏國?

TAG:布衣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