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上韓城,從一碗臘八飯開始

愛上韓城,從一碗臘八飯開始

臘八飯就是每年農曆臘月初八所吃的中午飯。全國各地都吃,但各有特色。

韓城鄉民的臘八飯與當地傳統的紅甜面大致相同,是在紅豆湯中下些麵條就小菜而食。湯中不加入任何調料,只不過增添了更多的甜味食材。

做臘八飯的第一步是在先一天晚上浸豆子。豆子不止一種,除豇豆外,還可放小豆、綠豆、黃豆等。傳統的做法還要加入蕨麻、核桃仁、毛栗子、花生仁、紅棗、紅薯塊等。時尚一點的,還可以加入百合、枸杞子、葡萄乾等。

浸豆子時要放微量鹼面,並且不能用大火煮,要在似煮非煮的狀態下讓豆子慢慢地浸。這樣浸出的豆子湯顏色深紅,豆子也不會破爛。另外,浸豆子時先不要放入紅棗、紅薯、枸杞子和葡萄乾,因為這些東西不耐煮,煮的時間長了,會失去其形其味。

第二天吃飯前,將先一晚未下入的食材入湯,再下少許小米。煮熟後下入適量麵條,隨之即可食用。這時的麵條要稍厚一點,寬窄隨意。太薄太細,容易煮成糊湯。

過去鄉村人把臘八飯看得比較重要,除了人人都要吃外,還要給家中的牲口、狗、貓等都吃一點,以表示對動物的愛護和彼此之間的和諧。另外,還要給出門在外的人留一點,待他們回家後讓他們補吃,也寓每逢佳節不忘親人之意。

臘八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許多俗語都與臘八有關。從時令講,有「過了臘八,長一杈把」之語;從生活上講,有「吃了臘八飯,雞兒就下蛋」的說法;從節令講,有「吃了臘八飯,趕緊把年辦」的習俗。

臘八節,源於古時的祭祀。古時春夏秋冬均有祭祀活動。冬祭在十二月,是時獵取禽獸祀祖祀神。古時「獵」同「臘」,故後來便將「獵祭」稱為「臘祭」,於是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

當我們的祖先進入農耕文明後,便漸由以動物祭祀而轉為以農作物祭祀了,不只是臘祭,即使大年初一祭天地神,也是先以棗裝在瑚里祭祀而漸改為以象徵原物的「棗榪瑚」蒸食來代替了。

外地有的地方將臘八飯稱為「臘八粥」,只把它當粥喝。而韓城人卻稱之為「臘八飯」,原因是在湯中下入了麵條,成了「飯」。

從這個不為人注意的細節中可以探索出一個信息,即這種飯食起源甚早。它的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起初它採用的食材,都是未經加工的原生態的天然食材,後來學會了把糜谷舂、碾成米,下入紅豆湯中,成為粥。再後來,小麥傳入了當地,於是,我們的先民便又在粥中加入麵條。由此可以看出,韓城的臘八飯,既保存了臘八粥的原生態,又給其添加了新的食材。(文:郭德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韓城旅遊 的精彩文章:

美哭了!韓城四大景區雪景大PK,你覺得誰家更美?

TAG:陝西韓城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