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族為何有禁食狗肉的傳統?具體有哪些說法

滿族為何有禁食狗肉的傳統?具體有哪些說法

作者: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林小靜,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滿族人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傳統,由來已久,不過關於滿族忌食狗肉的原因,卻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現如今將滿族忌食狗肉與原始宗教、民間故事、生產生活、政治性法令等原因聯繫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習俗說,滿族人有著長期狩獵的傳統,他們所食的肉類主要來自於獵物,而狗在他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滿族人不食狗肉,一說狗的重要性;二是他們有很多其他可供選擇的獵物。

滿族人狩獵圖

二、努爾哈赤報恩說,這也是如今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大多數文章都將其滿族不吃狗肉歸結於努爾哈赤的一段特殊經歷。這一說法主要來源於民間故事《義犬救主》,文中記載青年時期的努爾哈赤曾被明遼東總兵李成梁追殺,努爾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幫助下,攜帶愛犬逃亡,途中他因極度睏乏而睡著了,後來的追兵找不到他人,就放火燒四處,恰在這時,努爾哈赤的愛犬跑去河邊將身上的毛浸濕,然後以身滅火,趕在火勢大前將火撲滅,努爾哈赤因而得救。但他的愛犬卻因來回奔跑,過度疲累而死去。努爾哈赤為感念愛犬的救命之恩,從此下令禁止殺狗,並禁食狗肉。

努爾哈赤

三、圖騰說。主要來源是孫文良主編的《滿族大辭典》:「狗食滿族氏族制時期圖騰崇拜之動物,故部人不得服其皮,食其肉。」 不過這一說法可信度不高,因為據相關記載滿族的祖先女真人是食狗肉的,女真人的宗教活動中常見殺狗致祭的情形。

四、祖先說,這與圖騰說類似,都認為是從女真人時期,就形成了不吃狗肉的傳統,這一說主要見於朝鮮人的記述或流傳於朝鮮的傳說。主要是李民寏的《建州聞見錄》記載:「犬則胡俗以為始祖,切不宰殺,我國人有挾狗皮者,大惡之。」

狗在滿族人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不過據學者考證,以上四種說法的可信度都不大,在正史中並沒有相應的記載,寧夏大學的李自然教授曾撰文提出了另一種解釋,即認為滿族禁食狗肉是一次政治性事件,與皇太極在天聰六年(1632年)正月頒布的禁狗令有關。禁狗令的出台本是因瀋陽城內大量養狗而擾亂民,因而城內禁止養狗,起初與忌狗肉沒有任何關係。到了後來,人們出於對狗的感情以及對狗皮價值的估量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民間不食狗肉、不服狗皮的習慣。隨著滿清入關後,這一習慣逐漸成為定製,用以區分滿族人與漢族、蒙古族的身份,而禁食狗肉也從一種行為習慣逐漸演變為了文化符號,從此流傳開來。

李自然教授的這一說法也受到了一些學者的質疑,原因是皇太極的禁狗令與民間自發忌食狗肉沒有必然的關聯,將二者聯繫起來仍有些牽強。總之,滿族人為何忌食狗肉還須進一步的考證。

參考文獻:

李自然:《滿族忌食狗肉原因考》,《黑龍江民族叢刊》2010年03期。

徐連棟、史晟男:《對比分析滿族忌食狗肉習俗的幾種解釋》,《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編輯:馬巧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鄒容在《革命軍》中寫了什麼,竟讓胡適、蔣介石備受鼓舞?

TAG:季我努學社 |